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
释义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公办高等院校。学院坐落在有“珠江三角洲后花园”之称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清远市毗邻广州国际机场,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纵贯南北,距广州市中心仅60公里,交通便捷。学院规划用地3461亩,目前校园建成面积近千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拥有较为完善的教学及教学辅助设施。 中文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外文名:Qingyuan Polytechnic 创办时间:2002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赵鹏飞 所属地区:中国清远 学院概况建院以来,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理念,走提升内涵、扩大规模、创建特色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03年学院被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共同确定为全国护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05年学院被认定为“广东省扶贫培训基地”。2005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视察我院时给予充分肯定,为学院亲笔题词:“兴教育才,科学发展,清远宏图,蟠龙腾飞。把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学院正以迎接2011年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目标,坚持严谨治教,严谨治学,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院规划用地3461亩,已建成面积近千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的新校园首期工程。拥有包括省级实训基地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教学及教学辅助设施。学院设有护理学院、外语与经贸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华汽汽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和师范教育系、旅游与家政管理系、食品药品系、计算机应用系、艺术系等5个系和中专部。学院面向全国15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生14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普通专科学生8937人,中专学生870人,成人教育学生4200多人。学院拥有一支结构日趋合理的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外聘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现有教职工5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400多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90余人。 专业设置学院坚持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面向市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设置、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在人才培养上初步形成了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服务地方的办学机制。 在新专业开发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工作中,学院将面向三个区域设置专业:一是根据清远市的支柱产业、特色农业和旅游业设置和调整专业,把“立足清远、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落实到实处;二是面向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的专业领域开发新专业,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三是面向国内外就业市场设置特色专业,叩开国外就业市场的大门,逐步实现学院人才培养走向世界的办学目标。 基础设施1、 学院规划用地3461亩,目前校园建成面积近千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拥有较为完善的教学及教学辅助设施。 2、 校舍总建筑面积42100.47平方米,其中: 教学大楼总面积5800平方米,教室52间(配有教师休息室); 实验大楼总面积11800平方米,实验室48间(配有准备室); 学生公寓总面积8800平方米(其中中专学生公寓3栋。大专学生公寓1栋); 学生食堂面积1200平方米。 3、 运动场地:400米跑道标准运动场(含标准足球场院)1个,篮球场4个,沙滩排球场一 个,风雨操场一个。 办学理念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理念和 “以高职教育为主体、面向市场、服务地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建设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高职院校的目标。学院先后被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院注重加强内涵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重点专业及重点专业群为龙头,建立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在实训基地共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与建设、推进“双证书”教育、开展“订单式”培养与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推进以项目化课程改革为抓手的教师职教能力测评工作,教师职业教育能力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实训条件建设,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4000多万元,其中护理实训基地被评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实训基地,并获中央财政专项经费支持。