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邱一涵 |
释义 | 人物简介邱一涵:(1907年—1956年) 字信珍。女,湖南平江人。 袁国平夫人。1907年12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芦洞乡丁家源村,父邱紫霞,中共党员,曾任铜鼓县苏政府财政部长。兄邱炳,中共党员,曾任湘鄂赣省经济部长,烈士。在父、兄的影响下,19岁的邱一涵于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红三军团政治部青年干事、中共万载县委书记、湘赣省委妇女部长、红军大学共青团总支书记、政治教员等职。1934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邱一涵任中共陇东特委妇女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和丈夫袁国平被派往皖南新四军军部工作。袁国平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邱一涵在军教导队先后任宣传科长、组织科长。1943年任抗大四分校政治部主任。皖南事变中,袁国平壮烈牺牲。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局后方政治部组织科长,华东局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华东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抗大四分校政治部主任,华中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等职。全国解放后,又历任中共南京军区机关党委书记、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市人事局长,中央妇委委员,华东妇联主任,上海市妇委书记,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监委书记、全国妇联执委,华东行政委员会监察委员,江苏省第一届政协常委等重要职务。1956年11月2日因患癌症在南京逝世。安葬时,唐亮、宋时轮、钟期光等亲自扶灵,几十名将军及近百名省市领导、上千名群众为她送行,情景感人。张震在《怀念邱一涵同志》一文中说:“革命战争的烈火考验、锤炼了邱一涵一颗坚强妻子的心,一颗伟大母亲的心,一颗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心。她默默地把悲痛埋在心底,把困难置之度外,以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准备迎接新的考验。”2007年12月27日,是“人民军队中的巾帼英雄”邱一涵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江苏省省纪委、省委党史工办、省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共同在南京举行邱一涵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并在邱一涵的墓地举行了祭扫活动,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长梁保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等敬献了花篮。 邱一涵的祖源一世:丘氏始祖,其名讳字号未传与谱。 据丘滨、丘鈇、丘裕1590年编纂的《镇邑丘氏族谱·河南丘氏族谱历记》记载:“惟我邱氏始祖自宋季初由福建汀州府上杭县来至梅州,即今程乡也。见得风俗淳厚而石窟又为乡村之佳胜,遂居之而立籍焉。生娶未传于谱,不敢强记,但住居在于大坑头,葬在大坑头风吹罗带形坐东向西。其祖婆葬在大坑头蛇形坐东向西是的。” 据其一修谱修谱人六世丘希质1438年《河南丘氏族谱图引》记载“吾思厥祖,始自姓丘氏大祖,以上数世,居福建之上杭胜运里上南湖,宗枝世代,其谱谍失于著集,呜呼!先事往矣,继作之义其可已乎?夫人之子孙,上能承宗祖之业,下能范后昆之仪者,当有以肇其本,而续于后焉。仰惟始祖生高祖讳文兴,同伯讳文胜,宋季间(1271—1279)徙家来广东之梅州,即今程乡石窟都居焉……” 据其一修谱修谱人六世丘希正1442年《古梅州丘氏族谱图序》记载:“家旧有谱,遭元季兵焚不存,故莫知先世由来。今吾谱谍之修,断自我丘氏大祖者为一世。纪其实也,初居福建汀州府上杭县胜运里上南湖。当宋季迁居梅州,即今程乡也,居住程乡子孙,今为程乡人。始祖有兄原居上杭,有弟移居河源等处。旧颇有谱,略不及录。追念始祖生二子,次讳文兴、即从兄希质同希学、希进之祖考也;长讳文胜、即顒泓之先祖也。高祖生二子:长讳应茂,即希正兄弟之曾祖也;次讳应隆,即从兄希质之曾祖也。希正曾祖生三子:长讳荣孙,即今从侄陵智之曾祖也;次讳荣福,其嗣不续;三讳荣寿,号梅溪先生,即希正堂祖考。祖叔讳宗仁,即从兄希质祖考也,宗仁生均庆,即从兄希质兄弟之祖考。荣寿长子均善,其世阙;(荣寿次子均让)即希正兄弟之祖考也。子孙绵远,继世愈盛是皆祖宗积德所钟。