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平乐
释义

《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均用过此调,其中晏几道尤多。

词牌来源

《清平乐(yuè)》,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通常以李煜词为准。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后人伪托,不可信。

①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四十六字。上阕押仄声韵,下阕换平声韵。也有全押仄声韵的。

②曲牌名。属南曲羽调。有二体。一体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相同;另一体与词牌不同。都用作引子。

词牌格律

词文对照

定格对照词:韦庄清平乐·野花芳草

中平中仄 (韵),

野花芳草,

 中仄平平仄 (韵)。

寂寞关山道。

中仄中平平仄仄 (韵),

柳吐金丝莺语早,

 中仄中平中仄(韵)。

惆怅香闺暗老!

 中平中仄平平(韵),

罗带悔结同心,

中平中仄平平(韵)。

独凭朱栏思深。

 中仄中平中仄(句),

梦觉半床斜月,

中平中仄平平(韵)。

小窗风触鸣琴。

说明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典范词作

1.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2.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3.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清平乐·红笺小字》

4.欧阳修《清平乐·小庭春老》

5.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

6.晏几道《清平乐·蕙心堪怨》

7.晏几道《清平乐·莺来燕去》

8.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9.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10.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1.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12.辛弃疾《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13.刘克庄《清平乐》

14.赵令畤《清平乐》

15.元好问《清平乐·太山上作》

16辛弃疾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17曹勋《清平乐》

18.沈子琦 《清平乐·立春》

19.黄莽《清平乐》

20纳兰容若《清平乐》

21.康家熙 《清平乐·游溪》

22.欧阳炯《清平乐·春来阶砌》

诗词鉴赏

①、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 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词作鉴赏

张炎词以“悲秋”见长,离愁别绪,万感情怀皆可由秋景而发。如《清平乐》(候蛩凄断)即是一首“悲秋”名作。然而他的“伤春”之作也别具一格。一“秋”一“春”,景物不同,然其抒发的情怀却是同出一源——伤亡国之情,感破家之痛。本词即是其“伤春”的一篇佳作。 上片“采芳人杳”两句,前句写春光明媚,芳红草绿,本是赏花采绿之时,然而此时却人迹杳了,昔日美景歌舞生平,人头攒动的景象一扫而空。后句由前句而发出“顿觉游情少”之感。张炎写词,写景常借故国家乡西湖之景之笔。西湖美景美不胜收,举世闻名,然而在作者眼里,由于元兵的践踏,西湖盛景已成过往云烟,人迹杳杳,游情惨淡。作者在此留下一个伏笔,不说元兵南掠,而言人杳,其中所含隐情,不言自明,非不想说,而不能说,也不必说也。承接上两句,“客里看春”两句,似乎是写后悔错过春时,未能饱览一年一度的大好春光。其实一句“客里看春”,客居异地,浪迹天涯,终年如无根之萍,因此看景只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怎么会游兴满怀呢? 下片“去年燕子”两句,借写燕子把上文欲说而未忍多说的话,又进一步做了一点吐露。前后联系在一起,才能更深入体会词人的处境。张炎身世前文已知,其国破家亡却经常或被政治逼迫北上大都,或因生活所迫,居无家所,家无常址,如同飞燕一样羁泊无定,浪荡天涯。“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短短两句话,道出作者说不出痛苦情思,其情切切,其感深深。最后两句“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夜雨”指使“流水落花春去也”(南唐李后主《浪淘沙》)的夜雨,不是早春细雨,而是暮春急雨。“催花”不是催促花开而是“摧花折叶”的摧残花草。此时雨却不是催花的媒剂,而是葬送春花的急雨。一“雨”双关,透出家国身世之痛。 本词最突出的就是对比、比兴。今昔物是人非的强烈对比渗透其中,借“燕子”比喻自己飘荡无依“,借”夜雨“比喻摧花折绿的残暴的元兵。写作之中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物到情,层层深入,又层层翻新。有人评价说:”羁泊之怀,托诸燕子;易代之悲,托诸夜雨,深人无浅语也。