注重加强质量管理,2008年5月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仅2009年,学院师生在参加全国和全省各类比赛就获得16个奖项,100多人次在市级以上技能比赛获奖。学院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潮中,服务地方的水平不断提高。 办学成就学院坚持“立足清远、服务地方、突出特色、做大做强”的办学定位,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2004年成立了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下设就业指导教研室,并确保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中心本着“管理、服务、市场、品牌”的工作宗旨,为学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专业指导和全面服务。目前已初步建立较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并切实加强与企业的紧密联系,推进校企合作,已建立140多家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稳步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努力实现与社会的“零距离”对接。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在全院范围内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就业管理体系,学生在全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屡获殊荣。创新创业教育已纳入部分专业必修课程,并将在全院铺开。通过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学院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面 校名校徽校名题字学院的校名题字由 欧阳中石先生撰写。 欧阳中石先生是我国教育家、著名书法家、我国书法泰斗、现代书法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现为全国政协常委。 欧阳中石先生为我院校名题字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更具厚重 , 每一处都荡漾出良好的文化气息和特有的精神内涵。 校徽诠释学院的校徽创作于 2005 年 6 月,由福建省福鼎市的 林秀杭先生设计。校徽以“清远”拼音缩写“ QY ”为基本元素构成一只腾飞的大鹏,飞向更高、更远的目标,飞鸟象征学院立足清远、服务地方、面向市场、突出特色,做大做强,打造职业教育航母的雄心;图中心大鹏的身体即是数字“ 1 ”,又是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体现学院是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努力建设成一流职业技术学院;图形的协调性,预示着学院要实行规范化管理,在发展中提高;它的不对称性,又预示着学院要打破常规,实现跨越式发展;图形的绿色象征生命力和希望,也是学院的主色调,红橙色展示学院的蓬勃朝气与活力。校徽设计理念先进、构图造型优美、内涵创意深刻,表现了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达到树立学院形象的宣传效果。逸、更具厚重 , 每一处都荡漾出良好的文化气息和特有的精神内涵。 学院领导学院党委书记 黄卫星 学院院长 赵鹏飞 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林海龙 学院副院长 黄昌孝 学院副院长 蒋平生 学院副院长、工会主席 胡赛阳 学院党委委员 刘惠洪 学院党委委员、组织人事处处长 植新培 教学条件1、 教学机构设置 学校设有医学教育研究机构(医学教育研究室)、教学管理机构(教务科、实习科)和按学科设立的教研组。 2、 实验教学条件 实验室设置(32个):体育器材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解剖实验室(3个)、生理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药理实验室、微生物寄生虫实验室、内儿科实验室(2个)外科实验室、妇产科实验室、模拟手术室、护理示教室(2个)护理操作练习室(3个)、形体练习室、病案档案实验室、中骨康复实验室、预防医学实验室、医学美容操作练习室、医疗器械维修操作练习室、电脑硬件组装练习室。 试验场地:实验室48间(配有准备室)。 实验仪器设备齐全。 3、 实习基地 学校各专业有稳定的、联系紧密的实习基地。在承担各专业实习教学的实习基地中,省、地、市、县级医院占95%以上。学校现有实习基地26个,在各实习基地中每个专业都拥有经验丰富的带教教师,师级以上职称和专业工龄在5年以上者均战友99.8%,为学校提供充足的实习条件。 4、 现代化教育技术设施: 国际互联网网络控制中心; 清华大学科技期刊二级检索站; 电子阅鉴室 计算机教学、培训开发中心(装配有先进的电脑室4间,教学用计算机312台); 电教总控室; 电化教学系统(装配有闭路电视控制中心6套,电化教室52间); 语音教学系统(装配有70座语音室2间,面积214平方米); 5、 图书馆及其图书藏量 学校现拥有设备先进的电子阅鉴室和国际互联网检索电脑系统,图书藏量87556册,图书管理均采用网络化的图书计算机管理系统,图书馆及阅览室面积1325.7平方米。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人169人(含外聘师)。学历结构:本科学历以上150人,占教师总数的88.7%;职称结构: 高级职称46人,占教师总数27.2%;中级职称93人,占教师总数的55%;双师型教师人,占教师总数的53.8%专业结构:公共课教师24人(14.2%),专业课教师105人(62.1%),专业基础课教师40人(23.6%)。教师中一部分来自高校的教学、科研第一线,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己基本形成了一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时期,坚持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办学模式,除招收普通中专学生外,不分别与暨南大学医学院、广州医学院、广东药学院等院校联合,先后成功地开办了临床医学、中医医疗预防医学和护理专业专科班。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十分注重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教改、教研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认真研究专业培养目标,建立了适合中等和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技术教育基地和一批重点实验室、实习基地;从高校引进了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研,取得了一定成果。