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秋夕书怀 |
释义 | 《秋夕书怀》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抒情诗作。此诗写诗人见秋而思道,表现了作者因理想难以实现转而追寻仙境的思想。 作品名称:《秋夕书怀》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秋夕书怀 北风吹海雁,南渡落寒声。 感此潇湘客,凄其流浪情。 海怀结沧洲,霞想游赤城⑴。 始探蓬壶事⑵,旋觉天地轻。 澹然吟高秋,闲卧瞻太清。 萝月掩空幕,松霜结前楹。 灭见息群动⑶,猎微穷至精⑷。 桃花有源水,可以保吾生。 注释译文作品注释⑴《初学记》:《名山略记》云:赤城山,一名烧山,东卿司命君所居。洞周围三百里,上有上王清平天。 ⑵《拾遗记》:“蓬壶,蓬莱也。” ⑶陶潜诗:“日入群动息。” ⑷《庄子》:“至精无形。” 作品译文北风吹,海雁归,向南飞,鸣声寒彻。 客游潇湘,对此秋景感叹不息,其流浪心情与雁共鸣。 胸中系念的是仙境沧洲,想如飞霞游赤城。 开始探讨蓬莱仙事,旋既感觉天地为轻。 在这秋高气爽之时澹然吟咏,闲卧着心想太清仙宫。 天幕中明月在女萝藤间躲闪,高松结霜光耀前楹。 心念寂灭,万物归元,微妙至精自显。 桃花源流水潺潺,我将在这里养生。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