②、《清平乐》

辛弃疾 【南宋】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词句赏析:

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住在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里,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 ,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悠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 ”,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

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就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黄庭坚<<清平乐>>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翻译: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的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赏析: 此作以嗫嚅独语的方式,表达一种惜春恋春的真情挚意。自问自答,一往情深。在问答中,波澜回环地画出春的脚步和形神。上片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下片写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题。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清平乐》 在这首词中作者分明是惋惜春的归去,但又费劲似地掩住了这种感情。全词自始至终都表现得十分委婉含蓄,看不出丝毫的伤春之感。直到词尾才隐约显现出作者的真意。作者就这样跟读者捉迷藏,将一腔惜春深情全部掩埋在平淡朴实而又像谜语一般的语言中,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黄庭坚惋惜春光流逝的深情,与其它词人写伤春的词相比,他的构思比较别致,描绘得生动、形象、含蓄,具有诗意,令人爱读。词的上片写春天归去,下片写他寻觅不到春天的失望心情,作者晚年曾被贬官两次,这首词显然是有所寄托的,可能是作者藉伤春之情,抒发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怀抱无法施展的苦闷心情。

在这首词中充满了“去同十年,老尽少年心”的感慨,然而用笔含蓄。全词是自问自答的形式,在自问自答之中饱含忧怨、惆怅之情。作者以词来抒写胸怀,颇受苏轼影响,这对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来讲,起了良好的作用。

黄莽《清平乐》三首

清平乐·游扬州

桃花依旧,畅饮壶中酒。楼下春波连玉柳,独自凭栏影廋。

江舟可载心愁?乘风故地云游。谁解痴情一片?抚琴碧水悠悠。

清平乐·偶见所得

骄阳正兴,伞下伊人定。黑白顽石铺小径,绿树荷花斗胜。

蓝裙袂舞芳华,檀郎可乘东家?剑胆琴心笑傲,携侬五岳观霞。

清平乐·问山

琼廊驻杖,远处谁清唱?野岭红花云卷浪,身在林中却忘。

红岩墨崖分明,风雕似鬼神形。两岸青山鸟语,汇于涧水欢鸣。

清平乐 赵令畤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这首词是作者京任职期间为感爱妾之逝而作,为悼亡词。全词以感情为纽带,把旧时与今时的情景绾合一起,对爱妾寄予了深挚的悼念。起首二句写春风轻拂垂柳,语言很通俗,意思也很简单,但却层折多变,富于婉约特色。句中的隋堤,指汴河一带的河堤。相传隋炀帝时开运河,自洛阳至扬州,沿堤广植杨柳。初春时节,和煦的东风轻拂隋堤上的杨柳,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而“著意”二字,更把东风拟人化。言外之意仿佛是说,自然界的东风对杨柳尚如此多情,而现实生活中的词人却如此孤单,再也得不到亲人的怜爱。词中写的是物态,蕴含的乃是人情。这里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依旧”二字,也就是说去年今日,正是东风骀荡、杨柳婀娜的时节,他和爱妾曾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春光。可是今日重来,东风依旧,人事全非,怎不让人心伤。第三句蝉联首二句。东风对杨柳的“著意”,主要体现在“搓”字上。此字以俗为雅,说东风轻拂杨柳,给人以轻轻搓揉、抚摩之感。东风搓揉之下,柳枝上遂呈现出“鹅儿黄”的颜色。鹅儿黄,指柳色的嫩黄。杨柳初绽的嫩叶,宛如雏鹅的羽绒,而这惹人喜爱的颜色,竟是东风搓出来的,真是奇绝之笔。“天气清明时候”总括前文,写景中蕴含一股淡淡的哀愁。过片对仗工整,词意对比鲜明。“去年紫陌青门”,与上片“东风依旧”相映射,是回忆从前郊外与爱姬共同游赏之乐。紫陌,指京城的道路,如唐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诗云:“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青门,汉时长安灞城门之别名,此处借指汴京城门。“雨魄云魂”,语本宋玉《高唐赋》:“妾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以之形容爱妾死亡之后,魂魄飘荡,有如朝云暮雨,非常恰切。词

