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释义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为生物系,始建于1926年,曾芸集多位学术大师在这里辛勤开拓,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知名的生物学家。在中国科学院历届生物学部委员中,有30多位曾在我系学习或工作过。2009年,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式成立,简称生命学院,从而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生命科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学院简介

院长致辞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为生物系,始建于1926年,曾芸集多位学术大师在这里辛勤开拓,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知名的生物学家。在中国科学院历届生物学部委员中,有30多位曾在我系学习或工作过。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后,清华大学生物系并入其他学校院系,生命科学在清华园曾一度处于空白状态。历经32年的沉寂之后,清华大学于1984年恢复生物系,并更名为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著名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教授受聘为第一任系主任,赵南明教授任常务副系主任。在全体师生员工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下,清华生物系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特色和最有影响力的生命科学研究和教学基地之一。2009年,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式成立,简称生命学院,从而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生命科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今天的生命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目前我院教师队伍人才济济,实力雄厚, 83%的教师均有海外留学经历。38名教授、研究员中有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7名长江特聘教授、1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近年来,我院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日益提高,做出了一些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先后在Science、Cell、Nature等学术刊物上独立发表了大批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等国家级奖励5项,授权国际、国内专利共103项,且2008年荣获国家专利金奖。

在学科建设方面,生命学院现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和海洋生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及生物物理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两个具有明显优势的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新增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现有蛋白质科学、生物信息学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蛋白质药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抗肿瘤药物国家工程研究实验室和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合建)。近年来,在结构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免疫学、植物基因工程、生物材料和蛋白质药物等学科方向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生命学院的腾飞奠定了基础。生命学院始终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视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坚持教授上讲台,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生命学院作为“全国理科(生物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多次被评为优秀基地;先后荣获多项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全国首批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大批清华生命学院的青年学子已学有所成,活跃在国内外科研、教学、管理岗位及生物技术产业,其中许多人做出了令国内外关注的成绩。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时代赋予我们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真诚欢迎国内外优秀学者加盟清华生命科学学院,我们热忱地期待您与我院师生一道励精图治,诚实为学,勇攀高峰,做出世界一流的工作!

历任领导


1984-1986
蒲慕明
赵南明
鲍世铨
第一届系主任
常务副主任
系总支书记
1986-1992
赵南明
鲍世铨
张秀芳
第二届系主任
系总支书记
系总支书记
1992-1995
隋森芳
张秀芳
第三届系主任
系党委书记
1995-1999
赵南明
张秀芳
第四届系主任
系党委书记
1999-2002
周海梦
张秀芳
第五届系主任
系党委书记
2002-2005
陈应华
吴庆余
第六届系主任
系党委书记
2006-2009
陈应华
吴庆余
第七届系主任
系党委书记

历史沿革


 

1926年秋 清华大学生物系正式成立,由植物学家钱崇澍任系主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曾为我国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知名的生物学家。 


 

1930年夏 建成生物学馆,并正式成立理科研究所生物学部,公开招收研究生。当时生物系一般的课程都采用美国教科书,以实验生物学为教学和科研的方向,着重理论讲授,很少联系生产实践。1935年,系里开展论文报告会活动,并成立系内生物学会。 


 

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西南联合大学成立,清华与北大的生物系联合组成联大生物系,系主任为李继侗。 


 

1946年5月 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合大学结束,清华师生于8~10月回到北平清华园。生物系在沦陷期间遭受重创。 


 

1952年至
1984年 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生物系并入其他院校,生命科学在清华园长期处于空白状态。而此后的32年恰恰是世界生命科学研究取得最令人瞩目进展的32年。 


 

1984年6月 清华校领导决定恢复并重建生物系;同年9月,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正式成立,蒲慕明教授任第一任系主任。在复系后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北大生物系、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以及诸多校内外兄弟单位和海内外生物学家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1984年
至2009年9月 清华大学生物系在科研和教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培育了大批青年学子,其中许多已学有所成,在国内外生物学界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2009年9月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式成立,简称生命学院,同时撤消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建制。

