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泉河街道
释义

怀柔区泉河街道成立于2002年,虽然是一个年轻的街道,但却有着骄人的业绩:“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奖”等11个国家级奖项,“首都文明街道”等47个市级奖项,连续五年获得怀柔区“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最佳政治创新活动”.

基本介绍

泉河街道地处燕山南麓怀柔区,北京东北部。东临密云县,南与顺义、昌平相连,西与延庆县搭界,北与河北省赤城县、丰宁县、滦平县接壤。

景色介绍

距市区40公里,距首都机场27公里,2004年京承高速路将直通怀柔,成为首都半小时经济圈.境内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素有“京郊明珠”的美誉。这里有俊美的长城,茂密的原始次生林,洁净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是最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地方。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分为深山区、浅山区、丘陵和平原四种地形,其中山区面积88.7%。怀柔房地产局的纪品良副局长评价怀柔是“北京最适于人类居住的区域”,人文资源丰富,山水结构合理,非常适宜发展高品位低密度住宅区。

旅游资源

坚持以自然景观为主,以会议、休闲、度假型为主,近年来又推出了以春季观景赏花怀柔游;夏季消夏避暑雁栖游;秋季采摘赏叶长城游;冬季岁寒三友红螺寺游为四季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怀柔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来怀柔度假、观光旅游。

近年来,泉河街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兴办旅游业,目前,怀柔已建成正式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点)23个,宾馆饭店及各类培训中心78家,床位12000张,2001年怀柔共接待中外游客635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4.25亿元。

地理优势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形成泉河街道丰富物产。板栗——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市70%;西洋参——全国最大的种植基地;虹鳟鱼—肉质细、味道鲜;果脯、古钟御酒——国内国际享有盛誉。改革开放后,勤劳智慧的怀柔人凭借地理、资源优势,在这片古老而封闭的土地上创造性的开发建设,形成了规模庞大、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特色突出的工业、农业、旅游服务业三大生产体系,1992年怀柔跨入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1994年被评为全国小康县和绿化百佳县。

领导班子

党工委书记 乔玉龙

主持街道党务工作

主 任 刘国利 主持街道办事处工作。

人大街工委主任 李世国

分管人大街工委工作、地区成员代表大会办公室工作。

主管科室:地区成员代表大会办公室(人大街工委办公室与其合属办公)

党工委副书记 高 辉

分管党建、思想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纪检监察、党口政法工作。 主管科室:组织部、宣传部

副主任 郭宝新

分管劳动就业、低保管理、妇联、计生、统计工作。

主管科室:社保所、妇联、计生办、统计所。

副主任 王焕香

分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民调解、信访、社区服务工作、全程办事代理工作。

主管科室:社区服务中心、综治办、司法所、全程办。

武装部长 孙峰瑞

分管人民防空、国防教育、征兵、城建、协助双拥、物业管理等工作。 主管科室:城建科、武装部、物业所。

纪工委书记 吴宝敬

分管纪检监察、效能、残联、老龄、双拥、社区建设、社区经济等工作。 主管科室:监察科、社区办。

副主任 杜新成

分管机关行政后勤、文秘、档案、信息化建设、督查、调研、安全生产、社区文化、体育。

主管科室:办公室、安全生产科、社区文化中心。

宣传部部长 马玉清

负责宣传工作。 主管科室:宣传部

组织部部长 吴喜才

负责组织部工作。 主管科室:组织部

工作亮点

通过赞颂邻里和睦、书墨飘香的文化楼道,倡导时代新风的主题公园;建立宣传民主法制寓教于乐的文化长廊、传播文明道德的宣传橱窗,还有广场文化、睦邻文化、“今天我开讲”文明大讲堂、“万人寄语奥运”主题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辐射到居民生活的每个点,使人民群众置身于浓浓的思想文化教育熏陶氛围之中。

