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邱毓锟 |
释义 | 邱毓锟(1823—?)邱在国长子,名馨芹,字频芬,号玉峰,江西兴国人,世序为古梅州石窟都大坑头丘氏始祖十九世,道光二十五年(1825)乙丑孙宗师科试入泮,清同治四年(1865)乙丑何宗师岁试补禀,同治六年(1867)丁卯中式四十八名举人,同治十一年(1872)壬申纂修谱牒。此公不遵古梅州石窟都大坑头丘氏始祖后裔最早的写谱人——六世丘希质、丘希正公谱认祖,也不遵丘滨、丘鈇、丘裕三公1590年编撰的《镇邑丘氏族谱》认祖,在距古梅州石窟都大坑头丘氏始祖世系的创谱人——六世丘希质、丘希正公写谱四百四十多年后,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作《邱氏源流考正新序》,步丘儁铣1714年后尘,将名讳字号未传与谱的古梅州石窟都大坑头丘氏始祖当成是福建上杭黄坑六一之子“六十郎”。但他认为:“若我祖既由上杭迁居,即宜以上杭为脉,且杭邑邱氏族裔不下数万家,祠宇地坟确有可据,则宗三五郎公无疑矣。”从而冒认外系人之始祖“三五郎”。但此公并不甘心仅冒认“三五郎”到“六十郎”这所谓的八代祖,为逞其能,邱毓锟又作《邱氏重修族谱源流序》称“盖自太公封于营丘,支子穆公以地名分为丘姓,始居河南卫辉府封丘县传十世至竹林公,封为临海王移居山东;由竹林公传七世至和公封为天官冢宰;转迁河南开封府林村;由和公传十三世至茂千公迁福建汀州上杭;由茂千传十六世至灵汶公徙居四川;由灵汶公传八世至二居士以子贵赠都统大将军,复迁河南洛阳;而河南之丘著焉。始以河南为郡又传三世至行恭公封天水将军,故后又有分为天水郡者;行恭子崇公袭父爵为左武卫将军,后为虔州指挥使,遂家于虔州即今赣州府是也;崇公次子曰渎公由虔州徙虔化县钦贤里即今宁都州是也;渎公子文仲公由钦贤里迁建福里即今宁都灵村是也;由文仲公传三世至方怀公,游学建昌府南丰军山后,为南丰教谕,遂家于是;由方怀公传二世至国宗公,客游闽省,寓邵武府禾坪;又传四世至三郎公迁汀州宁化县石壁都丘家坊时,因遭兵燹次子三五郎公奉母避乱,徙居上杭太拔城前为杭邑开基一世祖;今太拔及上杭汀州府俱建有公之总祠,传三世至惟禄公居上杭黄坑,迄今尚有房祠在此,以前世系俱历有可凭矣。”他在“三五郎”之上伪造并铆接了七十世先祖的生、娶、卒、葬、传和生平事迹,以彰显其比先古梅州石窟都大坑头丘氏始祖后裔最早的写谱人——六世丘希质、丘希正公还能的知先觉。但其冒认祖宗并为历代先祖取名、娶妻的作为,虽曾蛊惑天下邱(丘)氏,但在文化觉悟逐步提高的今天,其杜撰终因荒谬绝伦,而成世人嗤之以鼻的笑话。邱毓锟生有邱宜鸿、邱宜演、邱宜澄、邱宜潢、邱宜涢、邱宜濬(1860年生)、邱宜法、邱宜源、邱宜淋九子,同治十二年修谱时尚有七子存世。而至今只有其六子邱宜濬1880年单传邱顺齐,邱顺齐传邱时圣、邱时可(1919年生)、邱时为,邱时可1942年单传邱会洋,邱会洋1964年单传邱翔初,邱翔初1989年单传邱阳宝。其余均已不传。邱会洋、邱翔初两辈已信仰耶稣,不敬祖宗,也不参加修谱。2004-2010年的《中华丘氏大宗谱·兴国分谱》念及丘毓锟1873年修谱在接续人丁方面是有承前启后的贡献的,已免费为其上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