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宫秘史 |
释义 | 《清宫秘史》是香港永华影业公司于1948年摄制的一部历史题材影片,编剧姚克,导演朱石麟,由舒适饰光绪皇帝,周璇饰珍妃,唐若青饰西太后,洪波饰李莲英。影片完成之后,便在香港上映。1950年3在北京、上海等地上映。 影视作品名称 《清宫秘史》 外文片名:Sorrows of the Forbidden City.....(Hong Kong: English title) Secrets of The Qing Court 故事片(黑白) 香港永华影片公司1948年摄制。 编剧:姚克(根据所作话剧剧本《清宫怨》改编) 导演:朱石麟 演员 唐若青Rhoqing Tang....慈禧 周璇Xuan Zhou....珍妃 Pearl Concubine 舒适Shi Shu....光绪 洪波Bo Hong....李莲英 鲍方Fong Pao....刘光第 钱千里Qianli Qian 岑范Fan Cen 刘龙Long Liu 姜南Nan Chiang 尤光照Guangzhao You 孙芷君Zhijun Sun 罗维Wei Lo 姜明Ming Jiang 林静Ching Lin 丁川Chuen Ting 郑玉如 胡小峰Xiaofeng Hu 柳杰Jie Liu 金沙Sha Jin 摄影 Cinematography:庄国钧Guojun Zhuang 剪辑 Film Editing:王朝曦Chaoxi Wang 影片类型:历史/ 古装 片长:89 min 国家/地区:香港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色彩:黑白 混音:单声道 导演介绍朱石麟1923年加入华北电影公司任编译部主任,抱病写了《自杀合同》、《故都春梦》、《恋爱与义务》等剧本。1932年到上海加入联华影业公司,正式投身电影界。《慈母曲》是这个时期朱石麟编导的最重要的一部影片。抗日战争期间,拍摄了许多抗日救国题材的影片,对抗战胜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46年去香港,成为首批拓荒者之一。在最初的两年内朱石麟拍了《同病不相怜》、《玉人何处》等影片。1948年拍摄大型历史宫闺片《清宫秘史》,引起轰动。次年又导演了《生与死》。五十年代是朱石麟创作的高峰时期,因创作了《一板之隔》、《中秋月》、《一年之计》等众多佳片被誉为“香港写实主义电影的领导者”和“香港社会生活喜剧的倡导者”。《故园春梦》是其执导的最后一部作品。 幕后花絮《清宫秘史》由原来的话剧《清宫怨》改变而来,姚克编剧,主要讲述光绪皇帝、珍妃与西太后三人在戊戌变法期间的宫廷内部斗争的故事,在舞台演出时深受观众的欢迎。一九四八年三、四月间,香港永华影业公司开始筹拍《清宫秘史》,确定由朱石麟任导演,白沉和岑范作为朱石麟的学生,担任影片的副导演。舒适、周璇分饰男女主人公光绪和珍妃。他们合作过许多片子,早已配合默契,问题就在究竟谁来演西太后。朱石麟在上海曾经看过唐若青演的戏,她是中旅话剧团的台柱,所以他先约了唐若青。而舒适和舒绣文合作过,当时舒适就和大家商量,说舒绣文也有演西太后的愿望。大家一听舒绣文来演西太后都很赞成,因为演西太后得普通话好,舒绣文讲得一口京白;而唐若青是湖南人,她戏是演得不错,可惜就是湖南腔太重,很多字念不准。比如,她会把「小李子」念成「小泥子」。但是朱石麟因为已和唐若青约好,所以只能放弃舒绣文。 舒适周璇分饰男女主角 这个戏里的其他重要角色由洪波演李莲英,鲍方演六君子之一,陈琦饰瑾妃……《清宫秘史》是永华公司请朱石麟导演的闯牌子的两部影片之一,光绪确定由舒适扮演,除了扮相演技种种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舒适在当时舞台剧《清宫怨》中就饰演光绪皇帝。周璇在当时是最红的明星,歌也唱得好,所以只要是周璇拍的影片里一定有她唱的插曲。《清宫秘史》里有周璇唱的两首歌:《御香飘渺录》和《冷宫怨》。其中《冷宫怨》只在第一版中有,后来片子要送到国外去放映,也许因为欣赏角度不同,也许因为片子太长,把《冷宫怨》剪掉了。原来的歌词岑范导演还记得几句:「君恩似海最难忘,瀛台有路空怅望。说什么帝王家,说什么富贵场,倒不如人间夫妇,落了个地久天长。」 周璇为人朴实谦虚 周璇为人朴实、善良,非常谦虚,不像一般的电影明星那么张狂,拍戏时她总是说:「哦,是这样的?我这么做对不对?……」处世很小心。此外,她还经常表现出女孩子家特有的「小心眼」:有时候她在演戏,副导演等几个人在旁边看看她,然后交头接耳一下,她就不得了了,会在那儿憋上半天,最后忍不住跑过来问:「你们刚才在讲我什么?」所以大家常常会善意地开她玩笑。 剧情清德宗光绪十五年二月,北京皇宫体和殿里鼓乐齐鸣,香烟缭绕,册封皇后的仪式正在隆重举行。