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
释义 | 基本概况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简称水利系)建于1952年,其前身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水利组。水利系的学科布局覆盖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的全部二级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以及归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的岩土工程学科和归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工程项目管理学科,其中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两个二级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各学科方向均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还设有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综合排名全国第一。系内设有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河流研究所、水力学研究所、河川枢纽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项目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所、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研究所等七个科学研究机构,还是水沙科学及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全系现有教职工11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教授36人(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水利部青年科技英才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新世纪优秀人材奖获得者3人、清华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5人,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获得者6人、博士生导师29人),副教授28人。此外,还聘有11位院士和6位国内外著名专家为本系兼职教授。 水利系致力于培养高层次的专业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校本科生约340人,硕士研究生约140人,博士研究生约150人。课堂教学效果多年来在校内名列前茅,《水力学》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土力学》课程是北京市精品课,《紧密结合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获2001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毕业生中人才辈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国家级设计大师5人,党和国家杰出领导人胡锦涛同志是本系1965届系友。 办学思想水利系始终坚持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思路,积极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共计近百项。有4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以河流研究所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研究团队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选为优秀创新群体。水利系还特别注重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开展研究工作,自50年代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主持设计当时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密云水库以来,参与了包括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世界最大规模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国内几乎所有的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关键技术攻关。近十多年来,又根据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中国水问题所面临的重大需求,加强了对水灾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管理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水利系还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德国、挪威、瑞典、奥地利、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长期的合作与交流。 文化特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利系的精神家园 矗立在新水利馆前面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雕塑,是包括胡锦涛同志和汪恕诚同志在内的我系1965届毕业生向母校捐赠的一份厚礼。她反映了清华大学水利系的办学理念,也是清华水利人的“魂”。雕塑左边是一组挺立的花岗石柱,右边是一束流畅的不锈钢钢管,花岗石柱和不锈钢管相互支撑,立于大地之上,高度为3.5米。 水利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上善若水、源远流长”的水利文化。2002年建系50周年之际,由包括国家主席胡锦涛学长和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学长在内的水利系65届校友在新水利馆前面立起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纪念雕塑,就是水利系文化取向的充分体现。 历史沿革1929年,清华大学工学院设立土木工程系,其中的水利组成为水利系的前身。 1933年,旧水利馆(水力实验馆)落成。 1951年,教育部决定在清华大学工学院设立水利工程系和水力发电工程系,施嘉炀教授和张光斗教授分别担任系主任。 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成立水利工程系,张任教授任系主任;系内设水工结构、水能利用和水力学三个教研组,张光斗教授、施嘉炀教授和夏震寰教授分别担任教研组主任。 1955年,新水利馆落成。 1958年,水利电力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成立,张光斗教授任院长;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水利系主持密云水库设计任务,开始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办学模式。 1959年,招收首批研究生。 1969年,水利系师生陆续去往三门峡基地实施开门办学。 1978年,张宪宏教授任系主任;三门峡基地撤销。 1981年,泥沙实验室落成;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岩土工程成为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博士点。 1985年,董曾南教授任系主任。 1988年,水利工程系更名为水利水电工程系;水工结构工程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 1991年,高坝大型结构国家专业实验室成立。 1994年,雷志栋教授任系主任。 1996年,开始实施六年制本硕统筹培养模式。 1998年,获准按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 1999年,系内机构改革,撤销教研组,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的组合设立研究所和系列课程教学组。 2000年,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成立,下设水利水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建设管理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 2001年,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 2002年,建系50周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雕塑落成。 2003年,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水利工程学科综合排名第一。 2005年,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获批筹建,《水力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组织机构【党政负责人】 院长 陈永灿 副院长 李庆斌 王忠静 院党委副书记 丛振涛 院办公室主任 沈言琍 系主任 金 峰 副系主任 徐艳杰 李丹勋 【学术委员会】 主 任 张建民 副主任 杨大文 委 员 张建民、杨大文、陈永灿、李庆斌、王忠静、 余锡平、金 峰 杨 强、周建军、吴保生、 王恩志、张丙印、强茂山 【学位委员会】 主 席 金 峰 副主席 陈永灿 马吉明 委 员 金 峰、陈永灿、马吉明、张建民、张丙印、杨强、安雪晖 周建军、吴保生、杨大文、王忠静、余锡平、徐艳杰 秘 书 徐艳杰(兼) 【研究所主要负责人】 研究所名称 所 长 副所长 河川枢纽研究所 段云岭 林 鹏 胡 昱 唐文哲 岩土工程研究所 于玉贞 胡黎明 河流研究所 傅旭东 钟德钰 水力学研究所 张永良 茅泽育 水资源研究所 倪广恒 赵建世 工程设计研究所 王恩志 施工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所 唐文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