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塘镇
释义

清塘镇为地名用词,在我国有三个叫清塘镇的地方,一个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清塘镇,清塘镇是全县重要的水果、优质烤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亦是全县有名的猪花、肉猪生产基地,桂柳鸭养殖基地。另两个清塘镇位于湖南省,分别是永州市道县清塘镇和益阳市安化县清塘镇,两地各有各的特点。

广西钟山县清塘镇

清塘镇是全县重要的水果、优质烤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亦是全县有名的猪花、肉猪生产基地,桂柳鸭养殖基地。

地理情况:

清塘镇位于钟山县的西南部,地处钟山、昭平、平乐三县结合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33公里。

区号:0774 邮编:542617

人口情况:

全镇总面积165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77个自然村,全镇人口52692人。

资源特色:

清塘镇自然资源丰富,矿产以铁矿为主,储存量大;木材储积量达230多万立方米。特色产品有沙田柚、柑橙、青梅、三华李、香芋、雷电茶、烤烟等,大头菜、大肉菜更是闻名遐尔。

湖南道县清塘镇

道县清塘镇位于道县西部都庞岭山麓。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7公里。东与营江乡交界,南与新车乡相望,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接壤,北与仙子脚镇、寿雁镇相邻。镇政府驻清塘圩。

行政区划:

道县清塘镇位于道县西部都庞岭山麓。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7公里。东与营江乡交界,南与新车乡相望,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接壤,北与仙子脚镇、寿雁镇相邻。镇政府驻清塘圩。辖清塘、大神山、上塘家、洪家宅、幸福洞、大塘、狮子头、石枧、月岩、小坪、棉竹源、中坪、小月田、上面、廖家、蒋家、土墙、老久佳、塘枧、陈熊、室家、楼田、新立、新久佳、上塘面、达一、达二、莲塘、孟家、尹家、泥鳅塘等31个村,236个村民组。

历史变革:

1951年以驻地命名建立清塘乡。

1958年为五一人民公社一部分。

1961年以道县风景名胜月岩命名为月岩人民公社。

1963年改名为清塘人民公社。

1984年复置。

1995年撤区并乡与原久佳乡合并为清塘镇。

自然环境:

全镇总面积28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42公顷,林地11435公顷,10901户,42124人。境内西边都庞岭,千姿百态,青岗翠岱,争奇竞秀,石灰岩岩溶发育,基岩裸露,荒山较多,土层浅而瘠薄,地表水大都渗入地下,造成地表干旱缺水。境内西北有道山、龙山、豸岭等小山,地势平坦。濂溪河自西向东流注其间,沿河两岸,土质肥沃,水利条件较好,适合种植水稻、甘蔗、烤烟、水果、油茶、药材、红瓜子、西瓜和养鱼等。尤其是洗子瓜较出名,是“道州红瓜子”的主要生产基地。“大营尾禾花鱼”驰誉湘南。

经济发展

清塘圩是道县西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年工农业总产值18741万元,年财政收入 117.2万元。 境内有大坪铺农场和道县秸杆养牛基地,有农机修配厂、建材厂、竹木加工厂等,设有中学1所、小学56所、医疗机构15个。道县至清塘公路直通县城,简易公路四通八达,境内楼田村是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故里。有道州“八景”之一的道山和月岩,风景秀丽,是人们游览的好去处。

湖南安化县清塘镇

湖南省安化县清塘镇是一个山青水秀的湘中小镇。全镇总面积234平方公里,下辖29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14144户,57846人,耕地面积29483亩,林地140748亩;截止2003年底,辖清塘、回春、袁桃3个居委,60个村。为便于管理,下设清塘、鱼水、廖家、太平等4个管区 。交通便利,207国道和即将新建的二广高速横贯其中;地下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有柴煤、烟煤、金、银、锑、钨、铁等20多种,素有“煤海”之称。

工商企业:

清塘铺素有挖煤炼铁传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以采冶为主的乡镇工业、集体企业、联户企业和个体企业迅速增加,四个轮子一齐转。2000年,全镇共有企业1911个,企业总产值110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5%,创利税1400万元。是年,清塘铺镇被评为益阳市乡镇企业“十强”乡镇。

镇办工业:

1980年创建清塘建筑公司,并逐步跨县、跨省从业。1987年兴办廖家坪锑品冶炼厂,年产精锑达300吨。1993年兴办莲花井煤矿,1996年省煤炭厅批准莲花井煤矿立项扩改,年产柴煤达20万吨。1997年兴办剑峰水泥厂,2000年扩改设计年产水泥10万吨。是年3月,兴建镇机砖厂,年产机砖300万块。6月,益阳市清塘煤矿破产移交给清塘铺镇。镇政府实施股份承包运作,年产煤4万吨。至2000年,镇办工业为主的企业共61家,产值3500多万元。

村办企业:

90年代以来,久泽、十里、锹溪、夏桥、洞天、袁桃等村办起了集体煤矿。各村原有的村办茶场、药场、林场、商店等健全了责任制。2000年,全镇有村办企业85个,产值约2800万元。

2000年,全镇联户兴办采煤、采锑砂、加工等企业415家,产值2500多万元。个体商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1350个,产值2200多万元。

农业生产:

全镇有稻田20389亩,旱土13600亩,林地20.3万亩。大部分耕地分布在高寒地带或陡坡上,矿毒水多,旱涝保收水平低。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镇采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耕作制度、兴修水利(镇境内共建中型水库一座、小Ⅰ型水库2座、小Ⅱ型水库6座、山塘2551口、电灌站20处、机灌站70处、其它水利工程620处)、推广农业机械和先进实用技术等办法,加速生产发展。2000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340万元。

由于地势偏高,气温偏低,历来以中稻生产为主,双季稻次之。1982年后全面推广一季杂优稻,逐步推广两段育秧、抛秧、化学除草、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旱粮作物采用多种形式间种套作、选用当代良种、增施磷钾肥等办法提高单产。2000年与1995年相比,耕地面积由35370亩减少到33930亩,粮食总产基本稳定在1.6万吨左右,全面结束靠吃杂粮度日的历史。经济作物:传统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油菜、花生。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中,积极发展烤烟、药材生产。2000年,全镇种烤烟4000亩、产烟500吨、产值168万元,成为重要的富民富镇项目。另外,全镇发展天麻、厚朴等人工种植药材8万亩。

森林资源:

全镇林地面积20.3万亩,人均4亩。1986~2000年,以封山育林为主,,封山17万亩,人工造林4.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8%,活立木蓄积量达25万立方米(其中杉类14.5万立方米、马尾松类8.5万立方米、阔叶林类2万立方米,毛竹228万根)。有优良乡土树种200余种,国家和省级保护植物30余种,已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84处117株。虎形村一株香榧树,树龄680年,为全县之最。中沙村金钱松原生种群落,经省林科院勘定载入全省林业史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