怀柔区泉河街道成立于2002年,虽然是一个年轻的街道,但却有着骄人的业绩:“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奖”等11个国家级奖项,“首都文明街道”等47个市级奖项,连续五年获得怀柔区“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最佳政治创新活动”……一连串荣誉的背后,浸透着街道在思想政治工作这块阵地上洒下的辛勤汗水,也见证了泉河走过的不平凡历程。

阵地建设

泉河街道浓厚的文化氛围、正确的舆论导向,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广大居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自街道建立以来,通过赞颂邻里和睦、书墨飘香的文化楼道,倡导时代新风情景交融的主题公园;建立宣传民主法制寓教于乐的文化长廊、传播文明道德常换常新的宣传橱窗……在茶余饭后吸引着众多休闲的居民驻足观看、品评。街道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自筹资金,有计划、分步骤地新建了12个星光老年之家、13个市民文明学校、116个宣传橱窗、1625个楼门宣传牌、1个科普长廊、1个廉政文化公园、3个文化小区,把思想政治教育辐射到居民生活的每个点,使人民群众置身于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

文化建设

街道工委认识到文化不仅具有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更具有无可比拟的凝聚功能。只要紧紧抓住文化建设这根纤绳,思想道德建设之船就会直挂云际,乘风破浪。

广场文化

在泉河街道夏日激情文化广场的舞台上,歌声唱出光辉的历史和澎湃的奥运激情;小品诠释了和谐的真谛,快板打出了“三个文明”。70余位头戴八角帽,身穿红军装,臂挂红袖章的威武“红军战士”,一曲《长征组歌》,把近3000名观众带回到那风火如歌的岁月。连续举办6届文化广场,2600余名居民演员登台献艺,自创《八荣八耻记心间》、《福娃送吉祥》、《喜迎十七大》等文艺节目2000余个,74场次演出,500余场电影,让20万居民在欢歌笑语中接受文明与道德的熏陶。泉河街道依托广场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材料5万余份,让党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今日的泉河街道一派五彩斑斓绚丽景,欢乐祥和邻里情,“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活动”、“全国城市公共服务示范品牌”等国家级荣誉,是对泉河街道夏日激情文化广场的充分肯定。

睦邻文化

自2006年以来,泉河街道每年9月份都举办邻里节,组织各类活动118个,吸引8万人次参与其中,为居民搭建了相识、相知、相助、相敬、相亲的平台。32对相濡以沫几十载的老人在邻里的簇拥下,踏着庄严的婚礼进行曲,穿过幸福门,走上红地毯,接受邻里的金婚祝福;王凤兰仅用4分钟就包好25个饺子,摘得“喷喷香厨艺大赛”桂冠;“冷战”三年的两位老邻居在“邻里联谊会”上终于握手言和,冰释前嫌;年逾古稀的老人、六七岁的儿童、靠收废品为生的残疾人自发为患母细胞瘤的田一诺小朋友捐款10592元……一幕幕幸福快乐感人的场景就发生在泉河街道的邻里节上。

泉河街道传承五千年美德,共叙邻里乡亲情,五湖四海一家人,同创祖国新繁荣,分别荣获区“最佳政治创新活动”、“全国和谐邻里示范街道”、“全国和谐邻里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特色活动

街道工委深知最高明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他们决定把主题教育活动寓于丰富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居民在参与中思考,在参与中激发自觉,在自觉中提升思想境界。

“今天我开讲”文明大讲堂提升综合素养。为了搭建倡导文明、传播思想、展示居民才华的舞台,泉河街道开设了“今天我开讲”文明大讲堂,聘请社区内政治思想素质好、文化素养高的文化名人,选择理论基础好、有一定演讲功底的街道干部、普通社区居民走上大讲堂,以身边人说身边事的方式传播现代人文理念和科学理念。

如81岁的王宝峻老先生是怀柔的文化名人,也是怀柔的活历史,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经常出现在泉河街道“今天我开讲”文明大讲堂,他的诗词楹联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蕴涵着做人行事的深刻道理。

