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镇一中
释义

学校简介

清镇一中座落于国家级风景区清镇红枫湖畔,距贵阳市中心22公里。其前身可追溯到1939年抗战期间为南下流亡学生创办的“中山中学班”,距今已有近70年的办学历史。2002年开始,清镇一中抓住契机进行换址扩建,2004年9月成功实现学校的整体搬迁,新校址占地面积130亩,各种用房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学校筹措资金进行数字化校园环境的建设,建有校园网、多媒体计算机室、教师电子备课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多功能教室、多功能演出报告厅、闭路监控系统、智能广播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天文馆等一系列现代信息化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学校现有教学用计算机250台,办公用计算机300台。 有理化生实验室15个。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极大的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2005年6月,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贵州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现有在校生5210名,教职工330名,其中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占教师比例的60%,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占教师比例的98%

学校形成了“二级管理提高办学效益”的特色。根据大规模学校特点,一改过去学校——处室——学部的三级管理为学校——处室、学部的二级管理,学校管理重心下移,直接管理学部和处室,学部具体落实学校各项工作,处室对学部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服务。二级管理模式,减少了管理环节,也减少了管理过程中信息的丢失,使学校工作件件有落实,项项有监督,实现了管理的最大效益化, 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高、业务强、讲奉献、作风硬的干部和教师队伍,几年来,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有较强的凝聚力,教育教学科研进入良好态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社会认同感逐步增强,已成为当地乃至贵阳市一所有影响力的学校。现在,全校教职员工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创造清镇一中更美好的明天。

校园文化

办学思想

遵循规律,全面发展。规律是事物在客观变化中的科学反映,离开对规律的把握要办好一件事情是不可能的;而全面则是一种俯瞰全局的整体观念,既是一种办事的态度,也是一种工作思维方式。所以要谋求发展,必须把握规律,胸有全局,惟其如此,才能高屋建瓴、势如破竹。

一中校训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以此为校训是一种秉承。该联为孙中山先生书写,民国要人所撰。据实而论,古今并无“完人”,以此做为一种追求,在于激励师生从道德学问上追求尽善尽美的个人情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毕生努力而后已。

管理模式

二级扁平管理模式,学校五大中心作为一级管理层,各处室和学部作为二级管理层,从而使管理更为便捷,更为有效。

一中校徽

徽中基本图形以清镇的“清”字变化而成,主色调为蓝色,象征智慧、开朗和韧毅;“清”字月部的竖撇,幻化为直指上端的清镇一中的“1”;其下方的“1939”代表学校创建时间。整个造型犹如一下火箭发射塔直指苍穹,寓意清镇一中立足清镇、胸怀祖国、走向世界、神往太空。

一中领导

校长、党总支书记:刘平

清镇市政协副主席、副校长:李玲

副校长:薛忠星、陈辽、黄克忠、王再发

党总支副书记:梅正萍

工会主席:韩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