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染色体分带
释义

染色体分带(chromosome banding)

用特殊的染色方法, 使染色体产生明显的色带(暗带)和未染色的明带相间的带型(banding patterns), 形成不同的染色体个性, 以此作为鉴别单个染色体和染色体组的一种手段。染色体显带技术最重要的应用就是能够明确鉴别一个核型中的任何一条染色体, 乃至某一个移位片段, 同时也可用于核型进化及可能的进化机制研究。

Q带(Q-banding)

又叫荧光分带法。用氮芥喹吖因(quinacrine)荧光染料染色, 在紫外光激发下,显现明暗不同的带区,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一般富含AT碱基的DNA区段表现为亮带, 富含GC碱基的区段表现为暗带。此法的优点是分类简便, 可显示独特的带型。缺点是标本易褪色,不能做成永久性标本片。

G带(Giemsa-banding)

将染色体制片经盐溶液、胰酶或碱处理, 再用吉母萨染料染色, 在光镜下进行检查, 见到特征性的带。一般富含AT碱基的DNA区段表现为暗带。此法可制成永久性的标本。

C带(C-banding)

主要显示着丝粒结构异染色质, 及其它区段的异染色质部分。标本可用酸 (HCl)及碱〔Ba(OH)2 〕变性处理, 再经2xSSC在60℃中温育1小时, 最后用Giemsa染料染色显带。

N带(N-banding)

又称Ag-As染色法。主要用于染核仁组织区的酸性蛋白质。

R-带(Reverse-banding)

染色体用磷酸盐溶液进行高温处理, 然后用吖啶橙或吉母萨染料进行染色, 结果显示的带型同G-带明暗相间的带型正好相反, 故叫反带。

T-带(terminal-banding)

对染色体末端区的特殊显带法。能够产生特殊的末端带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8: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