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冉耕
释义

冉耕,字伯牛,春秋鲁国(今山东东平)人,孔子学生,为人质朴,擅长待人接物。官至中都宰。有“郓侯”、“东平公”、“先贤冉子”等封号。清光绪《肥城县志》载:其故里冉家庄有冉子祠,冉子庙及冉子墓。

中文名:冉耕

别名:字伯牛、冉子

出生地:春秋鲁国(今山东东平)

出生日期:约前544

职业:孔子学生

冉耕(约前544~?),春秋末鲁国人。字伯牛。为人端正正派,善于待人接物。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因恶疾早逝。孔子哀叹其“亡之,命矣夫!”(《雍也》)唐元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郓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东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改封为“郓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

他比孔子小七岁,鲁国东原(今山东东平)人,以德性著称。《论语》所谓:“德性,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七十二贤人中排为第三名。曾随孔子周游列国,广施教化,为人所敬。冉子作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有很高的威望。《史记》载:“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孔子对冉子十分器重,,鲁定公十年(前500年),孔子由中都宰晋为鲁司空,冉耕继孔子任中都宰,以德惠民,以仁施政,政绩显著,深得民心。所治之地,“路无拾遗,器不雕伪”,“而西方之诸侯则焉”。因冉耕为政有道、治理有方,所治中都成了其他诸候国学习的榜样,并受到孔子的高度赞赏。从唐至宋,冉耕多有封号,先后被封为“郓候”、“东平公”等。

孟子门人公孙丑认为冉耕大致接近孔子,只是没有孔子那样博大精深。后来冉耕得了重病,孔子去看他,伤心地叹道:“亡之,命矣夫!斯人而有斯疾也!斯人而有斯疾也!”

清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冉子故里在县西南冉家庄,有明知县王惟精书冉子故里碑。”冉家庄有冉子祠和冉子庙,距庙20里有冉子墓,石横镇隆庄有冉子先人墓。《东原志》载:“冉子父名在,母田氏,以周景王二十三年已卯冬十一月初八生冉子,敬王二十一年壬寅冉子父卒,葬陶山阳野村(石横镇隆庄村)。

冉子去世后,故乡冉家庄修祠修庙,以示纪念。

扩展阅读:

1

http://www.sd.xinhuanet.com/news/2003-09/23/content_977362.htm

开放分类:
历史人物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儒家学说山东东平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11次
最近更新:2012-05-12
创建者:天下无晓事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eddilezh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1: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