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全人教育 |
释义 | 理念来源全人教育的智慧来自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们的思想是全人教育的智慧之源。孔子、孟子、蔡元培、陶行知、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裴斯泰洛齐、杜威、马克思、毛泽东的教育思想,以及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等等,蕴含着全人教育思想。 理念简介就其理念而言,“全人教育”是一种整合以往“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的两种教育观点,形成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的教育新理念。这是一种理想的教育观念,也是中外教育家的一种理想追求。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前校长蔡元培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台湾中原大学多年来一直标举“育自由思考、重责任伦理、秉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就其内涵而言,“全人教育”首先是人之为人的教育;其次是传授知识的教育;第三就是和谐发展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全人教育就是培养“全人”或“完人”的教育。就其教育目的而言,“全人教育”把教育目标定位为: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简言之,全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 全人教育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也正因如此,学术界对于全人教育的定义至今仍无定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一批有关全人教育的期刊与著作。美国的隆·米勒(Ron Miller)是当今提出现代意义上“全人教育”的第一人,创办了“全人教育出版社”并发行了《全人教育评论》(即后来的《交锋:寻求生命意义与社会公正的教育》)。加拿大的约翰·米勒(John Miller)所领导的安大略教育研究院(OISE)在全人教育课程方面成就斐然,其代表著作包括《全人教育课程》等。英国与澳大利亚等国有关全人教育的研究发展也十分迅速。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理想的教育应包含人类的全部文化,理想的人应是全人,应具备全部人类的文化,即培养真(学问)、善(道德)、美(艺术)、圣(宗教)、健(身体)、富(生活)全面发展的人。 西方观点概述综观西方全人教育家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全人教育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的全面挖掘 当代全人教育思想与过去的教育理念相比,其最突出的特性就在于其教育目的。教育不是单纯的社会统治的工具,人不再是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机械个体。全人教育思想首先将对人的认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核心内容就是“全人”的培养。全人(holistic person)从字面上理解可以看作是具有整合人格,得到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有所偏失。隆·米勒提出了全人范式(holistic paradigm)的概念,认为从全人的本质来看,精神性更胜于物质性,从当今时代来看,也就是说教育应更着重于人的内在,比如情感、创造力、想象力、同情心、好奇心等,尤其要注重自我的实现。这一全人范式理论不贬低物质的重要性,不否认社会存在的价值,但它认为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训练,更应关注人的内在情感体验与人格的全面培养,达到人的精神与物质的统一。 (二)全人教育寻求人类之间的理解与生命的真正意义 以往的教育通常将社会关系、文化背景等割裂开来,教育的最终结果是制造出功利主义的人,他们只注意身边狭小的范围,缺乏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传统教育注重竞争,无论是考试竞争还是活动竞争,都忽视了学生人际理解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话,他人只是满足自我的工具,成为自我意愿的利用对象与竞争对象,人类之间只有物化的关系,人性也就陷人不断沦落之中。全人教育鼓励自我实现,但同时也强调真诚的人际交往和跨文化的人类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一点在于人是生活在相互联系的有机社会群体之中,这种联系不是机械化的,而是鲜活的人际交往,人性的体现不在于竞争而在于合作,全人教育实施过程中就是要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加深合作精神的体验,培养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素养,同时将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进一步深化为人类跨文化的理解与信任,加强学生的全球意识。 (三)全人教育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全人教育者在思考如何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并完善其思维方式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当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人类社会自进人工业时代以来,重古典人文的传统教育日渐衰微,科学主义成为各个校园的主导文化。不可否认,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注重实用知识教授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这种教育方式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技术创新,但同时其自身许多无法避免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由于学校教育过于偏重实用知识,忽视文学、艺术等人文课程的学习,甚至将很多人文课程视为无用,学校充斥了急功近利的气氛,学生缺少人文关怀、缺少对世界发展的正确的价值观、缺少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只是一味地成为物质生产的工具,而学校就成为制造这些工具的“工厂”。