由于慈禧太后的摆布,光绪所钟爱的珍妃未被选中,而与皇帝素不相识的隆裕被立为皇后。翁同龢教习光绪学经解义,并灌输启蒙思想,使光绪萌发维新变法之念。光绪驳回了工务处秉承太后旨意动用海军经费建造颐和园的奏折。太后震怒,否定御批。此后,珍妃每天向“海军储金罐”内投入十块龙洋,以明心志。甲午战争败绩,光绪忧心如焚。翁同龢被太后开缺回乡,他向光绪推荐康有为,辅佐推行新政。戊戌年(1898年),光绪裁撤一些无用衙门和昏庸老臣。太后径调荣禄任直隶总督,双方矛盾趋于激化。太后在宫廷内外布满心腹,以钳制光绪的行动,并密谋于九月初五挟持皇上去天津阅兵,企图废帝,将维新派一网打尽。光绪接连下了两道密谕,令康有为等从速应变,维新派首领夤夜决策,密奏皇上。光绪随即密召袁世凯,委以重托,派他去天津刺杀荣禄,然后围执太后。袁世凯抵天津后即向荣禄告密,与荣禄回师入京。太后重又垂帘听政,下令捉拿维新派首领。光绪被禁于四面环水的瀛台,珍妃也被打入北三所寿药屋。接着,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大沽陷落,逼近天津,光绪焦灼不安。某晚,他凭着一叶扁舟前往北三所探视珍妃。两人相对无言,执手呜咽。珍妃劝勉皇上保重身体,来日再展鸿图。侵略军兵临京城,太后挟持光绪一起出逃,并且逼迫珍妃跳井自杀。马车徐徐西去,光绪泫然泪下。 历史背景电影《清宫秘史》,以戊戌变法为主线,讲述了上自中日甲午战争,下止义和团运动。光绪帝立志维新变法,整顿朝政,抵御外侮,重振国威,却遭到以慈禧为首的顽固势力的竭力反对。眼看维新变法失败,光绪接连下两道密谕,令康有为等人应变。然而,慈禧得到袁世凯的禀告后,提前行动向维新派下毒手,并从光绪手中收回朝政,变法惨败。慈禧在次垂帘听政,光绪和珍妃被囚禁。接着,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京城临危,慈禧挟持光绪出逃,临行前逼迫珍妃跳井自尽。马车徐徐西去,光绪只剩下了流泪…… 《清宫秘史》以电影艺术形式,大致反映了那个时期的历史实际,对维新派和支持变法运动的光绪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对慈禧等封建顽固派给以鞭笞和揭露。就是这样一部影片,被息影多年的江青调看后,就向毛泽东汇报说:“《清宫秘史》是部坏影片”,并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同时毛泽东还指出:“《清宫秘史》是一部卖国主义的影片, 应该进行批判”。此时,中宣部的陆定一、周扬、胡乔木等部长们并没有积极合作,胡乔木副部长说:“‘少奇同志认为这部影片是爱国主义的。’不能批判!”后来毛泽东又批评了胡乔木,胡乔木等不得已承认错误,并在5月3日被迫通知停止《清宫秘史》的放映。由此,《清宫秘史》也成为了新中国第一部遭禁演的影片。 1954年10月16日,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一封信》中,又一次指出:“被人称为爱国主义影片而实际是卖国主义影片的《清宫秘史》,在全国放映之后,至今没有被批判。”后又一次指出:“《清宫秘史》五年来没有批评,如果不批评,就是欠了这笔债。《清宫秘史》实际是拥护帝国主义的影片。光绪皇帝不是可以乱拥护。” 1963年,程季华在其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对《清宫秘史》作了批判:“《清宫秘史》同《国魂》一样,也是用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来表现历史的……更为荒谬的是,他以光绪皇帝、改良派和帝国主义为矛盾冲突的一方,而以慈禧和义和团为矛盾冲突的另一方,这样就一方面美化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本质,同时也夸大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法运动的进步意义;而另一方面,则歪曲和丑化了义和团的反帝运动,把义和团和慈禧、保守派等同起来,把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行动写成一种野蛮排外运动。这显然是对义和团的污蔑,对中国人民革命传统的污蔑,对中国历史的污蔑。” 1965年12月21日于杭州,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又一次说:“《清宫秘史》有人说是爱国主义的,我看是卖国主义的,彻底的卖国主义。”毛主席先后五次提到卖国主义影片《清宫秘史》的问题。看来《清宫秘史》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问题。 