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泉州理工学院
释义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原泉州中营职业学院)是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地处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福建泉州市中心。学院充分发掘现有的办学资源,依托和利用优越的教学实验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丰富的图书资料,经福建省教育厅核准2007年开始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面向社会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

学校简介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原泉州中营职业学院,简称泉州理工学院)是近年来迅速崛起于海峡西岸的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福建省泉州市。主校区位于市中心,校园占地70多亩,与客运中心站毗邻而居,现已建成校舍10.23万平方米,拥有28个专业和47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20余万册(另有电子图书46万册),校园雅致、功能齐备,是学生养德求知学技能的理想场所。新校区位于素有“泉南佛国”、“海滨邹鲁”之美誉的中国品牌之都——晋江市的内坑镇,毗邻高速铁路泉州南站、福建省机械装备基地,紧靠沈海高速公路,现在部分校舍已启动建设,建成之后将是一处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充满现代气息、极具标志性的生态校园。

学院前身系著名企业家吴金营先生创办于1986年的“福建省摩托汽车培训学校”,1997年升格为“福建省摩托汽车成人中专”,是当时全省规模最大的摩托汽车技术培训基地,学校前后为社会培养了三万多名各类技术人才,其中不乏自主创业的成功企业家,被誉为“创业者的摇篮”。2002年3月经教育部授权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泉州中营职业学院”,并于同年面向全国统一招生, 2006年11月24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2007年5月14日,学院更名获教育部备案。 2006年学院成为福建省首家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民办高职院校,并荣膺“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吴金营先生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原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火箭专家、教育专家苏志明教授任院长。

“忠诚、勤奋、创新、奉献”是泉州理工学院的校训,从正式建校至今,执着、坚毅的理工人践行校训精神,励精图治,使学院从最初的6个专业500多名在校生发展到现在的6系、1部、25个专业,在校全日制统招生4260人,各类培训学员3000多人,面向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稳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5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45人,讲师、工程师、专业技师近百名。学院校区包括泉州主校区,泉州博艺、晋江金井、埔宅、围头、南安山美等实训基地,校园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主校区地处泉州中心市区,地理优越、交通便捷,环境精致优雅、洋溢现代气息。漫步校园,主教学楼、科技实验大楼、学生公寓楼群、“思恩楼”多功能大厦等建筑鳞次栉比;人造草运动场、塑胶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馆等体育场馆蔚为壮观;校内超市、餐厅等生活设施齐备;公寓内电梯、独立卫生间、有线电视、电话、宽带网一应俱全,为师生提供了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院教学条件优良,实验设备先进,拥有16个多媒体教室,27个实验室和实训场所,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逾1100万元,图书馆藏书20万册,另有电子图书46万册和视频库5000集。泉州理工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注重课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2006年《汽车构造》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被评为省级高校精品专业,“汽车维修实训基地”获省级实训基地立项建设,使学院的办学实力和教学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学院拥有省内鉴定种类最多、服务人群最广、取证率最高的省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设有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站,硬件工程师职业资格培训中心,北大青鸟ACCP软件工程师特色班,全国外经贸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站,商务部国际货代员资格培训考点,全国外贸跟单员培训中心,国际商务单证员培训中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点,高校英语应用能力A 、B级考点,为学生培训取证、增加就业筹码提供了绝佳途径。还建有中营机动车检测站、中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校办产业机构,既为学院教学和实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又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学院因此被泉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就业培训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传授高级职业技能为重点,实行“1-2-3”证书教育,即学生毕业时拥有1张大学文凭、2张工具型证书(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1至3张职业资格证书。学院实行专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实习、就业一条龙的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已和中国电信、深圳元征股份、福建东南汽车、国联汽车、泉州酒店、华远电讯、宜家装饰等数十家著名企业展开全面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以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战略的互利双赢,取得连年的高就业率,毕业生就业面宽,步入社会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深得用人单位好评,学院因此被评为“2004-2006年度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文化建设

