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云片石 |
释义 | 青云片石为圆明园文物, 圆明园被毁后,该石被弃于荒野,1925年,才被人们从废墟中挖出,移置于今天中山公园内,遂成为公园中的一景。至今,青云片石及底座基本完好,但镌刻于石上的八首诗,则已出现不同程度风化,所幸的是尚可辨其大略。 基本信息【名称】:青云片石 【类别】:石刻 【年代】:清 【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石刻 简介青云片石原放置于秀清村(即别有洞天)河北岸西端时赏斋前,现存中山公园南门内东北,原今雨轩正南。 石高3米,长3.2米,周围7米。色青奇特,玲珑剔透,姿态优美。原为圆明园时赏斋遗物,上刻有乾隆题“青云片”三字,又诗八首,实为七首。 青云片石与万寿山的青芝岫石系姊妹石,同为明代米万钟从大房山采得之奇石,“欲置勺园力未就”,弃之良乡。乾隆年间,先运其大者至清漪园乐寿堂,名曰“青芝岫”;后运此石至圆明园,赐名“青云片”。二石合称“大青小青”,大青以“突兀”著称,小青则以玲珑通透见长。 起始渊源乾隆皇帝,不仅酷爱书法,而且还喜欢搜罗奇石、怪石以点缀皇家园林。如今中山公园里的这块“青云片”石和横卧在颐和园乐寿堂庭院内的怪石“青芝岫”都是由乾隆皇帝罗致到皇家园林的。 “青芝岫”,和“青云片”这两块石头原都是明万历进士、书画家,并有其祖米芾爱石之癖的米万钟之遗物。这两块山石原都采自北京西南的房山,运抵良乡,由于米万钟家财耗尽,被迫弃于郊野。一百多年后,二石被乾隆发现,将大石青芝岫运至颐和园,小石青云片运至圆明园时赏斋,乾隆称大石青芝岫为雄石,称小石青云片为雌石。1925年,青云片石从圆明园废墟中被清理出来,移置在中山公园。此石,现尚存乾隆题的“青云片”三字和八首诗,足可证明此石为乾隆的珍爱之物。 传说乾隆皇帝一生酷爱山石,凡奇石、怪石都设法搜罗,点缀到皇家园林中。今天北京中山公园内,有3块奇特的山石,它们是“青云片”、“搴芝”和“绘月”。这3块奇石都是圆明园中的旧物。 “青云片”这一怪石,原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别有洞天”景区内“时赏斋”前的故物。该石和今天颐和园内乐寿堂前的“青芝岫”石,都是明朝太仆寺少卿、著名画家、也是爱石成癖的米万钟的遗物。这两块山石都是采自北京的大房山,人称姊妹石。那时,由房山运抵良乡后,因为米万钟的家财已经耗尽(故名又为“败家石”),不得已被弃置于路旁。百余年后,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发现这两块怪石后,先将较大的山石运到清漪园(今颐和园),置于乐寿堂前,名曰“青芝岫”;后将小石运至圆明园,赐名“青云片”,二石合称“大青小青”。大青突兀雄厚,小青则玲珑通透,因此又把青芝岫称为雄石,把青云片称为雌石。 乾隆十分珍爱“青云片”这一山石,他于丙戌年(乾隆三十一年)题七言古诗一章,后来又于丁亥年(乾隆三十二年)、己丑年(乾隆三十四年)和庚寅年(乾隆三十五年),先后在时赏斋赋写了7首诗,在这些诗中叙述了这一怪石的来历、移园过程,以及它的怪状和命名。同时将这8首诗词,于戊申年(乾隆五十三年)刻于“青云片”石上。其中一首诗叙述大青小青二石移置皇家御园的过程:“万钟大石青芝岫,欲致勺园(注:勺园为米万钟的私家园林,原址在今天北京大学西墙内)力未就。已达广阳却弗前,土墙缭之葭屋覆。适百里半九十里,不然奇物靳轻售。向曾辇运万寿山,别遗一峰此其副。”谈到“青云片”石:“伯氏吹埙仲氏箎,彼(指“青芝岫”)以雄奇此(指“青云片”)独透。移来更觉易于前,一例为屏列园囿。泐题三字青云片,兼作长歌识所由”。 此外,在今天中山公园的“宰牲亭”西侧,还有一名曰“搴芝”二字的山石;在该园西南之三面环水的小岛上、“四宜轩”的东侧,有一块剔透的山石,上下各有半月形孔洞,名为“绘月”。“搴芝”和“绘月”均为乾隆御笔题字。二石还配有较大体积的长方形须弥石座,它们都是由圆明园移来的文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