1967年3月31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红旗》杂志一九六七年第五期发表的,经毛泽东修改过的戚本禹署名的洋洋大文《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影片〈清宫秘史〉》。4月1日,《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地的报刊及造反派小报都纷纷转载了戚本禹的《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一文。戚本禹的文章肆意攻击刘少奇,他打着批判《清宫秘史》的幌子,其目的是引出刘少奇.批判刘少奇,把 斗争矛头直指刘少奇。文章最后用了八个为什么,阐明“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八大罪状”,明确了刘少奇的“问题”已超出内部的范围,是“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从此,在报刊上以 “中国赫鲁晓夫”为专用代名词对刘少奇进行大肆攻击,也掀起了批判“中国赫鲁晓夫” 刘少奇的高潮。由康生建议设立的“刘少奇专案审查组”,得到毛泽东的批准。不久,刘少奇开始被揪斗,并受到人身迫害。4月6日晚,在江青策划下,在中南海刘少奇被第一次揪斗。4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把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把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批倒、批深、批臭”。4月12日至18日, 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林彪、江青、陈伯达、康生、张春桥等人先后讲话,罗织和批判所谓刘少奇、邓小平的“罪行”。5月以后,江青伙同康生、谢富治,不顾党纪国法,随意捕人,严刑逼供,制造伪证,诬陷刘少奇是“叛徒”、“内奸”、“工贼”。5月11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 要求各单位“进一步深入地开展对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大批判运动”。7月18日,江青、康生、 陈伯达组织批斗刘少奇夫妇的大会,并对刘少奇实行抄家和人身迫害,从此完全剥夺了他们的自由。 1968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批准了江青、康生、谢富治等人用伪证写成的《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作出了对刘少奇“永远开除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议。病榻上的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听到如此定论,仰天长叹,默默无语…… 1969年10月,刘少奇被押解到开封。11月14日,刘少奇逝世。被火化者,标着的姓名是: 刘卫黄,无业,死因:病死。就这样共和国的主席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终年71岁。这场旷日持久的,由电影《清宫秘史》而引起的刘少奇与毛泽东,关于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的分歧斗争,一浪高过一浪,前后经历了十七个年头。最后以毛泽东的胜利,刘少奇被打倒而结束了。但是,谣言终究不是事实,真理的阳光总会驱散笼罩着的乌云。正如刘少奇所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一样。1980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为刘少奇同志平反昭雪。 收藏与《清宫秘史》相关的藏品,就是收藏一段历史,它对探讨研究,毛、刘之间的矛盾斗争和文化大革命的起因,都有着极其重要的 话剧 第十六场内容 布景:南海会馆 人物:康有为、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孙德(康、杨等正在室中开会) 康:今天扬崇伊他们刚从天津回来,就到颐和园去,不知又在捣什么鬼? 杨:等皇上从颐和园回来就可以知道了。 林:恐怕连皇上都不会知道吧?! 谭:这几天我时常心惊肉跳,我看一定有事。 