师资力量

教职员工

Tenure track系列

柴继杰 陈国强 陈晔光 陈应华 陈柱成 戴俊彪 邓海腾 高冠军 高海啸

高 宁 龚海鹏 管吉松 雷建林 李 蓬 刘 栋 刘进元 刘玉乐 鲁 志

罗 弘 罗敏敏 罗永章 孟安明 潘俊敏 潘宪明 饶子和 施一公 隋森芳

孙之荣 陶庆华 王宏伟 王佳伟 王新泉 王志新 吴 琼 吴 畏 吴嘉炜

吴庆余 谢道昕 闫永彬 杨茂君 俞 立 张大鹏 张荣庆 周 兵

公衍道 周海梦

教学系列

丁 怡 陈金春 黄大明 李 珍 王洪钟 谢莉萍 余冰宾 张贵友 张淑平

研究系列

付 彦 贾顺姬 宋晓敏 王 丰 王小芳 邢东明

实验技术系列

陈坚刚 丁晓岚 黄 蕾 李 鹏 李英姿 李玉明 林 琳 罗雪春 江 轶

麻彩萍 潘 勋 彭 文 王 伟 王宏英 魏 香 谢忠忱 徐艳姬 余世实

张 彤

教育职员系列

李运燕 师亚敏 叶慧燕 朱 梅

兼职教授

校内跨院系兼职教授
常智杰 程 京 杜力军 纪家葵 蒋宇扬 李 梢 刘国松 刘晓冬 祁 海 孙方霖
王 钊 吴 励 邢婉丽 颜 宁 赵南明 张林琦 周玉祥 李艳梅 刘 磊 李衍达
张学工 张奇伟
双聘教授
贺福初 翟中和
兼职教授
匡廷云 梁栋材 杨福愉 钟 毅

杰出人才

两院院士
王志新 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饶子和 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孟安明 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隋森芳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千人计划
施一公(2008) 黄子为(2009) 马剑鹏(2010)
罗永章(2009) (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
长江教授
第二届特聘教授:陈应华 饶子和 第三届特聘教授:陈晔光 第四届特聘教授:罗永章 孟安明
第六届特聘教授:李 蓬 第七届特聘教授:谢道昕 第十届特聘教授:黄子为
第十一届特聘教授:柴继杰 潘俊敏
第四届讲座教授:钟 毅 第七届讲座教授:吴 瑛 第八届讲座教授:施一公
第九届讲座教授:薛 定
何梁何利
饶子和:200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孟安明:200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陈晔光:200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罗永章:200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杰出青年
王志新(1994) 吴庆余(1995) 潘宪明(1996) 孟安明(2000) 陈应华(2000)
陈晔光(2001) 陈国强(2002) 罗永章(2002) 吴嘉炜(2004) 谢道昕(2005)
罗敏敏(2005) 周 兵(2006) 刘玉乐(2007) 施一公(2008) 李 蓬(2009)
潘俊敏(2009)

团队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今天的生科院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目前我院教师队伍人才济济,实力雄厚, 83%的教师均有海外留学经历。38名教授、研究员中有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7名长江特聘教授、1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近年来,我院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日益提高,做出了一些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先后在Science、Cell、Nature等学术刊物上独立发表了大批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等国家级奖励5项,授权国际、国内专利共103项,且2008年荣获国家专利金奖。

学科

在学科建设方面,生科院现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和海洋生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及生物物理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两个具有明显优势的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新增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现有蛋白质科学、生物信息学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蛋白质药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抗肿瘤药物国家工程研究实验室和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合建)。近年来,在结构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免疫学、植物基因工程、生物材料和蛋白质药物等学科方向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生科院的腾飞奠定了基础。生科院始终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视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坚持教授上讲台,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生科院作为“全国理科(生物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多次被评为优秀基地;先后荣获多项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全国首批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一大批清华生科院的青年学子已学有所成,活跃在国内外科研、教学、管理岗位及生物技术产业,其中许多人做出了令国内外关注的成绩。

未来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时代赋予我们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真诚欢迎国内外优秀学者加盟清华生命科学学院,我们热忱地期待您与我院师生一道励精图治,诚实为学,勇攀高峰,做出世界一流的工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