笔至此,悼念爱妾的主题便趋于明朗化。结尾二句,悲哀的抒发,至于极点。“断送一生憔悴”,意即逗引得词人一生憔悴。是春风多情地抚弄杨柳,是清明时候的恼人天气,是爱妾业已消逝的雨魄云魂是这许多撩人愁绪的往事,触目惊心的现实,逗引得他黯然神伤而导致一生憔悴。尤其黄昏时刻,烟霭迷茫,景色惨淡,“能消几个黄昏”失去爱妾的词人看来,仿佛来到一个催人泪下的境界。明人沈际飞评曰:“‘能消几个黄昏’,恒语之有情者。‘能’字更吃紧。”(《草堂诗余正集》卷一)确实,著一“能”字,则加强了感情的深度,更富于感染力量。这首词虽悼爱妾,非念正室,但其中沉痛哀伤之情,似不下于东坡的悼妻名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如近人俞陛云所评,“抚今追昔,人之常情。此词结末二句,何沉痛乃尔!”(《宋词选释》)。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①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②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

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呼呼作响,仿佛自说自话。

回顾自己的一生,辛弃疾心潮澎湃: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

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词人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

故应难看梅花。

赏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赏梅词作,借不同时期的赏梅感爱写出了词人个人的心路历程:少年的欢乐,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沧落,词中都约略可见。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苦之感和永国之忧,感慨深沉。

上阕回忆往昔赏梅生活,分为两层。“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这两句抓住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生动地再现了词人早年赏梅的情景和兴致,表现出少女的纯真、欢乐和闲适。她早年写下的咏梅词《渔家傲》中有句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接下来”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两句,心绪显然不同,虽然梅枝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赏梅原本为的是排遣心头的忧伤,可是本来心情就不好,到头来不仅忧伤没有消除,反倒触景生情,激起更深的伤感,落得个”满衣清泪“。花还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伤心落泪呢?李清照婚后,夫妻志同道合、伉俩相得,生活美满幸福。但是,时常发生的短暂离别使她识尽离愁别苦。婚后六、七年的时间里,李赵两家相继罹祸,紧接着就开始了长期的”屏居乡里“的生活。生活的坎坷使她屡处忧患,饱尝人世的艰辛。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大减。这两句写的就是词人婚后的这段生活,表现的是一种百无聊赖、忧伤怨恨的情绪。

上阕四句回忆了作者两个生活阶段赏梅时的又一不同情景和心情。

下阕以“今年”两字领起,同上阕的“年年”相对。往年是“常插梅花醉”;即使是“挼尽梅花无好意”的时候,也多半为的是离别相思。眼前却截然不同了,“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这里面包含着几多辛酸和哀愁。词人南渡后,特别是丈夫去世后更是颠沛流离,沦落漂零。生活的折磨使词人很快变得憔悴苍老,头发稀疏,两鬓花白。如今虽然赏梅季节又到,可是哪里还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来晚上要刮大风,将难以晴夜赏梅了。而且一夜风霜,明朝梅花就要凋零败落,即使想看也看不成了。“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一句还寄托着词人对国事的忧怀。这里的“风势”既是自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即“国势”,寄寓着作者为国势衰颓而担忧的心绪。“梅花”以比美好事物,“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的遭难,而且颇有经受不住之势。这种情况下,她哪里还有赏梅的闲情逸致呢!身世之苦、国家之难揉合一起,词的思想境界为之升华。

