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X效率一般理论
释义

图书信息

书名:X效率一般理论

作者:刘小怡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8-1

版次:1

页数:308

字数:300000

印刷时间:1998-8-1

开本:大32开

纸张:胶版纸

印次:1

ISBN:9787543018266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目前,我国对X效率理论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系统的研究还是个空白。刘小怡同志所著《X效率一般理论》一书,填补了这一空白。本书的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书以X(低)效率概念为核心,广泛论述了与之相关的许多重要理论,视野开阔,经络分明,显示出作者具有相当深厚和扎实的西方经济学功底。

第二,本书不仅系统介绍了X效率理论的本体,而且比较全面地介绍了X效辛学派与新古典学派之间的分歧与争论,并表明了作者自己的观点,颇具新意。

第三,本书用较大的篇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考察了X效率理论对我国的参考借鉴意义。书中提到的许多问题,如经济博弈问题、委托一代理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等,均与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现实密切相关。

第四,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分析深刻,逻辑严谨,行文流畅。

图书目录

导论

一、X效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X效率理论的对象与方法

三、X效率理论的基本假设与理论体系

四、X(低)效率的性质与福利损失的衡量

第一篇 X效率理论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选择理性理论

一、理性与选择理性

二、选择理性的基本结构

三、理性维度的加总

四、棘轮理性

五、理性程度与压力水平

第二章 “全权委托”偏好原理

一、“全权委托”偏好原理的内涵

二、“全权委托”偏好原理不被运用的原因

三、标准合同与社会福利

第三章 个人努力均衡

一、基本假设

二、努力的维度

三、平顶假设

四、惯性区域与个人努力均衡

第二篇 X效率理论的微观理论

第四章 群体努力均衡

一、选择理性与努力状态

二、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人的惯性区域

三、多人努力点与群体惯性区域

四、群体努力均衡

第五章 努力博弈

一、同一权力层次的两人努力博奕

二、不同权力层次的努力博弈

三、两阶段博弈

四、连续的博弈

第六章 企业的努力均衡

一、委托一代理问题

二、管理者功能与努力熵

三、反向信号假说

四、努力标准与技术选择

五、企业的努力均衡

第七章 生产理论

一、生产的要素

二、生产率的决定

三、生产函数

四、成本函数

第八章 厂商理论

一、完全垄断的厂商

二、完全竞争的厂商

三、双头垄断的厂商

四、垄断竞争的厂商

第九章 消费理论

第十章 需求理论

第三篇 X效率理论的宏观理论

第十一章 就业理论

第十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

第十三章 通货膨胀理论

第四篇 围绕X效率理论的分歧与争论

第十四章 X效率论者同新古典学派的主要分歧与争论

第五篇 X效率理论的借鉴意义

第十五章 X效率理论在理论方面的借鉴意义

第十六章 X效率理论在实践方面的借鉴意义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内容

第一篇 X效率理论的理论基础

个人主义方法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根据这种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知识只能来自于对社会个体行为的研究。西方传统的新古典理论,就是把企业和家庭作为基本的行为单位,并根据企业和家庭的行为来解释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莱宾斯坦和新古典学派一样,也是个人主义方法论的推崇者。但他认为,企业和家庭还不是最基本的决策和行为单位,最基本的决策和行为单位是企业和家庭由以构成的个人。因此,要认识和理解社会经济现象,就必须先考察个人的行为。选择理性理论、“全权委托”偏好原理和个人努力均衡理论,就是莱宾斯坦在考察个人行为的过程中提出的。选择理性理论通过对个人双重个性的考察,指出个人既不是完全理性的,也不是完全无理性的,而是具有选择的理性,个人选择理性的程度取决于个人所处的外部环境。“全权委托”偏好原理通过对个人行为的分析,揭示了个人心理上的“全权委托”偏好,即个人宁愿作出自己的选择并承担这一选择的后果,而不愿接受他人的选择及其后果。个人努力均衡理论则通过对个人努力决定问题的分析,揭示了个人行为的惯性特征,即在一定范围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会对个人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个人心理和行为特征,为进一步考察企业、家庭乃至国民经济的行为提供了理论准备,是X效率理论的理论基础。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