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热带癫狂症患者
释义

《热带癫狂症患者》,又译作《马来狂人》,为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的代表作之一,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齐名。

作品介绍

“《马来狂人》描写印度洋上的赤道之夜,郁闷炎热,令人窒息。船舷旁黑暗的角落里,有一个借酒浇愁的怪人。从他的嘴里,我们听到了以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一个德国医生,由于偶然的过失,流落在亚洲热带丛林中苦熬岁月。突然有一位美丽的贵妇人奇迹似的闯入他的生活,求他帮她堕胎。他同意干这违法的事情,条件是:她必须委身于她。这个高傲的女人向他报以一声轻蔑的长笑,转身离去。他像马来狂人似的对她穷追不舍。

“这个生性高傲、宁死也不愿受辱的女人,不幸做了商人妇,内心苦闷,在追求爱情自由的过程中不幸怀孕,在求救时,又不幸遇见了一个乘人之危的医生。于是她铤而走险,不惜冒生命危险,让一个无知的老妪为她堕胎,最后流血不止,悲惨地死去。这说明她绝非盛行轻浮。她爱名誉甚于生命。弥留时,她并不追悔往事,只怕死后名声受到玷污。

“医生发狂似的跟踪追去,不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是为了向她提供帮助。他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促使这个女人采取下策,造成她的死亡,但是在她死后,他却成了她遗嘱的执行者,为捍卫她的名誉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他以决死的态度迫使法医签署‘暴病身亡’的验尸证明。然后他放弃一切,乘上返回欧洲的海轮,暗中守护者她的灵柩。在她丈夫打算移棺上岸,以便开棺验尸的紧急关头,他从船上纵身跳下,和铅棺一起沉入海底,以生命为代价履行了自己在死者弥留时许下的诺言。这些行动虽然不能抹杀他过去的卑劣行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补赎前愆的诚意。”

——以上引自张玉书先生话

文章节选

1912年在那不勒斯港,一般远洋巨轮在卸货时,发生了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故,所有报纸纷纷报道,大肆渲染,不免添枝加叶。尽管我也是“海洋号”轮船上的乘客,但却像其他人一样,并没亲眼目睹那一场意外事故,因为这件事发生在夜晚装煤卸货的时候,为了避免那嘈杂的闹声,我们大伙都离船登岸,去咖啡厅和剧院消磨时光。无论怎样,我总认为,当时我并没公开说出的一些推测,倒是可以很好地说明那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如今斗转星移,我只好利用一次可信的谈话,这是直接发生在那次离奇的事件之前的一次谈话。

我去加尔各答的船票代办处,订购一张返回欧洲的“海洋号”轮的船票,售票员耸了耸肩膀,深表遗憾。他不能肯定,能否给我保留一个舱位。雨季马上就要开始了,船票在澳大利亚就已卖光了,他只能等新加坡的电报。令我欣慰的,第2天他就通知我,可以给我预约一个舱位,不过只能是位于船的中部,甲板下面的一个不那么舒适的舱位。我急于回去,因此无意久久犹豫,于是就预约了这个舱位。

售票员给我讲的情况千真万确,船上拥挤不堪,舱房环境很差,是机房旁边很狭小的长方形的一隅之地,唯一可见亮光的仅只是一个圆圆的玻璃窗口。发霉的混浊空气散发着一阵细腻的腐臭味。那架电风扇就像一只疯狂的钢制蝙蝠,嗡嗡地在头顶上转个不停,人们对它简直一刻也无法逃避。地板下面不断传来咯噔咯噔的声响,就像一名运煤工人喘着粗气在爬楼梯,头顶上可以听到甲板上来去走动的嚓嚓脚步声。我把皮箱向那灰色横栏构成的发霉腐臭的行李架上放妥,就立即回到甲板上,我好似吸了一口龙涎香一样,深深而又痛快地吸着甜美的和风,这风从陆地越过海面吹来。

能够走动的甲板也非常狭窄,吵闹不安,人声嗡嗡,悠悠忽忽,人们到处不停地走动,来到这船上,无所事事,显得烦躁不安。妇女们唧唧喳喳,嬉笑逗趣,人们不停地在狭窄的甲板通道上走动,人群从甲板上的椅子前面涌过,叽里呱啦,吵个不休,不断地来回碰撞着,这一切真令人难受。我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许多景象迅速交融一起, 我强烈地把猎取的这些画面收入我的脑海。现在我要对那些纷纷涌入我眼帘的事物进行思考、整理、分类,重新塑造,可是在这拥挤的过道上根本没有一分钟的安宁。书本上的字行随着闲聊过往的人群的晃动的形影而显得一片朦胧。要在这没有阻拦的行人走动的轮船过道里独身静处,怎么也无法做到。

