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轻津三味线
释义

诞生于十九世纪中叶津轻北部的一个叫金木原的村庄,其创始人名叫仁太郎。旧时这种乐器被称为 坊样 的街头盲艺人使用,所以最初津轻三味线被叫做 坊样三味线 。津轻三味线与其它三味线乐器有所不同,三味线一般是作为民歌等的伴奏乐器,但是津轻三味线却逐渐发展成一种独奏乐器。

起源

三味弦有好几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津轻三味弦”。

津轻三味弦发源于日本本州北部的津轻地区,即现在的青森县,最早以前,三味弦乐器被称为「坊样」的街头盲艺人使用,由于没人重视这种在当时被叫作「坊样三味弦」的乐器,故它的确切来源及历史现已无证可查,只是听说这津轻三味弦诞生于十九世纪中叶津轻北部的一个叫金木神原的村庄,其创始人名叫仁太郎,他创立了仁太坊。

由于其最大的特点是不用调音,所以演奏者可以向爵士乐一样即兴演奏;另外,津轻三味线也可作为打击乐器使用,因为演奏者可以使用琴拔敲击琴身。

津轻三味线

高桥竹山,佐藤通弘为老一辈的技艺继承人,主要为古典风。上妻宏光,则是属于新时代的技艺继承人,无论风格或者是给人的感觉都很有流行乐的感觉。

构造

基本分为“天神”(缠弦的部分),“琴杆”和“琴身”三部分。 琴杆:采用木材。高级的用印度产的红木、紫檀,廉价有南亚、东南亚产的“花梨”等木材。为了便于携带,一般都是由三截拼接而成的,分别称为“上杆”“中杆”“下杆”。与此相对,不能分成三截的琴杆称“长杆”。由于琴杆是光滑的,不像吉他等其他弦乐器有把位标记,因此在入门时培养左手对把位(称为“勘所”)的感觉很重要。 琴身:四方形,正反面蒙上猫皮或狗皮。传统制法使用一整张猫皮,因此在三味线表面可以看见左右对称的黑点,这实际上是猫腹部的乳头的痕迹。由于猫皮高价难求,故也使用狗的背部的皮制作,但是狗皮三味线表面的黑点是故意画上去的,成为一种装饰。 一般采用丝弦,也有用尼龙材料的。数量为三根,从粗到细依次称为“第一弦”“第二弦”“第三弦”。 演奏时需要拨子。拨子成银杏叶形,低级的塑料制成,高级的采用象牙。具体的大小形状根据流派,音乐和演奏者的习惯不尽相同。

种类

根据形状大小可以分“细杆”“中杆”和“粗杆”三类。顾名思义,粗杆最大,细杆最小。

根据流派,可以分为以下各种:

长歌三味线:采用细杆,象牙拨子,用于歌舞伎音乐等 义太夫三味线:用粗杆,使用大而厚的拨子,用于净琉璃 常盘津三味线:用中杆 清元三味线:用中杆 地歌三味线:用中杆,由于高音部分较多,琴杆与琴身连接部分和其他三味线不同。使用“津山”拨。 津轻三味线。源于日本北部津轻地区,采用粗杆,用于津轻民谣。 其它

演奏

姿势:基本姿势是将琴身靠在右大腿上,左手根据按弦,右手用拨子拨击发生。传统上,演奏者一般“正座”,即臀部坐在后脚跟上的跪坐姿势。现在也经常直接坐在普通椅子上。 技巧:基本技巧,左手有按弦,拨弦,柔弦;右手有拨,钩,反拨等。比如津轻三味线的演奏中,右手拨弦的力度很大,甚至有人戏称“津轻三味线不是弦乐器,而是打击乐。”

