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秋木箐村 |
释义 | 该行政村隶属 呈贡县马金铺乡 ,距 乡政府所在地8.00 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柏油 路,交通方便,辖秋木箐、大坑、鸡刺棵、上水节和干塘子5个自然村,五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151 户,有乡村人口520人,其中农业人口 520 人,劳动力 348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321 人。 简介秋木箐村,隶属云南省呈贡县的马金铺乡,地处乡东边,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距离最近的车站1.0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8.00公里,进村道路为柏油、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交通方便。海拔2,092.00米,年平均气温14.00℃,年降水量800.00毫米。 民族人口截止2008年底,该村辖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51户,乡村人口518人(男性271人,女性247人),其中农业人口518人,劳动力34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08人);以汉族为主,其中傣族1人。 自然资源截止2008年底,该村国土面积5.3平方公里,有耕地总面积306.00亩,人均耕地0.59亩;有林地4,129.5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70.5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29亩;荒山、荒地2,844.00亩;有砂、石等资源。 基础设施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有151户通自来水,有151户通电,有77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43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4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48户;有汽车14辆,拖拉机99辆,摩托车13辆。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1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8户,建有小水窖17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51户;有7个村民小组已通自来水,有7个村民小组已通电,有7个村民小组已通路,有7个村民小组已通电视,有7个村民小组已通电话;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2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2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96.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54.0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19.00万元;畜牧业收入3.50万元(其中出栏肉猪149头,肉牛12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574.00万元,工资性收入5.60万元;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6人在省内务工26人,外出务工收入5.60万元。 基层组织截止2008年底,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3人,其中男党员26人、女党员7人;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有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15人。 文化教育截止2008年底,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拥有教师1人,距离乡中学8.00公里,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18人,其中小学生64人,中学生54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图书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2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 ,主要销售往 省外。2007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08.50万元。该村目前正在发展 优质菜、果 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产业。拥有企业 4 个 。 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厅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秋木箐被确定为“昆明市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级试点示范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做好秋木箐的试点工作,为全乡新农村建设起好示范带头作用。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落实已投入建设资金112万元,其中自筹50.5万元,通过一年的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组织机构的健全,加强了新农村的领导,明确了职责;《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制定,起到了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全局的作用;建设资金的筹集,保障了新农村建设的正常推进;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问题的解决、村内道路的硬化建设、村庄的绿化、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的整治、“一池三改”和文化室的建设,既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又让群众亲身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对村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十星级文明户的评比、“除陋习、树新风”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村务公开工作的不断完善,深化了村内民主管理工作,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土地经营范围不活,只搞种植业,土地优势未被充分利用。因缺水,农民难致富。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利用好土地优势、生态优势,开发农家果园休闲度假旅游业;开发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共同致富奔小康,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