学院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拥有省内同类院校中唯一的学生电视台、规模最大的学生艺术团和节目内容最丰富的广播电台;团委、学生会及下属33个学生团体常年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科技、公益活动,学院先后被评为“泉州市团建创新示范单位”和“福建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院历来把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的锻炼当作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是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泉州理工长跑队参加了全部五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先后夺得该项赛事“大学生挑战赛亚军”和“全国大学生公开赛团体第五名”的佳绩。泉州理工足球队是PHILIPS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的传统参赛队, 2006年泉州高校男子足球赛冠军。校男篮、女篮、女排和乒乓球队在省、市比赛中亦成绩斐然。2008年更一举夺得“中国大学生十佳明日网商”称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福建赛区一等奖”。

办学理念

正式建校以来,泉州理工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发挥民办院校的灵活性,密切结合市场需求,在做好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技术服务,既培养出适应就业市场的优质毕业生,又有力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届的广泛赞誉,先后获得“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社会满意学校”、“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优秀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网站系统示范单位”、“国家信息化培训认证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今日之泉州理工学院,正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快学院建设步伐,为打造海峡西岸一流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办学条件

目前校园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建有12个多媒体教室、26个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20多万册。主教学楼、科技实验大楼、学生公寓楼群、“思恩楼”多功能大厦等校内建筑鳞次栉比,塑胶跑道、足球场、篮排球场、乒乓球馆等体育场馆蔚为壮观。学生宿舍内独立卫生间、有线电视、电话、宽带网一应俱全,为师生提供了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传授高级职业技能为重点;实行“1 N”证书教育,即一张大学文凭、至少一张英语和计算机工具证书以及若干张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实行“专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实习、就业”一条龙的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已和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深圳元征股份、福建东南汽车、国联汽车、泉州酒店、华远电讯等十几家著名企业展开全面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以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战略的互利双赢。

学院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拥有省内同类院校中规模最大的学生艺术团和节目内容最丰富的广播电台,团委、学生会及下属26个学生团体常年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科技和公益活动。学院先后多次被评为“泉州市团建创新示范单位”和“福建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校长跑队、足、篮、排和乒乓球队在省、市乃至全国的比赛中成绩斐然,学生文体社团活动硕果累累,荣获泉州市“1995—2005年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先进集体”称号。

办学20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各类技术人才三万多名,毕业生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区,并涌现出3000多名企业家,被誉为“创业者的摇篮”。学院也因此多次获得“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社会满意学校”、“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优秀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网站系统示范单位”、“国家信息化培训认证先进单位”等省级、国家级荣誉称号。

院系设置

学院目前下设6系2部21个专业,设有国家计算机高新技术、商务部国际货代资格考点、全国英语四、六级、英语应用水平A、B级考点,以及省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机动车检测站、泉州市中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机构,为学院教学和实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学院现有教师24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45人,讲师、工程师、专业技师近百名。在校全日制统招生3451人,培训学员3000多人。

车辆工程系

 车辆工程系于2001年创办,现有五个专业,全国统考招生,普通高等教育,学制3年,各专业名称分别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运用,汽车电子技术,机械设计与自动化。

汽车类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具备德、智、体全面发展,有较扎实的汽车检测、运用、维修技术,汽车电子电工技术,现代服务的较宽理论基础;掌握汽车技术、检测与维修、营销、售后服务、汽车驾驶、企业管理、汽车电子控制、改装等应用型中、高级汽车技术人才;

机械类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具备德、智、体全面发展,有较扎实的机械设计基础,制造技术,控制工程,材料力学,加工技术的较宽理论基础。掌握机械设备制造、加工、维修、改造、技术引进、自动化控制、机械设备销售及售后服务的中、高级技术人才。