调弦

三味线常用的基本定调的调弦法有

“本调子”:第二弦比第一弦高4度,第三弦比第一弦高8度。如从一到三依次为 C,F,C “二上”:即在“本调子”的基础上把第二弦调高一度,第三弦不变。如从一到三依次为 C,G,C “三下”:即在“本调子”的基础上把第三弦调低小一度,第二弦不变。如从一到三依次为 C,F,bB 实际音高可以根据演奏者,乐曲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最常用的“本调子”一般采用D,G,D。在一些乐曲中途会改变定调方式,需要演奏者临时调整,如从“本调子”转为“二上”调。而且在演奏中,弦容易松动造成音高不准,也需要及时调整。这就是三味线演奏中经常可以看到演奏者调弦的原因。

上妻宏光-简介

上妻宏光于1973年7月27日出生于日本茨城县,6岁起就开始学习演奏三味线。1988年他年仅14岁就赢得了全日本三味线大赛的一等奖,1995和1996年更连续两年在行内最高级别的比赛“津轻三味线全国大赛”上胜出,跻身一流三味线演奏家的行列。然而上妻宏光并未就此满足于日本邦乐(即日本传统民族音乐)的范畴,致力于开拓三味线的音乐新领域,尝试将这件古老的传统乐器与各种不同的音乐元素相结合。

高桥竹山-简介

Takahashi Chikuzan(高桥竹山: 1910-1998)出生于日本青森县东津轻郡中平内村,本名高桥定藏,他是声望远播的日本津轻三味弦表演家与制作人。三岁时因罹患严重的麻疹造成弱视。后来他寄住家乡附近一位津轻三味弦表演者戸田重次郎家中当学徒,17岁便开始沿着青森县,北海道的田野乡间卖艺过活。

22-23岁左右他成为全盲艺人,1939 年结婚,同年9月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因为残障身分他免除参加战役。持续在各乡镇表演出没的结果使他逐渐享有名声,二战后高桥竹山已相当有名。

1950年他成为津轻民歌手成田云竹的伴奏,也将姓名由高桥定藏更为高桥竹山。随后便单飞成为独树一格的津轻三味弦演奏家,1964年后他在涉谷ジァン?ジァン固定演出,这是一个即使满座也不达200人的前卫小剧场。他的个人独奏风格绵长且即兴,被人形容为“津轻郡最高的山脉”。

名为《津轻三味弦》的专辑便是高桥竹山于1973年12月11和12两日在这个小剧场的现场演出录音,1974 年由日本Sony发行。共收录12首歌,前两首搭配铃木主水吟唱,其他 10 首均为高桥竹山独奏,其低沉伤感之氛围掳获现场和拥有此cd 的每位听众,由现场掌声的热烈程度即可证明。

一则有名的八卦,说一名妇人因为太崇拜高桥竹山,遂而假匿其姓名四处弹奏他的歌曲,可见其音乐魅力。1986 年高龄76岁高桥竹山到美国公演造成轰动,当地乐迷甚至恭维他是三味弦领域的Robert Johnson。

1998 年高桥竹山因咽头癌往生,享年87 岁。

佐藤通弘-简介

佐藤通弘(Michihiro Sato)1957年出生于东京。13岁的时候被母亲送进三味线学校学习,成为学校里年龄最小的学生。年少时的佐藤通弘并不愿意成为一个专业的三味线演奏家,1975年他进入一所大学学习海洋科学。有一天他去看了一场津轻三味线演奏家Chisato Yamada的演出以后,被深深打动并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三味线演奏家。1977年佐藤通弘拜在Chisato Yamada门下专心练习津轻三味线(注),并于1981年成为了一名教师,在Chisato Yamada开办的三味线学校教授学员。在此期间,他还获得了日本81,82年的三味线比赛冠军。由此正式开始了他的演奏生涯。

佐藤通弘是一个优秀的传统津轻三味线演奏家,发表过多张专辑。如在PSF发表的《Work of》(1990)和《on a cold cold night》(2000)就可算是他的经典之作。而今天我主要想谈的,是他更精彩的另一面。

在日本众多的三味线演奏家里面,佐藤通弘绝对是一个异类。我们只要看看与他合作的音乐家名单便可见端倪:John Zorn,Bill Frisell, Fred Frith , 灰野敬二,Elliott Sharp; Steve Coleman ,Ned Rothenberg,Christian Marclay, Ikue Mori, Samm Bennett, Joey Baron ,Gerry Hemingway……这些在前卫音乐圈里大名鼎鼎(在某些朋友眼里当然是臭名昭著)的人物均与佐藤通弘有过合作.

