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群星奖 |
释义 | 基本信息奖项名称群星奖 创办时间1991年 主办单位中国文化部 介绍概述群星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而设立的全国社会文化艺术政府奖,至2002年期间每年举办一届,每届评选一至两个门类。从2004年开始评奖纳入中国艺术节中,每三年举办一届,分7个门类和3个组别,7个门类分别是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戏剧和曲艺,每个门类分成成人、少儿、老年三个组别。每门类设15个奖,每组各设5个奖,获奖作品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群星奖”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奖牌。群星奖的奖励对象是由群众文化工作者和业余文艺爱好者辅导并创作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由群众文化工作者和业余文艺爱好者创作、编导、辅导并表演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作品。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设立的政府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已经举办了十四届。“群星奖”自设立以来,先后在浙江、江苏、重庆、广东、山东、湖北等地举办,共推出了3000多件获奖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展示艺术才华、实现艺术理想,搭建了一个平台,调动了基层群众文艺创作和演出的积极性,促进了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权威性、艺术性和广泛性得到各级政府、文化部门、专家评委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认可。群星奖的设立对于推动社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推出优秀作品,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第十三届第十三届“群星奖”评奖活动是文化部社会文化奖项改革后的第一次评奖活动,首次纳入中国艺术节整体活动中。从中国第七届艺术节开始,群星奖将原来的群星奖和少儿蒲公英奖双奖合一,所有节目都进行现场决赛,集中展示。在评奖上,组委会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充分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导向性和示范性同时注重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评奖结果呈现了近年来群众文化的最高水准。 第十五届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0年5月10日期25日在广东举行,第十五届“群星奖”评奖活动将同期举行。第十五届“群星奖”评奖范围包括作品类,即戏剧、音乐、舞蹈、曲艺4个艺术门类和项目活动类,共评选出330个“群星奖”。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将从作品类和项目类获奖对象中推出100位“群文之星”。 本届“群星奖”共收到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解放军总政治部、武警总部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共35个单位报送的作品类节目(含戏剧、音乐、舞蹈、曲艺)845个(包括戏剧节目269个、音乐节目213个、舞蹈节目213个、曲艺节目150个)和项目类191个。根据本届“群星奖”获奖名额分配方案及进广东参加决赛的数额,共拟定290个节目(附名单)参加5月份在广东举行的第十五届“群星奖”作品类决赛。其中戏剧节目65个、音乐节目(不含合唱)65个、合唱(团)32个、舞蹈作品60个、广场舞12个、曲艺节目56个。 专家评委们一致认为,本届“群星奖”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艺术水准很高,不乏精品佳作。入围作品在表现内容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取材丰富,涵盖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作品中既有反映农村新貌、城市建设、打工趣事、乡镇风情、民族团结的内容,也有反映百姓生活、部队轶事、企业文化、少儿成长、反腐倡廉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节目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民族民间特色鲜明是本届“群星奖”参评作品的突出特色。参评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和现代兼具。此外,参评作品大多来自于基层,社会参与面非常广泛。演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工人、农民、教师、学生、军人、警察、医生、农民工、残疾人、自由职业者等,还有父女、母子同台的家庭式组合等。这些演员来自基层,在长期的基层演出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具备了较强的编创能力和较高的表演水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