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庆州败 |
释义 | 作品信息【名称】《庆州败》 【年代】北宋 【作者】苏舜钦 【体裁】古诗 作品原文庆州败① 无战王者师,有备军之志②。 天下承平数十年,此语虽存人所弃。 今岁西戎背世盟,直随秋风寇边城③。 屠杀熟户烧障堡④,十万驰骋山岳倾。 国家防塞今有谁?官为承制乳臭儿⑤。 酣觞大嚼乃事业,何尝识会兵之机⑥? 符移火急搜卒乘,意谓就戮如缚尸⑦。 未成一军已出战,驱逐急使缘崄巇⑧。 马肥甲重士饱喘,虽有弓剑何所施。 连颠自欲堕深谷,虏骑笑指声嘻嘻⑨。 一麾发伏雁行出,山下掩截成重围⑩。 我军免胄乞死所,承制面缚交涕洟⑪。 逡巡下令艺者全⑫,争献小技歌且吹。 其余劓馘放之去,东走矢液皆淋漓⑬。 道无耳准若怪兽⑭,不自愧耻犹生归! 守者沮气陷者苦⑮,尽由主将之所为。 地机不见欲侥胜⑯,羞辱中国堪伤悲。 注释译文①1034年(仁宗景佑元年)秋,西夏兵犯庆州(今甘肃庆阳),宋兵迎战于龙马岭,败退。宋援兵途中遇敌埋伏,又惨败,士卒被俘无数,主将被活捉。苏舜钦得知,愤然作此诗。 ②无战:不战。《荀子·议兵》:“王者有诛而无战。”王者:古称能以德服人的君王为王者。师:军队。有备:即有备无患。军之志:兵书上记载的。 ③西戎:指西夏。背世盟:违背世代盟约。寇:劫掠、侵犯。 ④熟户:指边境地区已经和汉族人民融合的少数民族居民。 ⑤承制:武官名,即内殿承制。乳臭儿:即乳臭未干的小儿。 ⑥酣觞:狂饮。识会:通晓,懂得。兵之机:用兵之道。 ⑦符:即兵符,调兵文书。 搜(sōu):搜寻,寻求。卒乘:兵力车马。缚尸:捆绑尸体。 ⑧一军:古代以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崄巇(xiǎnxī):艰险崎岖。 ⑨连颠:行走不稳,歪歪倒倒。虏骑(nǔjì)骑兵。 ⑩麾:通“挥”。发伏:出动伏兵。雁行:像雁飞的行列,形容军队严整。掩截:突然截击包围。 ⑪免胄:摘下头盔示降。交涕洟(yí):洟,鼻涕。 ⑫逡(qūn)巡:顷刻,不一会。 ⑬劓馘(yìguó): 劓:割鼻; 馘:割耳。矢:同“屎”。液:指尿。 ⑭准:鼻子。 ⑮沮气:丧气。陷者:指被俘的宋军。 ⑯地机:地形上的机宜。《吴子》卷下《论将第四》:“凡兵有四机:一曰气机;二曰地机,三曰事机,四曰力机。……路狭道险,名山大塞,十夫所守,千夫不过,是谓地机。”地机不见:看不见地形的险阻。 作品鉴赏这是苏舜钦以宋朝与西夏在庆州一战为背景,所写的优秀爱国诗篇。该诗对宋朝将相世袭制度,给予无情批判与贬斥。“国家防塞今有谁?官为承制乳臭儿。酣觞大嚼乃事业,何尝识会兵之机。”这些“承制”而得官的“乳臭儿”,只会“酣觞大嚼”,不懂用“兵之机”,就此种人戌边防塞,何以不败哉?后面主要描写宋军失败被俘,惨遭虐待和残害的悲惨场面,以战争的残酷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世袭制”的强烈愤懑和不满。“守者沮气陷者苦,尽由主将之所为。地机不见欲侥胜,羞辱中国堪伤悲。”作者对主将不谙“地机”(天时地利)与侥幸取胜的心理,予以无情的鞭笞,对中国所受的羞辱,无限愤慨与悲伤。这一仗充分体现出北宋王朝缺乏大唐帝国的气度,无力恢复大唐疆域,更难以节制北方游牧部落的侵辱,可以说,北宋从它建国起,已具先天性弱质。故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以二帝被虏而覆灭。 这首《庆州败》,情感激昂,气势奔放,语言质朴,抒意畅达。全诗以大篇幅描述了节义烽之败的详细过程,对宋军边防将帅怯懦无谋,坐失地利,造成惨败结局作了无情谴责,指出朝廷不重视选用边帅强将,疏于边备,以致泱泱大国败于一弱小民族而被羞辱的历史教训,充分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读后不仅能使人体会到当年发生在华池的那场战斗的惨烈程度,更能激发人们高度的爱国责任心。 作者简介苏舜钦(1008年一1048年),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北宋名臣苏易简之孙,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其体豪放,往往惊人”。善草书,“每酣酒落笔,争为人所传”。初以父亲官职,补太庙斋郎,调任荥阳县尉。又中进士,改光禄寺主簿,长垣县令,升迁大理评事。范仲淹赏识苏舜钦的才能,召试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后因祀神会客事件(即用卖废纸的公钱,宴会宾客),而削除官职。苏舜钦携妻居于苏州,作沧浪亭,发愤推求六经。几年后,复职为湖州长史,对他的微罪遭谪,世人十分惜之。1048年(庆历八年)病逝,享年四十一岁。著有《学士文集》(即《沧浪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