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倾斜的年轮
释义

基本信息

作者:刘庆林 著

ISBN:10位[7535420567] 13位[9787535420565]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10-1

定价:¥20.00 元

内容提要

这确实是一本值得细读的好书。它真实记下了作者大学毕业后下放到军垦农场接受“再教育”前后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本书中记录的一切,使我惊叹于自己的孤陋寡闻与浅薄无知。 环顾国内文坛,一些有识之士正在拿起笔,写下他们在文革中的切身经历,刘庆林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作者散文功底深厚,文字如行云流水,这就使本书更增加了可读性和感染力。

这部书稿最耀眼的特征是真实,真实得令人陶醉。作者学养深厚,平实叙事,以情动人,常有可圈可点亦庄亦谐的妙语蹦出,读着,令人开悟,令人解颐。

作者将从充满忧虑眼底拍摄出来的种种画面,拿到理伦的显微镜下分析提炼,提示了荒谬透顶的愚昧的根源,具有深重的历史感,给我以刻骨铭心的震撼。

春瑜兄寄来—本刘庆林先生写的《倾斜的年轮》,嘱我挤时间一读。从来言听计从的我读完此书,就知道不曾“上当受骗”:确实是一本值得纫读的好书。

这部书讲的是作者——一位武汉大学哲学系毕业时正逢“文革”的大学生,被发配到一个军垦农场去接受“再教育”前前后后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作为一名在“五七”干校“进修”八年之久的臭老九,又读(看)过一些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包括回忆录、电视剧在内的文艺作品,我对于“再教育”的滋味并无新鲜感;但是,大学生下放到军星农场的故事,我还是头回看到。于是我看到同中之异。一样自以为高明万分担当“再教育”重任的军代表(从“文革”中听到的一些小道消息看,这个农场的军代表应算是好的),一样把不同的观点搬到了劳改场所,——样破坏生态平衡的毁林开荒或围湖造田(惟一的优点是不必挤占公社农民的口粮)。“文革”时曾听到过大学生白嘲为“三品大员”(试验品、牺牲品、处理品)一说。这本书翔实地告诉读者,苦读十几年(还得加上父母的操劳)的人才,不仅让当地农民也十分惊讶地大材小用,丢掉黑格尔、康德、费尔巴哈乃至马克思、恩格斯,从头学起地接受如何用老祖宗使过的犁耙耕田、如何干年一贯制地插秧的“再教育”,而且甚至变成一个个病低低或神经今今的废品。离他们那里不会太远的咸宁,有一个文化部的“五七”干校,一群专家、学者乃至国宝级的文化人也同他们一样,被迫扔掉那些“封、资、修”,生产出成本上百元一斤的粮食。这种对人、人才价值的蔑视,恐怕什么大哲学家也解释不清楚。当然,刘庆林所在的那个农场到底比干校多了一点欢笑,居然有条件唱歌、跳舞、演戏,讴歌“陈胜吴广跟党走,镰刀斧头闹翻天”(我读到这里,不禁哑然一笑,“陈胜吴广跟党走”既滑稽又现实。刘庆林到底是学过哲学的)。但是,他们也有年届不惑乃至花甲而且举家下干校因此不会再产生的性饥渴。刘庆林他们的那个农场,还是一个使不少学生“锻炼”出了血吸虫病、华伦也奈何不得的可怕地方!作者真实并深刻地反映出:他们品尝到的无非是一个被蔑视受愚弄的苦果。

作者简介

刘庆林,1942年出生于沔阳县一仿僻乡村的家民家庭。196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随后,下过军垦农场、当过营业员、任过县委通讯干事。1976年调入湖北副主任、理论文艺部副主任、文艺体育部主任。现为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日报高级记者、省文联主席团委员、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1996年,在湖北省首届新闻出版名人评选中,被评为湖北名记者。已出版的著作有:散文特写选《昨天经古老》、长篇传记《汉剧牧丹陈伯华》文艺作品集《时代的浪花》长篇纪实文学《平沙落雁》。

目录

序一 难得的忏悔意识

序二 万里长风吹古愁

引子

第一章

惊风乍起,浊浪排空。闪电将一度明丽的天空撕成了碎片。山清水秀的武汉大学成了炮声隆隆的战场。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玉山倾塌,江河倒流。头顶的垦空暗淡了,道德的天平倾斜了。各种邪恶的势力都从中找到了寄生繁衍的土壤,社会舞台上每时每刻都在上演令人啼笑皆非的丑剧。历史在这里打下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号!

第二章

当年,朝阳似锦。我们意气风发地走进了武汉大学.思想的羽翼展翅高飞。憧憬的虹霓斑调多彩;今夜,冷月如钩。我们背负着耻辱离开了学校,前往钉螺密布的大沙湖改造灵魂。络珈山泪眼婆裟送别学子,江水呜咽如历史老人深沉的叹息!

