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
释义 |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1979年创建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是国内首批建立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点之一。 历史沿革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1986年,批准为博士点并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98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 2001年,本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6年,再度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1年,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调整到医学院,并成立了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支撑本系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芯片、神经工程、生物医学影像、微纳医学等。目前共有专职教师2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IEEE Fellow 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 经过30年的不懈的努力,本学科已形成了完整的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体系,建立了先进的教学实验室,开出了近20门高水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编写并出版了20多部教材和专著,其中有3部教材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2部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本学科已有4门课程建成“清华大学精品课”。 本系培养的学生以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学术作风得到国内外同行和业界的广泛认可。毕业生中既有国际知名大学的教授,也有国内医疗仪器产业的领军人物,更多的是国内教学、科研、国防及产业方面的优秀人才。我系毕业生徐航所创立和领导的深圳迈瑞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医药企业。 领域本系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神经工程、医学建模与影像、生物芯片、数字化医疗仪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等。 在医学建模与影像、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数字化医疗仪器等领域有长期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处于国内前列;在生物芯片、神经工程、分子影像等新兴方向具有明显特色,产生了HLA芯片,转录因子活性谱芯片,高信息传输率脑-机接口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前沿水平。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