这首词依次描写作者少年、中年和晚年三个不同的生活阶段中赏梅的不同情致:少年时赏梅醉酒、中年时对梅重泪和晚年时无心赏梅,运用对比手法,物态人事双关,表现出词人生活的巨变,着重写作者晚漂零凄之境和国破家亡之悲,真切感人。

清平乐·游溪

康家熙

清晨雨雾,

嘤啭上高树。

漫漫芳红春停伫。

最爱朝阳草路。

辗转溪前已暮,

踉蹡一步失足。

哀嚎无人听咐,

就此一命呜呼。

赏析

开篇“清晨”二字点名时间,说明游溪是从清晨开始的。雨雾是一种天气,更是一种气氛、一种情调,模糊中,品味的不是清晰的物象,而是物所代表的情操与意境。“嘤啭”一语三关,虚实双生,既是啼声,又是鸟雀,为实,更是词人心境,为虚。运用了点染手法,“嘤啭”为点,“漫漫芳红”为染,极力渲染溪边美景,令人心生向往。“春停伫”点名时节,化用乐天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词人缘溪而望,朝阳正红,鲜草正青,朝阳与青草都是积极向上的意象,是词人真情在美景前的自然流露。

过片“辗转”与“已暮”展现的是词人对溪景的留连。“踉蹡一步失足”词锋忽转,猛然一惊,实则早有铺垫,“雨雾”是模糊是朦胧,“草路”是难见地势兀石,“辗转”是心神已泪,“已暮”是天色昏暗,而且词人是留连美景,注意力全在景物上,大有步随心驰之势,这落溪情节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本作最精妙之处在于尾句。“一命呜呼”是在溪水中,这固然不是生命的死亡,这是生命形态的死亡,死亡后会盘捏重生。溪水,词人从日到夜一直在追求。日夜是阴阳,是轮回,是生命的浓缩,溪水是清流,是自然,是思想的流动。尾句是作者词情与人格的升华,物我的一体化,是人生境界的最高体现。

清平乐·六月桃花散

张小雷【当代】

杨柳溪畔,

拈花看花散。

风飞云卷雨凌乱,

谁人琴愁声慢。

六月桃花正浓,

何惧孽风无情。

摇落一池红血,

乘浪直刺苍穹!

赏析

开篇描绘了词人所观景色,词人在杨柳溪畔的美景中,手中执花看花瓣散落的情景。在雨中看到这片景色点播了词人心中的愁绪,所以似有琴声在风雨中传来,琴声也似在摇曳愁绪。所谓何事发愁?读者可以想象是国事、家事、天下事吧。

过片词人笔锋一转,桃花原本正浓,就算有邪风摧花,花落入水,也不能动摇词人心中的正气。花落也化作一池红似血,突破阻碍,直上青天。

本作看似在描绘落花的情景,却暗喻出词人心存一腔热血,破歪风以正正气之铮铮铁骨!

仙剑音乐

乐曲信息

曲名:清平乐

类型:场景配乐

作曲:吴欣睿

出处:中文RPG游戏《仙剑奇侠传四》配乐

发行时间:2007年8月1日

乐曲简介

清朗的笛声像青鸾峰的溪流,温和地拂过周围的碧树青草,再顺着山壁缓缓倾下,水银泻地般优美;背景旋律清脆轻盈,像波光粼粼的涓涓细水,溅起滴滴玲珑剔透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映射出点点明辉。清净的曲风,如山清水秀远离人烟的青鸾峰,亦如天河的心境,单纯清澈,无忧无虑。

山水田园本是一家,清新淡雅的音乐放到太平村一样合适。中间部分舒缓的大提琴和沙槌声更像在形容青鸾峰下这片平静的村庄,虽没有高山流水的挺拔秀丽,却也有另一番祥和喜悦,淳朴自然的静美。与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描写的农家风情,有着同样的田园生活气息。

乐曲相关

该游戏乐曲位于《仙剑奇侠传四》安装目录下的 \\gamedata\\Music 文件夹中,文件名:P02.smp。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3: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