一连三天,我试图一人静待,但却只能听之任之,看着人群,放眼大海,大海依旧是那么深蓝,辽阔广袤,只是到了日落时分,才会突然色彩斑斓。经过三天三夜以后,我就熟悉了这些人,每一张面孔对我一点也不陌生,女人们刺耳的笑声实在令人心烦。邻座的两名荷兰军官吵吵嚷嚷的喧闹声使人怒不可遏,因此只好逃避,可是舱房里非常闷热,有几个英国姑娘在大厅里持续不断地在钢琴上拙劣地弹奏着断断续续的华尔兹舞曲。最终我只得果断地把日夜时序颠倒过来,下午我早早地喝上几杯啤酒,灌得晕头转向,钻进舱房,倒在床上睡到晚饭和舞会之后。

当我一觉醒来,我那棺材似的狭小舱房里已一片漆黑,十分闷人。由于我已关掉风扇,因此那油腻和潮湿的空气使人的太阳穴胀痛难受。我感到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经历了好几分钟,我才意识到,现在是什么时候,身在何处。反正已过了午夜,因为我既听不到音乐,也听不到那无休止的踢踢嗒嗒的脚步声,只有机器房,这个海怪的跳动的心脏,气喘吁吁地把这震荡的船体送往目不可及的远方。

我摸索着登上甲板,这儿已空空荡荡。我抬起头,朝那黑魆魆的烟囱高塔和幽灵似地闪着微光的桅杆看去,突然在我眼前闪出了神奇的亮光,是天空闪亮。跟晶亮的星星相比, 这夜空显得非常昏暗,可是夜空也在闪光,好像是一块天鹅绒帷幔遮住了天上强烈的亮光,好似那光芒四射的群星从天窗和缝隙里漏出了那难以描述的亮光。我还从未像那天夜晚见到过的那天空,如此闪光,如此铁青,可是那闪烁的微光像是源出于那遮挡着的星月倾泻下的亮光,它好像在燃烧,出自十分神秘的天庭内部。轮船的边缘用白漆涂了白线,在月光照耀下,映在黑绒色的海面上,特别显眼,缆绳、帆桁所有狭长的东西,各种各样的轮廓全都消融在这一片动荡的微光之中。桅杆上的灯光,以及瞭望塔上的圆圆窗眼好似悬挂在空中,这些人世间的昏黄灯光混杂在那天上的光辉星座之间。

那神奇的南边十字星座恰好对着我的头顶,像是那闪光的钻石钉子钉在那隐约渺茫的夜空,轮船晃动时,似乎觉得是星星在飘荡,轮船轻微地震荡着,喘着气,不时起伏,像是一个巨大的游水者,穿过一阵阵黑浪前进。我站在甲板上仰望星空,我感到好似在沐浴,一阵温水从头上淋下,只不过它是光,它洁白而温和地喷洒在我的身上,柔和地淋着我的脑袋和双肩,似乎要渗入我的体内,因而我感到心中的郁闷突然全都消失。我愉快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忽然间我无比舒适地感到嘴唇上碰到一股气流像是清凉的饮料,它送来水果的芳香和远方海岛上的芬芳,是那么温柔、清香,使人陶然欲醉。我上船后,第一次感到做梦似的神奇欢乐,还有另一种性感的欢愉,要把我的身体女人似地献给我四周的柔情。我想躺下,遥视夜空中那白色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可是那些用于休憩的扶手椅和帆布躺椅全都搬走了,甲板上一片空旷,任何地方我都找不到一个位子,可以坐下来休息沉思。

于是我只好摸索着前行,逐渐地来到船的前部,灯光刺眼,它似乎从各种物体里发出越发强烈的光线,向我射来。那雪亮刺眼的星光使我非常难受,我只是希望躲到一个避光的地方,伸开四肢,躺到一张草席上,灯光照不到我身上,只能照到我的上方一些物体,如同人们从那黑暗的房间里观看外面景色似的。我终于跌跌撞撞地越过缆索,走到铁绞索盘房边,一直走到龙骨附近,向下俯视,只见那船头向黑沉沉的大海冲去,消融在海水中的月光向两边分开,溅出泡沫。这张铁犁插进了那翻滚的黑土地中,我深感到被征服的自然界的痛苦,也感到在这忽明忽灭的游戏中那种人世间的一切欢乐。我一面看着,一面忘记了时间。我已站了一个小时,还是只站了几分钟时间呢?轮船像是一只巨大的摇篮,一上一下地晃动着我,使我忘记消磨了多少时间。我只感到非常疲惫,可是这种疲惫就是一种快感。我想睡觉,进入梦乡,可是我又无法摆脱这魔力,不能走进我的棺材。我无意识地伸脚碰到一堆缆绳。我坐了下去,闭上双眼,可是眼前并非完全黑暗,因为那银白色的光辉映照在我的眼前,照在我的身上。我听到下面有轻微的海涛声,感觉到头顶上这个世界的银白色的水流,但却听不到任何声响。这声响慢慢地进到了我的血液之中,我自己已不再感觉到,这呼吸声究竟是我自己还是轮船的心脏在远远地跳动,我随波逐流,忘情于午夜世界的时刻不停的闹声之中。

……………………

——以上引自 人民文学出版社 张玉书 译《马来狂人》

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他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斯蒂芬·茨威格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他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国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版过几乎所有他的传记著作和小说文集。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记》、《断头王后》、《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又译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三作家》等。

他被世界上公认为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