学业完成核发普通高等教育大学专科毕业证书;考取国家职业资格中、高级证书,取得高级证书2年后考取技师(中级职称),继续工作3年后可考评高级技师(高级职称)。

汽车类毕业生可在汽车制造、改装、维修、销售、售后服务、交通运输、交通管理、驾驶培训等企业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

机械类毕业生可在工业企业及装备制造业中从事机械工艺工装设计,数控加工与编程,自动化设备维护与管理,生产设备技术改造,机电产品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等技术和管理工作。

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以职业岗位需求和就业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技能培养与就业目标相一致,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建立学分转换等相应的机制,把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能力要求与国家职业标准,以及相关行业和合作企业的用人要求结合起来,努力推广高职教育“零距离”的培养模式。

车辆工程系现有专业教师12人(其中副高以上7 人)、实训一体化教师14人、兼职教师 4 人(副高以上 3人,中级1人)。

省级汽车维修实训基地一个,省级精品专业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运用两个,省级精品课程汽车构造一个。组织申报的精品课程还有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维修、汽车文化、汽车市场营销。

环境工程系

1. 学校投资60万元专业开办经费。 2. 我院仪器设备总值5500万(其中教学仪器4735万)。环境工程实验室建设已部分建成(包括环境系统分析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室、噪声控制工程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约6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投资总额已超过500万元,其中包括实验所需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约20套。加上我院在建筑工程系(流体力学实验室、环境水力学实验室)、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与设计实验室、材料力学实验室等)、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自动控制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操作与应用实验室、数学模型实验室、网络通信实验室等)已有的实验室,已基本能开出本专业计划的所有实验课程。通过实验教学活动可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掌握污染在自然界的迁移转化规律,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实验依据;掌握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等去除的基本规律,以改进和提高现有的处理技术及设备;为开发环境污染控制的新技术与新设备奠定知识基础;解决环境污染技术中的种种问题。此外,学校已增加60万元资金投入用于理工科实验室建设。 目前正追加投资500万元,主要用于筹建两个实验室(固体废物资源化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实验室),以及完善已有实验室,预计将于2008年8月建成。 3. 图书馆现有藏书43万册(含电子图书),有关环境工程学方面的图书资料可以满足师生的教学要求。随着学院新校区的建设,我院的教学环境来将得到更大的改善。 4. 本专业已和泉州市环境保护局合作办学。

数理系

泉州理工学院数理系拥有教职工近9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名。教师中博士后6人、博士30人,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90%以上.年龄在30至50岁之间的教师占80%。全系教师获得省、部、市和学校各种奖励40多项;在研的科研项目30多项,教研教改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0多项。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书著、教科书10多部。数理系有省和国家专业学会理事、理事长,国际专业学会评论员和泉州市评估专家等学术兼职的教师多人。近三年数理系教师指导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一等、二等奖和赛区奖励45项。全系现有在校学生千余人。 数理系现有“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数学与应用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教研室、光电信息技术教研室、大学物理教研室等五个教研室;设有大学物理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实验室、信息与计算科学实验室;有一个市级光电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一个数学研究所。 数理系坚持“以理为本,理工结合,强化实践,注重应用,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注重“实验技能、理论思维和科学计算”等素质的培养,专业学科建设、实践基地建设保持与行业发展同步,聘请著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先后与泉州、北京等地的相关企业和研究所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构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商学系

