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乾隆缂丝岁寒三友图 |
释义 | 简介“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是我国织绣工艺中极为重要的品种之一,织造过程“通经断纬”,费时耗工,色彩丰富,变化多样,为其他织绣所不及。缂丝之作,隋唐已经流行,宋代尤为兴盛,但此类文物得以传世的已是凤毛麟角,时至今日,明清时代的缂丝作品亦极为难得。 出处这件“清乾隆缂丝岁寒三友图”即为乾隆时期缂丝作品。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来比喻文人雅士的清高节气,三友图以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和象征冰肌玉骨的梅组成。此件作品以彩色丝线,通经断纬,精工细作织成。松鳞苍莽,枝干劲挺,居画面之主。繁茂松针色彩浓淡相宜,翠意昂然,具笼罩天地之姿,一株寒梅宛如虬龙伸展,朱竹则若隐若现于湖石之后,三者前后有序,空间层次感极佳,松、竹、梅“岁寒三友”主题明显。三友之外尚见玲珑石与苍松之下的灵芝,前后穿插围绕的水仙,寓意“群山拱寿”。整幅缂丝布局有序,设色典雅,工艺精湛,祥瑞富贵气息自然洋溢,所呈现的细腻风格,犹如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虽是乾隆时期的作品,确可与宋代媲美,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惟有宫廷皇室才可得到的至宝。 样式此幅缂丝裱褙所题文字显示,此作品曾于康德(伪满年号)二年(1933年)五月,被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所得,如获至宝并十分得意钟爱。并邀请当时伪满洲国首相内府大臣沈瑞麟鉴定这幅缂丝珍宝。沈瑞麟题诗道:“指端巧夺化工奇,画本鲜新粲色丝,昼锦堂中渲素壁,将军独爱岁寒姿。”接下来又提出了他对这件作品的独到见解“追摩宋制浑疑真,彩色暄妍照眼新,为想乾隆真盛世,女红亦见太平春”。诗文间赞叹乾隆皇帝。乙亥(1935年)八月,又请伪满洲国的内府大臣宝熙题跋:“朱克柔沈子藩流传宋制工,后来规仿有宗风,清标冷艳真良友,绚烂归于平淡中,刻丝画为岁寒三友图。纂组英华新国光满日文化会以某氏所藏古代刻丝刺绣诸名品,付之影印,名为纂组英华,两国人士诧为殊观。销兵四境文治章,建邦早识扶持(力),丝绣平原一瓣香。”前后两次题跋内容大致相仿,后者似乎比前者更具有内涵,除了赞誉此件缂丝精品传承宋代名家的工艺,反映画中意境,后半首诗中以赞同满日文化交流,并对本庄重视中国文化的夸赞。 此件缂丝应为乾隆时期清宫旧物,是清末代皇帝溥仪才出宫携带的大批珍贵文物中的一件。如今,百年转瞬过去,往事已成云烟,这件缂丝珍品辗转易主,岁月似乎无损其风华,犹如宝熙在题跋中对她的赞赏“丝绣平原一瓣香”,依然散发出独特的艺术光芒。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