近年来,清远市卫校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省级2项,地、市、厅级2项,县级1项。教职工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参编公开发行的教材8本,编写校内使用教材20本。 学校提出“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校”的办学方针,“开创、求实、创新、全优”的校风,“不严不教,不育不教,不实不教,不活不教,不新不教,不正不教,不备不教”的教风和“勤而好学,奋而苦练,学而思进,练而求业,进而求全,精而求新”的学风。因此,每个全省统考清远市卫生学校均名列前茅,其中1998-2000年全省中专演出 校计算机和英语统考合格率高达98.7%和99.3%,远远超出全省平均值(英语全省合格率 65.65%)。毕业生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好,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组织机构部门 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组织人事处(党委统战部) 教务处 科研处 学生工作处 财务基建处 工会 院系 护理学院 旅游与家政管理系 计算机应用系 机电工程学院 外语与经贸学院 食品药品系 艺术系 师范教育系 继续教育学院 历史沿革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 2002 年 4 月,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清远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由办学历史悠久并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的清远师范学校、清远市卫生学校、清远市广播电视大学、清远市教师进修学校和清远市交通学校合并升格而成。 清远师范学校创于 1931 年秋,原名 “ 清远县立乡村师范学校 ” ,已经有 78 年的办学历史。几易校址,后在清远市城郊后岗,即桥北路 112 号,校园面积 100 亩。 清远市卫生学校建于 1958 年,原址在清远市城区牛皇庙一座。于 1999 年8 月搬入位于清远新城区横荷镇 E41 号区的新校区,校园面积 120 亩。 清远市广播电视大学是 1988 年随着清远建市而创办起来的由政府举办、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省电大指导的正处建制成人高等学校。 2002 年根据清远市人民政府的决定,正式合并到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但仍保留原办学模式和牌子,现址在清远市城区东城街笔架北路 26 号。目前有在校生 2000 余人。 清远市教师进修学校前身是清远县教师进修学校,创办于 1960 年; 1966 年至 1969 年 10 月“文革”期间被迫停办;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上级的指示于 1981 年复办; 1988 年清远建市后学校被清远市教育委员会接管,更名为清远市教师进修学校,被定为副处级建制。 2003 年 1 月学校与原清远师范、清远市卫生学校等合并成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但仍保留牌子,现址于清远市松岗路 155 号。 清远市交通学校成立于 1989 年,是清远市交通局的下属单位,主要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和全市交通行业的培训业务。 2005 年 2 月,根据市委、市政府《清远市中心区域教育资源的配置意见》(清发 [2002]22 号)、《关于市交通学校并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的实施方案》、《关于同意市交通学校并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的实施方案的批复》(清府函 [2004]283 号)的有关精神,清远市交通学校并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交通培训中心,对外保留清远市交通学校的牌子,继续保留和发展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道路运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等原有的交通行业培训职能。 校园文化孔子像校园标志——孔子像 香港孔教学院汤恩佳院长为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赠送孔子像 公元2007年4月28日,暨孔子诞生2558年,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成立5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上,由香港孔教学院捐赠的孔子像为学院校园带来了一股浓厚的人文气息。 当天8:40,孔子圣像揭幕仪式开始,学院党委书记黄卫星主持了仪式。参加仪式的人员除学院的师生以外,还有清远市的党、政领导人,市委书记陈用志、市长陈家记,以及当地的新闻媒体记者。仪式首先由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赵鹏飞院长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赵院长盛赞了孔子作为伟大教育家的不朽思想以及跨越两千五百余年的巨大影响力。接着,香港孔教学院的汤恩佳院长身着身着传统汉服作了简短的发言,他阐述了复兴孔教对拯救社会道德和实现人类和平的重大意义。 孔子圣像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在应邀的平和书院的礼仪专家申自强老师的主持下,汤恩佳院长与陈用志书记、陈家记市长、赵鹏飞院长等其他嘉宾共同为孔子像揭幕。揭幕后,身着汉服的书院老师庄严地宣读了告文,并主持了致敬礼;在平和书院洪秀平院长的带领下,清远市的党政领导和技术学院的一千多名师生一起,用古典礼仪向孔子圣像行了三作揖致敬礼。仪式在隆重典雅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的这尊孔子铜像,是由香港孔教学院的汤恩佳院长和热爱传统文化的儒商张华先生共同捐赠的。孔子像在清远职业学院往后漫长的教育历程中,将会逐渐地融入到学院厚积薄发的校园文化当中,成为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的标志。 图书馆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于2004年9月,由原南院、北院、继续教育学院三个分馆组建而成。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一区教学楼1A、1B、1C楼,建筑面积3648平方米。