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情志伤脾胃 |
释义 | 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情志因素与脾胃的相关性《内经》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正常情况下,这七种情志对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起着协调作用。如喜能使气血畅达,营卫通利,心气愉快,怒为发泄之志,有助于肝气疏泄条达,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但假如遭受忽然强烈或是反复持久而不良的精神刺激,超过个体的耐受能力则可引起紧张状态,情绪骚扰,内伤脏腑,发生精神及躯体疾病。《医醇塍义》说“夫喜怒忧思悲惧怕,人人共有之境。若当喜而喜,当怒而怒,当忧而忧,是即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也。此天下之至和,尚何伤之有?惟未事而先意将迎,既去而尚多留恋,则不在喜怒忧思之境中,而此心无复有坦荡之日,虽欲不伤,庸可得乎?”说明情志活动乃人之常情,调摄适度,并不伤人。反之,长期持续的忧愁思虑或暴喜大怒,便将内伤脏腑。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说明情志活动和脏腑气血密切相关。情志活动的产生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情志活动是各脏腑功能活动的一种表现。五脏藏精化气生神,神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而产生各种功能活动,神动于内,情现于外,这便是五脏主五神产生情志活动的全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肝在志为怒——怒伤肝;心在志为喜——喜伤心;脾在志为思——思伤脾;肺在志为忧——忧伤肺;肾在志为恐——恐伤肾。”不同的情志变化对脏腑有不同的影响;反过来,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 脾胃的运化受纳功能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受纳,主降浊。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以营养周身;胃气降,则水谷及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气血充足,运行畅达,则神清气爽,情志调畅,而气血的充足及运行正常与否,与脾胃的功能是休戚相关的。《灵枢-决气》说,“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可见饮食充足同时机体气化功能正常,便能很好地将其转化为精气,化生为血而濡养于神,于是人的神气充沛,生气勃勃。 为何思虑过度会伤脾胃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考、思虑,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如《灵枢-本神》说:“因志而存变谓之思”。思,虽为脾之志,但与心主神明有关,因为“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 正常的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的影响,但在思虑过度,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就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影响气的正常运行,导致气滞和气结,所以《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情致伤脾胃的各种症状思虑过度,气结于中,脾不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不思饮食,脘腹胀闷,泄泻等症;思虑劳神过度,常损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出现心悸,失眠,眩晕,健忘,面色萎黄无华,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倦乏力等症;思虑过度,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胀等症,进而聚湿生痰而生它病。 反之,脾胃功能失常亦会影响情志活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神赖气血的奉养而精明,气血亏乏则不能滋养神明。如心脾不足,肾精虚衰,脑失所养,可致心悸失眠,神情恍惚,健忘,郁证;虚则清阳不升,气陷于下,血不上达,可致厥证、癫、痫、痴呆等等。脾胃主升清降浊功能,若素多痰湿,或饮食不节,恣食高梁厚味,则中焦失于斡旋,脾胃失于健运,痰浊停滞中焦,脾不能升清降浊,痰浊蒙闭清阳,神失清灵,则可出现记忆减退,头昏神蒙,不寐心烦,癫、痫、痴呆等病证。若饱食太过,食停中脘,气机受阻,壅塞清窍,则可致忽然昏厥,不省人事,或狂言乱语,情志错乱等病症。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则水湿易聚而生痰浊。痰在情志致病中是极其重要的致病因素。如癫、痫、狂、神昏、痴呆、惊恐、健忘、嗜睡或不寐等,这些皆与痰邪为病、神舍不清有关。 其他脏腑(情绪)与脾胃的相关性肝主疏泄,其生理特点主升,主动,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使周身气血调和,经脉通利,脏腑功能和调,人自然神清气爽,心情愉悦,故肝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若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则肝气郁结,心情易于抑郁;若肝的升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心情易于急躁,这是肝的疏泄功能对情志的影响。反之,在反复持久的情志异常情况下,亦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如“怒则伤肝”,而肝病最先传脾土。若郁怒伤肝,肝失疏泄,导致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从而引起“肝脾不和”病理表现,可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 综上所述,情志因素与脾、胃、心、肝之间相互关系尤为密切,心调控人的情志活动,肝调畅人的情志活动,脾胃乃气机之枢,可以调衡情志活动。然而脾胃也是最易受情志所累的脏器之一,故情志因素是引起脾胃病的常见也是重要的病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