康:……只要皇上肯照我们的计划…… (话犹未了,孙德气呼呼的自外入,杨、康等皆起。孙自怀中取出汗透的密旨) 孙:皇上在颐和园有密旨给诸位大人。(康等肃然跪下,孙将密旨交给康)皇命在身,我得立刻回去复旨。 康:(起身)孙总管请便。(孙返身便走。康等惊愕的紧视密旨) 康:(读)“朕今命尔赴上海督办官报,火速离京,不得延迟。”啊!这是什么意思? 杨:我看,局势必有大变,长素兄马上就走吧! 林:我看等到晚上皇上进了城,问明白了再走也不迟呀! 谭:(指着密旨上“火速离京,不得延迟”这一行字)要不是万急的事,皇上绝不会这样急的。 刘:而且这字体也像皇上的笔记,其中一定有一个缘故。 康:其中莫非有诈? 杨:决不能是假的,你瞧,这不是皇上随身携带的御宝吗?(指着下边钤的小玺 谭:我看老师决定先走了再说! 康:现在新政刚才开始,我怎么能够一走了之呢? 杨:可是,君命不可不从,你还是遵旨的好。 (谭、林、刘等都望着康点头,表示赞成杨的话。康看看密旨,再看看杨等) 康:也罢!那么我就走! 图书信息作 者:《图说天下.探索发现系列》编委会 编 出 版 社:吉林出版有限责任集团公司 出版时间:2008-9-1 字 数:160000 页 数:190 开 本:16开 I S B N :9787807626978 包 装:平装 定价:19.80 编辑推荐铁骑入关,定鼎燕京,八旗席卷南北;父子相残,史弟阋墙,后宫唱断浮华;英雄早逝,扈臣弄权,盛世繁华转眼空…… 内容简介三百年前,一群勇武的女真人,伴着金戈铁马从白山黑水间一路驰来,他们用与生俱来的豪放和骁勇,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是一个将皇权斗争、宫闱情仇演绎到极致的王朝,也是一个将官场倾轧、奇案冤案浮沉于权势之内的王朝。不论是皇太极和海兰珠感天动地的旷世恋情,还是康熙帝削藩平叛定江山的文治武功,抑或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波诡云谲……一幕幕过往的传奇往事,就是一幅幅大清王朝发展的历史画卷。然而,美人迟暮,英雄白发,任曾经辉煌无数,最终只能换来一声叹息。 纵古今,横万里。寻梦于文明之巅,叹瑰宝之风华,感秘史之迷离,惊发掘之旷古,思谜案之悬疑。放眼中外,幽深的清宫中隐逸的过往系人心弦,古国、宝藏消匿的影踪引人追寻,一座座古墓掩埋了无数红尘秘事,每一件国宝书写一段传奇。桩桩悬案留给后世诸多未解之谜,一次次考古发现不断揭开惊世谜局。探索发现系列,宛如一个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万花筒。真实再现大千世界的神奇瞬间,精彩诠释人类文明的隐秘片段。神秘的、奇幻的、悬疑的……令人目眩神迷,欲罢不能。10卷本200万字的鸿篇巨制,辅以2000幅珍贵的图片,打造出一席华美的文化盛宴。 目录帝王风云 十三副铠甲起兵——努尔哈赤人生的三大谜团 最爱是宸妃——皇太极和海兰珠 不爱江山爱美人——顺治帝出家之谜 少年天子显峥嵘——康熙帝计除鳌拜 传位诏书真假难辨——雍正帝即位 神秘武器——血滴子 “正大光明”背后的皇位之争——清朝密匣立储制度 难道是“金头下葬”——雍正帝之死 六下江南为哪般——乾隆帝身世谜案 金顶红墙话养生——康乾二帝长寿之谜 “第二个政治中心”——避暑山庄轶事 生不逢时的苦命天子——光绪帝死因探秘 后宫岁月 政治的牺牲品——被迫殉葬的大妃阿巴亥 清初第一疑案——孝庄太后下嫁 汉族公主魂归何处——孔四贞下葬公主坟之谜 花样年华寂寞深宫——清宫选秀制度 滋养在汉文化中的清皇子——清宫皇子的教育 传奇侍女——苏麻喇姑的一生 不爱红装爱武装——和孝公主下嫁和府 人生大舞台戏剧小舞台——清宫帝后的“戏迷”生活 浮华背后的人间悲剧——清宫太监的命运 一缕香魂无断绝——香妃之谜 肆虐在清官的天花病毒——天花遗祸 孤井空留恨——珍妃坠井真相 万寿寺里的“观世音”——“老佛爷”称呼揭秘 “九千岁”的宠辱人生——总管太监李莲英 一代贤后香消玉殒——同治皇后 君临天下的“女皇”——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官场众生 一将功成万骨枯——年羹尧失宠 “我是属驴的”——宰相刘墉的官场人生 紫禁城里的洋画师——郎世宁 权倾朝野的“二皇帝”——贪官和珅 一代鸿儒——纪晓岚 军机大臣的坎坷仕途——恭亲王奕诉 一呼百应震湘军——名将曾国藩 晚清外交家——李鸿章与洋人二三事 奇案冤狱 怎一个“冤”字了得——《明史》 《南山集》冤案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吕留良、曾静奇案 深宫奇案——《永乐大典》被盗之谜 光绪帝大婚前的离奇火灾——紫禁城贞度门失火 附录:清朝历代帝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