第三章

那是一个崇拜理想崇拜神灵的时代。“早请示”、“晚汇报”、“忠字舞”、“红海洋”,成了神州大地冠绝古今的独特景观。茫茫的荒原上,回旋着千奇百怪的舞影,呼啸着响遏行云的口号,将栖息于湖上的野鸭惊得不知去向。比我们年轻的军训排长训起话来具有非凡的力度:“念语录都没劲,干革命还会有劲吗?”

第四章

耕云播雨之前,先要武装思想,各自反省在文革中所犯的“错误”,以便轻装上阵。有趣的是,我们这个班由顶尖儿的造反派和顶尖儿的保守派组成。大哥不说二哥,癞痢莫说光脑壳,两派各打五十大板。笑着的哲学家与哭着的哲学家没有什么两样,同样的情况使人笑,也使人哭。我们双方都饱尝了受愚弄的苦果。

第五章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我们当年都到了晚婚年龄,青春荷尔蒙在周县奔涌,对异性的渴望不言自明。大沙湖的严冬漫天飞雪,农事活动完全停止,于是出现了一些是是非非。恋人的来信被迫在会上宣读,正当的恋爱被说成乱搞两性关系,“斗私批修”进入了高潮。

……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尾声

第六章

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她照耀着人类从远古走来,向未来走去;爱是浩瀚无边的海洋,大自然、包括社会上的一切,在她面前都显得十分渺小卑微。正缘于此,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至今魅力依然。那大雪中飞扬的红头巾,像一团燃烧的生命之火,将伴着我走到人生的终点。

第七章

在寂寞的荒原上,我们度过了一个寂寞的春节。除夕之夜,没有鞭炮,没有歌吟,只有思念的叹息、压抑的抽泣和在回忆的长河中跋涉的呻吟。泪雨染绿了提畔的衰草,紫燕南响衔来了春天。四十多位同学得了血吸虫病。我们克服了千难万险,在茫茫荒原上织出了锦缎般的诗行。

书摘

书摘

轮船窗子的缝隙,透进了黎明前的亮色。泛黄的江水卷着褐色的泡沫,呼啸东去。同学们有的尚沉南柯,有的辗转反侧,有的神色黯然地茫然四顾。此时,我想起了我的父母。母亲大概已经起床,在房前屋后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吧,也许她正提着粪箢,在村头拾粪;或许,她已经随村里的妇女下地去了。父亲则肯定在灰暗的天宇下放牧。我的六十多岁的两位双亲,本应在家乐享天年。可是他们没有生活来源。他们得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还得千方百计挣几个钱供我零花。父亲此时也许在极目武汉的方向,期盼能听到我分配的佳音吧。他对我寄予的希望是何等之殷啊!为了我读完大学,他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忍受了多少屈辱。他要是知道我被发配到军垦农场,肯定会以为我犯了什么大事,不然怎么会去“充军”呢?我年迈的父亲能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吗?

小火轮颤巍巍、气喘喘地在大江上行驶。上午十点钟过洪湖县的新滩口,驶入内荆河。这是一条人工开掘的河流。目的是疏导积水,将长期荒芜的沼泽地改造成为良田。内荆河开通以后,方圆几百里的荒湖全改成了良田。洪湖县原本是沔阳的一个区。解放初,才从沔阳分离出来,加上嘉鱼县划过来的一部分,成立了洪湖县,所以那里的人口本来就少,于是外地移民大规模地向这里云集。为了便于管理,政府及时在此创建了大同湖和大沙湖两个农场。大同湖农场基本上是天、汉、沔的人在那里耕耘。据我所知,光我所在的那个村子,在三年困难时期,就有几十户人家迁到此地。因为那里地广人稀,管理也没有沔阳那么严格。老百姓在那里可以搞饱肚子,所以纷纷往那儿搬迁。故而这个农场发展得快一些。大沙湖虽然也建了农场,由于这里更加荒凉一些,全是沼泽,钉螺密布,起初牌子固然挂起来了,但人烟杳杳,当时还处于启动阶段,还是大雁和野鸭生息的理想天堂。六十年代中期,一支部队开到了这里,将这个农场改为军垦农场。我们要去接受再教育的就是这个地方。这两个农场以内荆河为界,河北是大同湖,河南是大沙湖。站在甲板上远眺,可以看到,大同湖这边棉田挂银,晚稻田里一片碧绿,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而大沙湖这边虽有少数“风景”,但给人的感觉却还是蛮荒之地。因为劳力不足,成片的土地杂草丛生。把我们这些书生放到这儿来,以补劳力之不足,实在是一大明智之举。

内荆河两岸居住的大多是移民。又兼之住在水袋子里,所以老百姓都是结芦而居。万一碰到江汛,可以卷起铺盖走路,茅庐冲走了,损失也不大。湖中遍地的芭茅,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7: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