图书馆下设馆办公室、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电子技术部五个部门,现有工作人员1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人,约占全体工作人员的68%,具有专科学历以上人员16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3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人员2人。 图书馆设置四个书库:社科书库、科技书库、工具书库、报纸库;设置四个阅览室:现报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全馆共有阅览座位420个,其中现报刊阅览室360个、过刊阅览室40个、工具书阅览室20个;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30台。 图书馆办馆时间不长,但得到了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保证文献资源的购置,迅速扭转了藏书结构偏重于师范教育类和医学护理类的局面。文献种类比较齐全,馆藏现有资源:纸质图书40.9万册,电子图书37.5万册,视频数据库325GB、4530种,专业视听光盘124张,随书光盘6504张,期刊合订本9420册,报纸合订本786册,订阅中外文期刊852种(其中专业期刊672种)、报纸85种,逐步形成适合学校各专业发展需求的馆藏体系。引入先进的图书馆信息管理集成系统,积极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全面实行计算机规范管理, 学院成立了以专业教师为主的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以成员馆身份正式加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提高并保证了编目数据的准确科学。并在广东高校图工委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活动,主动推进数字化资源的引进和利用,使读者通过校园网即可访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网上报告厅”、“超星数字图书”、“教辅特色数据库”等众多数字化资源。 图书馆秉承“科学管理、竭诚服务”的理念,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的全开架服务管理模式,不断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开馆时间每周达到70小时,网上资源服务做到每天24小时开放。服务项目从只有中外文图书借阅、中外文报刊阅览,拓展到工具书及过刊阅览、电子阅览、资料复印等服务,还可提供参考咨询、代查代检、读者培训、编印馆刊《信息文萃》和读者在线咨询服务。通过新书推介等导读活动,图书平均月流通量达2.1万册,各种阅览室月平均接待读者1.4万人次。 在图书馆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将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短期目标是通过评建工作,全面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于2008年上半年顺利通过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长期目标是在此基础上,不断挖掘和丰富文献信息资源,尤其是加强引进有关学生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书籍资料,注重收集具有地方特色和适应本地区发展战略需求的文献信息资源,加强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在2010年使办馆水平走在同类院校的前列,并使之成为本地区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文献信息中心,既为学院的教学教研服务,也为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服务。 随着学院图书馆2.7万平方米新馆的启动建设和文献信息资源的大力引进,以及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一个资源相对丰富,设备先进,环境优美舒适,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服务更加专业化、多样化、能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深层次文献信息保障的现代化图书馆,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学院地址地址: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蟠龙园 乘车路线: 1、乘坐208公交车路线:洲心小学 → 洲心邮政分局 → 洲心办事处 → 金海湾 → 丁香酒店 → 北江一路 → 军分区 → 凯伦酒店 → 市体育馆 → 市质监局 → 市青少年宫 → 市人民医院 → 市电信局 → 中冠客运站 → 三角市场 → 市公路局(赢之城广场) → 市妇幼保健院 → 市公安局 → 市环保局 → 新城客运站 → 市工商局 → 北江大桥南 → 市中医院 → 侨丰宾馆 → 先锋桥 → 东城小学 → 莲塘市场 → 风雨亭 → 清城消防大队 → 莲塘路口 → 第一中学实验学校 → 直通路 → 清远大学城 → 南华工商学院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2、乘坐109公交车路线:城北客运站 - 瑞枫花园 - 清新体育中心 - 清新工商局 - 清新电信局 - 金宝酒店 - 清晖豪苑 - 凯逸酒店 - 飞来湖 - 松岗派出所 - 松鹤街口 - 第一中学 - 松岗客运站 - 市微波局 - 名都广场 - 甲子楼 - 城区人民医院 - 城市广场 - 学宫街口 - 御水华庭 - 上廓街 - 平安中学 - 海逸华庭 - 海逸路 - 和富东成 - 先锋桥 - 先锋桥 - 东城小学 - 莲塘市场 - 风雨亭 - 附城路口 - 城区消防大队 - 莲塘路口 - 大学西路口 - 第一中学实验学校 - 东城鱼苗场 - 学贤路 - 南华工商学院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现状及设想学校经过大规模综合发展,固定资产增长了45.7倍,占地面积增长了24.2培,建筑面积增长了39倍, 教工和专任教师各增长了5倍,学生规模增长10培。学校还在创办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的过程中,增创了十个方面的办学优势, 受到了省高教厅、省卫生厅和评估专家的赞赏和好评。 2001年,在清远市政府的策划下,把清远市卫生学校与清远市师范学校合并重组,向省申报成立“清远职业技术学院”12月,广东省高校设置评估专家组前来检查,获得通过,2002年3月下旬,广东省政府下文批复同意成立“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而市政府则把校作为南院,原清远市师范作为北院,秋季开始招生。今后,学校将继续实行大专、中专生同招,办学路子越走越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