目前,街道有100名讲师活跃在各个社区,利用诗歌、法律、家教、礼仪知识、健康讲座等形式,创造了一个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交流思想、增进了解和感情的平台。街道25名科级以上干部也走上大讲堂,紧扣干群关注的热点难点,讲政策、说业务,提升执行力。为了使思想之源永不枯竭,街道和各社区都备有图书室,平均藏书达3000册。文明大讲堂是平台,是纽带,也是阵地,它使人人成为学习之人,处处作为学习之所,时时都是学习机会,是走向学习型社区的桥梁。

“万人寄语奥运”主题活动展时代特色。2008奥运会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也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最好契机。2007年,泉河街道开展了“万人寄语奥运,携手共创文明”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履行“寄语奥运,祝福北京”、“七不七请”承诺、“文明礼仪进万家”等六大活动,使广大居民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奥运中来。每天800名头戴小红帽、臂挂红袖标的“七不七请”监督员,穿梭于社区各小区楼宇间,给不文明的行为“挑毛病”,规范居民言行;礼仪表演队走进小区楼院、文化广场,向居民现场传授现代礼仪知识;1万多名居民拿起手中的笔,书写对北京奥运、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祝福……八旬老人写下了“北京奥运,因13亿中华儿女的共同参与而辉煌”,6岁的儿童写下了“我爱奥运,我为奥运做贡献”的美好心愿。街道从1万余条寄语中精心挑选了2000条优秀寄语,编印成1500册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奥运情》一书,赠送北京奥组委,祝福北京,祝福奥运,主题教育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化为日常的工作,具体的行动。

“社区夏令营”托起明天的太阳。2004年以来,每年的社区夏令营是孩子们最喜欢参加的活动。中小学生们走进社区,参加“我是文艺小义工”、“寻找社区之星”、“绿色环保社区行”、“军营一日”、“感悟亲情科普制作”、“奥运文明小使者”、“参观新农村”、“我为奥运值一天岗”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假期生活。街道举办“家长学校”、“父母论坛”,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联席会,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力量,整合辖区资源,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身边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平凡人的不平凡经历最具感染力,典型在倡导先进思想的同时,也激励着人们从平凡走向不平凡。街道通过评选“感动泉河十大公德人物”、“社区文明之星”、“好邻居”、“好邻居标兵”等活动,先后推出了见义勇为的好大姐朱淑兰、“人老党性不能老”的彭兴文、无私奉献社区的“十星级志愿者”寇福生等众多典型人物。

退休老人张德利用自己懂修理的专长,全天候义务为居民维修冰箱、洗衣机、热水器。63岁的张秀兰老人到居委会主动报名要成为一名奥运治安志愿者,当得知发给志愿者的安保T恤已经发完时,老人说:“我也不图啥,就想为平安奥运做点事儿。给我个红袖标,我一定会按时上岗巡逻,没有服装咱也当志愿者!”在他们的感召下,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多了,服务居民奉献社区的人多了。

服务是最好的教育。泉河街道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为目标,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实处。滨湖小区、湖光小区是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老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维修基金不到位、楼顶漏水、地面坑洼积水、下水道堵塞污水外溢……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多次协调,在区建委的大力支持下,投资500万元对两个小区进行了改造,平整了路面、新增了绿化、粉刷了墙壁。面对优美的环境,居民心情舒畅了,笑容增多了,投身和谐社区建设的热情也提高了。

目前,街道先后建立了社区服务、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救助服务、医疗计生服务、为老助残服务、终身学习教育服务等六大服务体系,在全区率先成立了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站,为居民提供了涉及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人际关系疏导服务等8类124个项目的服务,共安置就业2000多人,发放救济款物60多万元,为2万多名育龄妇女免费健康体检,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建立健康档案……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也增强了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泉河街道党工委运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思想成果武装全体党员、教育人民;运用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运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人民斗志;运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使和谐社区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21: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