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请拨315 |
释义 | 《请拨315》的开头,是一起由于燃气热水器中毒而导致的家庭悲剧。侯耀华在剧中饰演受了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而热心于维护消费者利益的马大同。 中文名:请拨315 出品时间:1996年 导演:张国立 主演:侯耀华, 张国立, 耐安饰尤娜, 柳格格 集数:30集 上映时间:1996年 主创人员导演:张国立(后15集) 制片人:汤建明 片尾曲:许巍 演员名单侯耀华饰马大同 张国立饰王力 耐安饰尤娜 柳格格饰杨惠芹 相关内容在《请拨315》剧组里 由著名的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的三十集电视系列剧《请拨315》需要为两个“上帝”服务:作为一部被称作“《编辑部的故事》续集”的电视剧,它要为自己的“上帝”——观众,提供一部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而作为反映假冒伪劣商品对社会、对人的危害并对其进行斗争的题材,甚至包括剧组人员在内的广大消费者也就成了它的另一个“上帝”。 义务宣传员 剧组成立之初,全国范围的打击假冒伪劣还没有正式开始。由于剧组的车厢上写有“消费者之音315热线服务部”、“请拨315”等字样,以致所到之处,总有许多人围过来询问有关维护消费者权益之类的问题,剧组人员也总是不厌其烦地把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情况详细解说,实实在在做了一把“义务宣传员”。不过,在向观众进行宣传的同时,“义务宣传员”们也对自己剧组的题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不仅仅是在拍戏,还是在为老百姓说心里话。 侯哥趣事 自从在《编辑部的故事》里演“活”了一个余德利以后,侯耀华一跃成为电视喜剧“大腕”,走在街上,刚懂事的孩子都能认出他。“侯哥”也对自己的“小影迷”分外垂青。在剧组拍摄现场,常有人围着请他签名。有一次导演已经喊他上镜了,正好有一位母亲为自己的小儿子求一个签名,侯哥飞快写下了“快快长大”四字,说:“再忙也得写这四字,孩子长大可是件大事,别耽误了。” 在《请拨315》里,侯哥饰演受了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而热心于维护消费者利益的马大同,这个人物和余德利有许多相似之处。不过在这部戏里,侯哥已不再以演小品的方式去突出喜剧效果,而是从塑造人物、贴近人物方面去制造喜剧氛围。在镜头以外,侯哥和谁聊天都能不时抖出几个“包袱”,使剧组始终拥有轻松、愉快的气氛。 另外,侯哥还有一手炸酱的绝活:有一场戏中作道具的半锅炸酱就是他的手艺。戏演完了,他本想让大伙来顿“炸酱面”工作餐,谁知酱的香味实在是“挡不住的诱惑”,哥儿几个愣就着米饭就把酱吃得一干二净。 特忙的“二流导演” 饰王力并在后15集兼任导演的张国立挺“谦虚”地说:“干导演我这是临时客串一把,也就跟二流沾点边儿,不过当演员,我自信是一流的。”要说也是,像他这样得过梅花奖的青年电影演员还真是少见。 他曾主演过《顽主》,在《编辑部的故事》,他友情客串的那个为找对象寻死觅活“特面”的男青年,曾让观众忍俊不禁。 拍摄现场就数他忙,一会儿在镜头前投入地演戏,一会儿给这位、那位演员说戏,一会儿又在监视器前喊“打板”、“重来”、“过”。想跟他聊会儿简直太难,只有在吃饭的时候,听他一边嚼着烙饼,一边说着他的导演意图。 日前,在“3·15”晚会上,剧组实景拍摄了许多场面。正如制片人之一的汤建明所言:维护消费者权益是全体人民的事情,消费者本身往往也正是产品的制造者,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社会舆论,经济发展的作用下,当人的素质真正提高了,假冒伪劣也就不会出现。我们这部片子的目的,就是使观众笑过之后,能思索一点什么,回味一点什么。(本报记者 张彪)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