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鳉 |
释义 | 鳉形目颌鳉亚目、鳉科鳉属的1种。又名阔尾鳉鱼、大眼贼鱼。为小型上层淡水鱼类,体长约20~26毫米,体形侧扁,背部平直,腹缘略呈圆弧状。头中等大,较平扁。眼大。口小。下颌稍长于上颌。头部及身体被圆鳞,纵列鳞27~30片。 中文学名:青鳉 别称:又称米鳉,俗名稻田鱼、鱼目娘 二名法:Oryzias latipe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鹤鱵目Beloniformes 亚目:异鳉亚目 Adrianichthyoidei 科:异鳉科Adrianichthyidae 属:青鳉属 Oryzias 种:青鳉 O. latipes 分布区域:中国东部、朝鲜西部及日本本州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 :青鳉 学名:Oryzias latipes ( Schlegel) 俗名:万年鲹、稻花鱼 目名 :鳉形目 科名 :青鳉科 属名: 青鳉属 命名人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6) 原始文献 in Sieblod:Fauna Jap., Pisces:224, pl. CII. fig. 5. 模式产地 日本长崎 俗名 :灯眼鱼 国内分布 华南, 华东各省, 东北各省目前较丰富。 国外分布 日本 资料来源 中国鱼类系统检索:223. 珠江鱼类志:295-296. 广西淡鱼类志:197.四川鱼类志:494-495. 同物异名 Aplocheilus latipes Temminck et Schlege, 1946.;Oryzias latipes 外形特征体侧扁,背部平直。头略平扁,被鳞。眼大。口上位,横裂。无侧线。背、腹鳍均小。背鳍位于体后部,几与臀鳍相对。尾鳍近截形。 无侧线。背鳍条6,位很后;臀鳍条16~19;尾鳍截形。体背侧淡灰色,体侧及腹面银白色,臀鳍及尾鳍散布黑色小斑点,其他各鳍淡色。分布于中国东部、朝鲜西部及日本本州。中国辽河到海南省,西到关中及四川均有分布。 生长繁殖常成群地栖息于静水或缓流水的表层。在稻田及池塘、沟渠中常见。以昆虫幼虫、小软体动物为食。产卵期为4月下旬到7月中旬。分批产卵。体长在17毫米左右的个体怀卵量为 180~250粒。一次可产6~30粒。卵具油球,卵径约0.9毫米,吸水后膜径1.1毫米。卵膜上具有长、短两类丝状物,短丝数目多,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卵膜上;长丝20余根,集中一处,形成一束。产卵时,长丝不完全产出,一头附在卵巢膜上,另一头仍固着在卵膜上。这样,产出的卵不会脱离母体而落入水中,使卵悬挂在母体生殖孔的后面。受精后,卵就带在母体上发育。水温21℃时,12天半即可孵化。此鱼以能吃蚊虫的幼虫(孑孓)而有益。无大经济价值。 生存危机青鳉为我国本土原生鱼,随着近些年来外来物种—食蚊鱼在国内野外环境中大量繁殖,青鳉的生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青鳉和食蚊鱼的生态位极为相似,竞争过程中青鳉往往处于略势,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现在在野外已经很难看见它的踪影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