商学系是泉州理工学院最早设立的文科系。商学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理念、民族精神、专业能力和本土文化的商务精英,教会学生用中国的眼光看世界和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管理人才。目前设置本科专业有:国际商务,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含“理财”和“信用管理”方向);专科专业有:会计和国际贸易实务。其中国际商务和财务管理专业与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英国赫尔大学进行“2+2”的合作办学(在国内和加拿大或英国学习各2年,将同时获得中国和加拿大或英国的双学士学位)。会计和国际贸易实务两个专科专业有机会参加专升本继续深造,2009年专升本率达65%以上。 商学系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梯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高级职称占47%,中级职称占36%,硕博士比例占80%;聘请了另外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加盟我系,幷聘有一支由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水平优秀的政府职能部门专家、大中型企业高级管理人士组成的为我系的兼职导师队伍。各专业都开设了一定的双语教学课程,用英文为主给学生授课。 商学系坚持“面向实际,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商学系办学条件优越,拥有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商务综合实训中心、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联合实验室泉州理工学院点,还拥有经济综合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创业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以及配置完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建有福建省唯一的“信用研究所”和“信用管理”本科专业方向;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为我系学生提供了增强应用知识能力的实习平台。 树立“精商、诚信、明礼、博爱”的理念。商学系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受到良好的气质、优良的品格、较强的能力的严格训练,为适应未来多样性的职场生涯打下坚实基础。和谐的商学文化使学生们在爱的呵护和实践锻炼中,塑造达观、乐进、感恩的人生观。报考我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英语面试,利于提高该专业学生与国际接轨的能力。近年来,商学系先后获得国家、省、市、校级各类学科或其他方面的诸多奖项,如夺得2008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009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文明班级、星级团支部等先进集体不断涌现,获得省级文明班级并被推荐参评“全国先进班集体”等荣誉。 商学系毕业生就业率历年保持在90%以上,分布于政府经济职能部门、各类金融机构、外经贸公司、外向型实业、财务公司等,另有部分选择自主创业、考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

管理科学系

管理科学系专门从事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近三十年来,数千名毕业生已成为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骨干。现设有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投资学方向)等四年制本科专业,其中物流管理专业为福建省特色专业。现有教职工50余人,其中教授5人,50%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中青年教师全部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其中不乏美国、日本和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的博士,并聘请了西安交大、天津大学等名校的博士生导师作为本系的客座教授。经过多年的积累,已逐渐形成师资力量强,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的教学团队。在国内外权威和核心等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科研成果数十项。2008年,系党总支荣获“福建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本系笃行“科学、创新、民主、进取”的发展理念,在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仿真模拟、现场实训和创业实践等活动已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在联合办学、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相继建立了金蝶管理软件联合实验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室、物流模拟实训室、现代物流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实验实训基地,为提高学生的各项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现代化的软、硬件条件。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系的办学特色。近几年,学生在各类专业竞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本系学生已连续四年在学院的品牌活动——“动感地带”杯就业大赛中摘得桂冠……毕业生以理念新、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学校领导

苏志明(Su Zhiming),教授,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1941年出生于泉州,1965年毕业于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并留校工作,曾任火箭工程教研室主任、机械工程二系副主任,院长助理等。1992年起任华东工学院副院长,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副书记等职。分管教学、招生分配、学生管理、宣传、共青团、设备、人事及高教研究等项工作。曾兼任全国国防、军事学科规划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兵工学会导弹火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苏志明教授在高等学校教育岗位上耕耘近四十年,长期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成绩显著,有丰富的教学及科研经验,是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有独到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好评,连年获优秀教师、优秀授课教师、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称号。独编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传热学》 (47万字),系国内首编,提出的火箭发动机热设计方法在国内已被较多引用,获优秀教材奖。参编的《军事学》 、 《军事》等教材被各高等学校广泛使用。

苏志明教授对高等教育有深入和超前的研究,其中 《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获高等学校校长论坛《新坝杯》一等奖。主编出版论著《新时期高教研究与探索》 、 《面向二十一世纪大学生成材之路》 ,属省部九五课题,研究视角新颖,是该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力作,曾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教学成果奖励。

苏志明教授曾参加完成多项科研课题,获部科技改进一等奖一项,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其中《火箭埋设锚》获第十三届国际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银质奖,第二届国际专利技术新产品展览会金奖,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发明属于前沿性火箭工程应用项目,开辟了深海固定技术的新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世界上是首创,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还撰写过学术论文和分析报告三十多篇。

地理位置

地址:坪山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0: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