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曲华 |
释义 | 中国人名,同名人物有浙江省人事厅党组成员曲华,革命烈士曲华。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驻局纪检组长、驻局监察专员 1972.09-1974.04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四中学教师 1974.04-1977.03 浙江省杭州长征无线电元件厂工人 1977.03-1979.08 杭州大学政治系学员 1979.08-1983.10 浙江省劳动局技工学校教师 1983.10-1984.07 浙江省劳动人事厅技工学校教师 1984.07-1987.09 浙江省劳动人事厅技工学校教务科长 1987.09-1988.03 浙江省劳动人事干部学校教务科长 1988.03-1989.05 浙江省劳动人事干部学校教务科长、讲师 1989.05-1990.10 浙江省劳动人事厅政策研究室干部 1990.10-1991.09 浙江省劳动人事厅政策法规处主任科员 1991.09-1992.12 浙江省劳动人事厅教育处主任科员 1992.12-1998.07 浙江省人事厅教育处副处长 1998.07-2000.07 浙江省人事培训教育中心主任 2000.07- 浙江省人事厅人事处处长 2006.10- 浙江省人事厅党组成员 现任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驻局纪检组长、驻局监察专员。主持省纪委驻局纪检组工作,分管监察专员办公室,协助分管党风廉政建设和局计划财务处相关工作。 革命烈士人物简介曲华(1910—1942) 原名李继仁。青岛李辛庄人。 1910年出生在青岛市崂山区李辛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3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连指导员、胶东军工厂厂长兼指导员。 1939年11月进入青岛建立党的组织。在本村和蓝家庄发展党员建立起党小组,在市区建立了崇德中学党支部,在工厂企业中发展党员40多名。 1941年秋,任中共青岛工委组织委员。 1942年5月,赴胶东区党委汇报工作途中被日军逮捕,在转押东北时组织难友暴动,被日军枪杀。 1983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童年经历曲华的童年,是在辛苦和劳作中度过的。由于家境贫寒,家庭仅仅供他读了几年书就难以为继,小小年纪,不得不辍学。田间劳作,风里来,雨里去。16岁时,家庭托人让他到青岛一家私营铁工厂——东益铁工厂当学徒。徒工的生活非常辛苦,每天起早摸黑地干,还要挨打受骂。曲华忍受了一切,学到铁工技术。超负荷的体力劳动,牛马一样的生活,练就了曲华吃苦耐劳、坚韧刚强的个性。徒工期满后,他转到青岛海军工厂做工。 革命生涯1936年前后,曲华通过家庭关系,结识了崂山区夏庄镇的王云九同志。王云九是党早期党员,因党组织遭破坏两度失掉组织关系,但他一直秘密从事地下活动,寻找党组织。他经常对曲华讲解国家大事,宣传党方针政策和抗日主张,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投降卖国的真实嘴脸,以及劳苦大众受苦受难的事和阶级根源。曲华深受教育,思想震动很大。随着日寇侵华的日益加剧,曲华对国民党对内“攘外必先安内”、疯狂“围剿”红军,对外屈膝退让、丧权辱国的反动政策极为痛恨。他对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深深向往。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危急时刻。曲华满腔热情地宣传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到处寻找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组织。1938年春,李肇岐在即墨、崂山一带拉起了一支抗日队伍,党派王云九(1937年与我党接上组织关系)到李肇岐部队作政治工作。王云九派人与曲华取得联系,曲华立即奔赴崂山,参加了这支部队。同年秋天,由王云九介绍,曲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曲华被党派往胶东军区学习,结业后担任第六十五团特务连指导员。他曾多次参加战斗,屡受表扬。不久,胶东军区又调曲华到胶东军工厂任厂长兼指导员。 从1938年初中共青岛市委和崂山游击队第四中队转移诸城后,青岛一直没有建立党的组织。青岛是敌占大城市,是政治、经济、军事重镇,为了加强青岛的工作,中共胶东区委决定选派得力干部打入青岛,重建党组织。由于曲华熟悉青岛及崂山的情况,胶东区党委根据军区供给部长王云九的推荐,研究决定派曲华打入青岛。胶东区党委非常重视这次“打入”,区党委统战部长林一山、组织部长刘坦直接给曲华布置任务,统战部科长崔涛、组织部科长王台认真协助曲华研究工作方案、保密制度及交通联系等具体事项,区党委还批示南海地委给予协助。 1939年11月,曲华从南海地委经即墨县委到达青岛市郊崂山。他利用自己是本地人的有利条件,首先在群众基础较好的蓝家庄、李辛庄发展党员,建立秘密联络据点。年底,曲华在其弟弟方勋(原名李继伟)的掩护下进入青岛市内。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要“大胆向着各级的工人、雇农,城市中革命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坚决勇敢的下层官兵开门”的批示精神,首先在崇德中学发展进步中学生方勋、尹华、莫易、张辽为党员,并于1940年6月建立中共崇德中学支部。随后曲华、方勋、尹华、莫易、张辽等又在市立中学、女中、文德、颐中烟草公司等学校、工厂中发展党员,先后建立市立中学党支部、颐中烟草公司党支部。到1941年秋,全市已发展40多名党员。曲华还把一些新党员分批送往解放区,接受秘密工作培训后再回青岛工作。 1941年秋,胶东区党委根据青岛市地下组织的发展状况,决定成立中共青岛工委,派原南海特委书记谢明钦任工委书记,曲华任组织委员并分管四方分区委的工作,杨真任宣传委员。 壮烈牺牲1942年1月上旬,工委书记谢明钦与沧口分区委书记高日九等在沧口盐滩村商量开磨坊、建立秘密联络点时被坏人告密被捕,工委被破环。曲华立即部署有关同志转移隐蔽。5月4日,曲华前往胶东区党委汇报工作,途经即墨大北曲村时被日伪军逮捕,关押于青岛市伪警察局。他在狱中捎信出来,告诉党组织他被判处发往东北充当“劳工”。同年6月,曲华被敌人押往东北,在济南四站换车时,鼓动同车难友一起暴动逃跑,不幸被日军枪杀。 198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曲华为革命烈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