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鹊鸲
释义

鹊鸲(学名:Copsychus saularis)为雀形目鸫科的鸟类,体长约21厘米,嘴形粗健而直,长度约为头长的一半或比一半略长;尾呈凸尾状,尾与翅几乎等长或较翅稍长;两性羽色相异,雄鸟上体大都黑色;翅具白斑;下体前黑后白。但雌鸟则以灰色或褐色替代雄鸟的黑色部分。鹊鸲性格活泼好动,觅食时常摆尾,不分四季晨昏,在高兴时会在树枝或大厦外墙鸣唱,因此在中国内地有“四喜儿”之称。出没于村落和人家附近的园圃,栽培地带或树旁灌丛,也常见于城市庭园中。食物以昆虫为主,兼吃少量草籽和野果。

中文学名:鹊鸲

拉丁学名:Copsychus saularis

别称:猪屎渣、吱渣、信鸟、四喜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鸫科

属:鹊鸲属

种:鹊鸲

亚种:10种

命名时间: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Oriental Magpie-robin

外形特征

雄性成鸟:头顶至尾上覆羽黑色,略带蓝色金属光泽;飞羽和大覆羽黑褐色,内侧次级飞羽外翈大部和次级覆羽均为白色,构成明显的白色翼斑,其他覆羽与背部同色;中央两对尾羽全黑,外侧第4对尾羽仅内翈边缘黑色,余部均白,其余尾羽都为白色;从颏到上胸部分及脸侧均与头顶同色;下胸至尾下覆羽纯白。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雄鸟黑色部分被灰或褐色替代;飞羽和尾羽的黑色较雄鸟浅淡;下体及尾下覆羽的白色略沾棕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蹠和趾灰褐色或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33 -47 g,♀ 32-50 g;体长♂187 -227 mm,♀178-214 mm;嘴峰♂15 21- mm,♀ 15-20 mm;翅♂90 -105 mm,♀88-99mm;尾♂87-110 mm,♀80-96 mm;跗蹠♂ 27-34 mm,♀26-32 mm。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生活习性

鹊鸲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次生林、竹林、林缘疏林灌丛和小块丛林等开阔地方。单个或成对出没于村落和人家附近的园圃及栽培地带,或树旁灌丛,也常见于城市庭园中。性活泼、好斗,清晨常高踞树梢、墙脊、屋顶上啼鸣跳跃。鸣声婉转动听,长年善鸣,尤其在繁殖季节,雄鸟鸣声更为激昂、多变并长时不停。常在粪坑、厕所、猪牛圈、垃圾堆或翻耕地里觅食,有时也在草地上猎取昆虫。鹊鸲食动物性物质,其中有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异翅目、同翅目等昆虫及幼虫,食蝇蛆、蝇蛹的频率较大,兼食蜘蛛、蜈蚣、小蛙等。在4—9月间兼吃少量草籽和野果。

生长繁殖

鹊鸲在3—4月开始繁殖。该鸟喜斗,在繁殖期尤甚,雄鸟因争雌常激烈相斗,有时可连续1—2小时,甚至更久。巢筑于墙缝、屋顶窟窿、瓦房屋檐内、居民点附近的枯树洞内,或树枝的桠叉处。巢呈浅碟或浅杯状,一般用杂草根、细枝条、枯草及苔藓等筑巢,内垫猪鬃、羽毛、棕丝、苔藓和松针。每窝通常产卵4—5枚。卵呈淡绿或黄灰色,杂以灰斑,并缀以棕、褐色小点,这些斑点大多密集于卵的钝端。卵的大小一般约为(20.4—23)×(16—17.4)毫米。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负担,它们很机灵,在进入巢洞前,总要左顾右盼,然后才敏捷地钻入巢中。

亚种分化

(10种)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1. 鹊鸲指名亚种Copsychus saularis saularis

2. 鹊鸲南印亚种Copsychus saularis ceylonensis

3. 鹊鸲安达曼亚种Copsychus saularis andamanensis

4. 鹊鸲泰马亚种Copsychus saularis musicus

5. 鹊鸲东爪哇亚种Copsychus saularis amoenus

6. 鹊鸲马拉图阿亚种Copsychus saularis pluto

7. 鹊鸲加里曼丹亚种Copsychus saularis adamsi

8. 鹊鸲菲律宾亚种Copsychus saularis mindanensis

9. 鹊鸲云南亚种Copsychus saularis erimelas

10. 鹊鸲华南亚种Copsychus saularis prosthopellus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人工饲养

1、鸟的选择

鹊鸲是著名歌鸟,故一般只养雄鸟。它们雌雄异色,容易鉴别。雄鸟黑白相杂婉如喜鹊。雌鸟头、颈、胸及背呈灰黑色,无金属光泽,腹部污白色。雄性幼鸟胸部有棕黄色羽斑,小覆羽赭白相杂。雌性幼鸟胸部具浅灰色斑点,小复羽具白色细点。

2、笼的特点

鹊鸲为中型食虫笼鸟,用画眉笼饲养最合适;北方的点颏笼虽较小,较驯顺的鹊鸲也可用。

3、饲料喂法

鹊鸲消化植物性饲料能力差,不宜喂粒料(如鸡蛋大米等),应喂粉料。粉料的成分各家不一,北方多喂点颏粉(绿豆面、玉米面、熟鸡蛋黄、淡水鱼粉或蚕蛹粉按5:2:1的比例配合),南方养鸟者常在粉料中加花生米粉,如把玉米面、花生米粉、熟鸡蛋黄、淡水鱼粉按5:2:2:1的配比混合搓匀晾干。一般粉料为常备饲料,另外喂一些昆虫(如蝗虫、油葫芦、卷叶虫、黄粉等)或牛、羊肉沫(条)。有的用新鲜小河虾代替昆虫。

4、管理调教

鹊鸲排便量大,而且有奇特臭味;它又喜欢水浴,笼底很容易污染。每隔一、两天就得清刷一次笼底和托粪板(或笼垫),水浴最好移水浴笼中进行。水罐每天清洗并换新鲜饮水。食罐中的粉料每次清刷笼底时更换新料。换羽期( 8-10个月)减少水浴次数,增加蛋白质饲料比例(尤其是活的昆虫),并补充多种维生素。在南方,夏季需有纱布笼罩;在北方冬季需室内过冬,保温15℃以上为宜。

鹊鸲也可象点颏一样用鸟架饲养,别有一番情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