人是一个整体,知识教育虽然重要,也仅是人的一部分,除了知识教育以外,还有许多其他部分不容偏废。 全人教育者们并不否认知识爆炸的年代里科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但主张在学校教育中更多地渗透人文精神。隆·米勒的学说就直接提出,全人教育是用人文教育(humanistic education)的方法来达到全人发展的目标。这种人文精神的贯彻要注意两大原则:第一,全人教育是要在知性认知(intellectual cognitive)领域与情意爱恋(emotional affective)领域经过“整合”后,成为“平衡”的学习经验,提供给受教育者去发展自我;第二,全人教育的基础在于信任,信任人类的发展经由“整合”后的教育方式与内容,一定能引导人迈向善良、和谐与不断的成长闭。针对目前学校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全人教育倡导在教育的各个部分和环节都落实人的精神的培养,孕育人的完美人格。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力推行通识教育课程,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学者在全人教育探索方面一枝独秀,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他们拥有良好的通识教育土壤使之能够在实践领域寻找全人教育的实施路径。通识教育正符合了培养人的整体性的本质精神,是一条贯彻人文思想的捷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通识课程中没有人文精神的渗透,没有人的基本品格的培养,那么这种教育也注定无法达到全人教育的根本目的。以全人教育为其终极理想的通识教育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各种永恒的问题、认识其所处时代的特性及其所面临的困境等。总之,只有深刻领会人格、个性与思维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培养出理性的、人文的、道德的、精神的全人。 (四)全人教育鼓励跨学科的互动与知识的整合 学校教育如果完全按照学科或职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单一学科的知识,那么教育者就会完全忽略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瞬息万变的、庞杂而有机联系的系统。全人教育者认为目前的学校教育将各种知识人为地割裂开来,各门学科相互孤立,世界被拆分为无数的碎片,这直接导致了人的发展也必然是片面的,思维方式是孤立的。通识教育的跨学科整合学习就成为达成全人教育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因专业教育可以使人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全人教育强调科际间的整合学习,并清楚没有任何一种科目、议题或因素可单独解决当今世界发展的相关课题。只有透过学科之间的互动、影响和渗透,超越学科间的各种限制,才能开拓新知识的学习与研究问题视野,真正将世界还原为一个整体。 (五)全人教育主张学生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平衡,注重生命的和谐与愉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指出:“为了科学和专门化的需要,对许多青年人原本应该充分而全面的培养被弄得残缺不全。为从事某种内容分得很细或者为某种效率不高的工作而进行训练,过高地估计了提高技术才能的重要性而损害了其他更为有人性的品质。”而“全人教育”一改现行教育以“做事”为目的,以塑造未来为目的,倡导以“育人”为本份,强调以开发人的理智、情感、身心、美感、创造力和精神潜能为教育目的。物质的重要性固然无可否认,但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一点正在于人是具有复杂精神世界的个体。而这种精神要素对于社会稳定、人类安居乐业等物质环境施加着强大的影响力。现代社会物质发展日新月异,而人渐渐成为物质、金钱、名利的奴役,教育的目的被扭曲成学会一种行业并且致富,全人教育者正是针对这种物化的教育观,主张在人的培养过程中,不仅关注物质世界,而且注重学习过程的愉悦、与人交往的和谐、自我良好品格的养成。 (六)全人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整合思维的地球公民 全人教育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全”,这不仅仅意味着培养人的全面素质,更蕴涵着一种广阔而博大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向当代社会百态提出严正的挑战,超越个体与小群体,将人与自然、社会、自己交织在一起。全人教育者所关心的不是某个人、某个学校、某个国家的发展,而是从更宽广的角度将整个地球甚至整个宇宙联系在一起。当米勒在谈到21世纪的教育方向时认为,新世纪的教育需求是目前这种教育方式难以观察到的,未来的教育必须强调全球的、生态的及灵性的世界观。除此之外,以米勒为代表的全人教育学者认为,所有牵涉到人及人类生活的论点,基本上都有其“相关性”。这种教育观必然要求培养出具有全球视角的地球公,他们关心环境、关心和平、关心全人类。只有在此,教育才真正达到其应有的目的。 概念界定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借鉴西方全人教育家的主要观点,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生孙军对全人教育作如下界定:全人教育以儿童为核心,是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共同参与实施的整体的、系统的教育,该教育面向全体儿童,通过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家长学校等途径,致力于儿童的心智与体魄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 理论书籍
Ron Miller,《学校为何存在?美国文化中的全人教育思潮》[M],张淑美、蔡淑敏译,台北: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7. (日)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上、下卷) 》 [M],刘剑乔、由其民、吴光威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谢安邦、张东海,《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