从1983年开始,佐藤通弘对三味线的有了独特的见解,在演奏传统三味线曲目的同时,他开始在各种可能的场合进行对这种传统乐器的尝试,包括摇滚,爵士,自由即兴等多种音乐风格。

1984年,佐藤通弘应John Zorn之邀在纽约用了一天的时间录制了自由即兴专辑《Ganryu Island》(巖流岛),其中的七首曲子在1985年由日本厂牌Yukon 限量发行了LP唱片,1998年由John Zorn的厂牌Tzadik再版发表并将当初未发表的的五首曲子一并收入。

在专辑中,佐藤通弘的演奏强劲有力,音色粗糙拙朴,在速度控制上也是由缓到急异常稳健;而John Zorn则用喉咙和萨克斯管的吹头做出了各种奇特声响,以困兽一般的姿态与佐藤的三味线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对决!

《Ganryu Island》是绝对雄性的。即使是二十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仍然曲曲慑人魂魄。同时,它是佐藤通弘音乐生涯的里程碑:正是这张充满着疯狂想象力的专辑使得佐藤通弘为前卫音乐爱好者所熟悉,也为佐藤通弘日后的艺术道路打开了一扇知觉之门。

1995年,同样是在John Zorn的整理之下,发表了佐藤通弘与纽约downtown 的前卫音乐家们的合作专辑《Rodan》,也就是前文提到的Fred Frith的一众人等。这是一张毁誉参半的专辑,在一些合作作品中,由于即兴双方对彼此的音乐缺乏了解和倾听,使得作品听上去比较生涩,缺少灵感与激情。

2004年,佐藤通弘在日本地下迷幻音乐厂牌PSF发表了与灰野敬二(Keiji Haino)合作的《Tayu tayu to》,这是一张尼龙弦木吉他和三味线的自由即兴专辑。对于两种弹拨弦鸣乐器来说,这个构思要实现的却存在很大的难度,对于即兴双方的技巧和意识也有极高的要求。

曾经跟朋友戏言:在即兴上面John Zorn追求极端的形式,而灰野追求极端的意境,二者都能带来极端的美感。话虽偏颇,但用在《Ganryu Island》与这张专辑的比较上面倒是挺贴切的:灰野敬二此次重新拿起木吉他,以他独特的扫弦技巧与节奏感完成了他招牌式的黑色祈祷; 而此时的佐藤通弘更是已臻化境:他在三味线的音色处理上注入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更丰富的情感――而正是这种极为感性的演奏,让我触摸到了三味线那种与生俱来的,传承自日本北方的清冷脉搏。

《Tayu tayu to》带给我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玄秘的美感,醇到极至。

津轻三味线的现代诠释

具备独奏性以及轻简性而备受欢迎的轻津三味线,在新一代的文艺继承人的手里发扬光大。

继07年2月28号之后发售的一张大河剧<风林火山>的原声专辑就借电视剧的形式在尾段创造性地加入地方风景,名胜,古迹的介绍,配以三味线,二胡,弗朗明哥吉他,小提琴四者所配背景音乐,作为风林火山纪行而将古典民族音乐调和其中,别有一番风味。

而此专辑的成功,亦在于她收录了深受Fans喜爱的<风林火山纪行>四首动人心弦的背景乐,即中国二胡演奏家陈敏的<风林火山 ~异郷情~>(1~3月)、冲仁以弗拉门戈吉他演绎的<风林火山 ~巡礼纪~>(4~6月)、上妻宏光的三味线版<风林火山 ~月冴ゆ夜~>(7~9月)以及千住真理子的小提琴<风林火山 ~大河流々~>(10~12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3: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