仰惟自一世祖与高祖以来至于祖考,虽皆隐德弗彰,然迹其所为,莫非积德行义,以为贻厥孙谋之本也。第恨家谱不存,一世祖已上未详,兹不敢妄记……” 据其二修谱修谱人九世丘智1535年《修谱序》记载:“家之谱,盖由一世积德相传,至今十一世,先世所生亦多。至七世三十有三,八世八十有六,九世一百四十有四,十世一百六十有余,十一世长幼末室,生育尤多,未可数计,而女子世世如之何其盛哉。然此谱六世质、正二公所著修亦不知其始祖生死卒葬,二三世亦与失记者乎,序说先祖之谱,乃因宋元改变大乱,委于煨炉,故弗得闻其详耳。可胜叹息哉。今为地方大变,寇征二次,宗族离散各方,少得相会,以致雷同安名者众,而生娶卒葬不知者多,且又分为五户而谱,记宗族世代,而知重者固多,而懵然不知者,而数视谱者不少。余因久怀修著之心,乃于书舍中取六世谱,自七世而修至十一世,使各知名同或纪于前者速自改正,抄写一样四本交付各房经事者收存,与众观之,不能遍及。有同心,抄一本自看尤妙,可以续千载之绪……” 据其二修谱修谱人闽汀武平庠生北川慎独丘本明1535年《河南丘氏族谱序》记载:“夫我姓本根固蒂,由闽汀宁邑发轫于杭川,幸有大祖自宋元间经商于粤潮之梅州石窟之都,睹风俗之醇,见善人之伙,于是居焉。所生之子有曰文胜,其余者无所考订也。迨顒谓虽见于谱,亦复迁于龙川乐邑居焉。又如次者文兴之子应茂等辈人,虽繁育迁徙无常,去就亦无所稽焉。幸而五世子者名曰均美、均让与荣寿之子辈出以详于谱,而迹著且显也,是何也?均让之次子名曰希正,以易经中宣德科亚元文魁,以士名压于粤夫显者著者,再不可知。而述应隆公生宗仁不幸早卒,遗孤均庆之衍一而十,十而百,虽千万之众,受蒙德赐所由是耶……” 据其三修谱修谱人丘滨、鈇、裕1590年《河南丘氏十一世修谱序》记载:“我宗之谱失传也久矣。自我丘氏始祖,于前朝宋季元初(1271—1279)由福建汀州宁化上杭而来五百余年,历世十有四矣。其子孙生齿日繁,住居涣散,虽叔孙兄弟亦莫能序其昭穆于其间。滨也承在十一世孙……” 二世:文兴,据丘滨、丘鈇、丘裕1590年编纂的《镇邑丘氏族谱·河南邱氏族谱历记》记载:“文兴公,始祖次子,谥创兆先生。居大坑头。娶岳氏,年月俱未详,葬印山岗。生二子:长应茂、次应隆。岳氏葬在水沾塘面蜈蚣出洞形。” 三世:应隆,据丘滨、丘鈇、丘裕1590年编纂的《镇邑丘氏族谱·河南邱氏族谱历记》记载:“应隆公,文兴次子,谥遗业先生。生卒事迹无传,隐居不仕,葬印山岗金鹅抱卵形。妻吴氏,葬对面左边岗上。生子:宗仁。” 四世:宗仁,据丘滨、丘鈇、丘裕1590年编纂的《镇邑丘氏族谱·河南邱氏族谱历记》记载:“宗仁,应隆之子,谥继续先生。年十八而早卒,葬印山岗蔴地里蟠龙形,又云祥云捧月。妻刘氏,先日同仁公祷于南岩均庆寺,幸有孕,遗腹四月,诞生男,遂名曰:均庆。时姑吴为嫔,形影相吊,孤子在怀,基业见侵,且税租缺人收取,差役逼以应当,刘遂择忠厚者东厢钟公望以继持家事,夺刘氏之志,而改事之。以至子年十二,刘氏乃归钟家。卒葬在城大照坑。生子一:曰均庆。” 五世:均庆,据丘滨、丘鈇、丘裕1590年编纂的《镇邑丘氏族谱·河南邱氏族谱历记》记载:“均庆,宗仁之子,生于大元至正丙申年(1356)十二月十九日午时,鹤形隆准,沉静寡言,度量宽洪,利欲不介于怀,喜怒不形于色,不尚奢靡,不吝施与,大明洪武年间(1368—1398)举为耆老;二十余年平心率物,乡闾德之贫乏,逋租税者,岁终簿书,即勾除之,不复较取。洪熙年乙巳十一月初五日辰时终,寿七十一,谥朴雅居士,葬于西湖岭东向。娶温氏,讳妙贞,本县曾井马蹄峰训导温弼女。大元至正丁酉年(1357)九月二十七日辰时生,正统壬戌年(1442)十月十四日酉时终,寿八十六,谥弥善孝姆,温大孺人性淳至孝,因兄温禧任本县儒学训导,秩满之京,年久不回,恐有别调,常以掌焚香,祷告愿兄早归奉母,母病割股以和汤药,母没涎出,吮而吞之,三其席污秽,浸渍不堪,乃谓母血脉铺以床寝卧至干,不忍舍去,向善之心,莫之能及。晚年斋素,每晨诵念佛经,伉俪仝偕,卒无嫌隙,合葬西湖岭。生子四:长希鲁、次希学、三希质、四希进。孝德至此瓜瓞绵亦是。叨其福德也。” 六世:希进,据丘滨、丘鈇、丘裕1590年编纂的《镇邑丘氏族谱·河南邱氏族谱历记》记载:“希进,均庆四子,谥北湖茂才。妻邓氏,谥懿德。谨查茂才公为北房,开孔信之祖族派蕃衍,每逢子午卯酉三年,享祭新丁盛典。生前必有大功德,非凡祖可比。乃考旧族谱,举伊行述,不置一词,讵其功德,美不胜述,如春秋之作,游夏不能赞一词欤。兹亦不敢妄为之,赘悉仍其旧已耳。” 七世:保 八世:惟爵 九世:美 十世:孔思 十一世:良周 十二世:汝谨 十三世:纯敏 十四世:及贶 十五世:永海,字英毅,号劲直。 十六世:聿煌,字连华,名训创,号德信。 十七世:肇修,字新魁,名锡荣,号卓杰,登仕郎,文林郎。 十八世:荣相,字增诏,号辅吾,登仕郎,儒林郎。 十九世:蓁巨,字世桃,号翠轩,太学生,赠奉直大夫。 二十世:典六,字经禀,名镇南,号少峰,太学生,奉直大夫。 二十一世:黼采,字神佑,名国淇,号笏臣,太学生。 二十二世:藻晖,字曜生,名霁原,号澜波,又号紫霞。五品花翎。 二十三世:以赞,字贡珍,名桂桂,号绚秋,又号丘炳。红军第三集团军政治部秘书长。一涵,女,字信珍,历任湘鄂赣省委妇女部长,华东妇联主任,江苏省委常委兼省纪委书记、全国一届人大代表、全国八届党代表。是原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的夫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