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山村 |
释义 | 1 黑龙江省饶河县大通河乡青山村青山村为一地名,在我国黑龙江省、湖北省、云南省以及山东省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同名村庄,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村庄存在差别。 饶河县大通河乡青山村有两个自然村屯,全村有527户,2261口人。由原青山、通河两村于2001年合并而成,村委会位于饶河县城南15公里处,村委会所在地距大通河乡政府2公里,距饶河口岸5公里,交通方便。全村耕地面积18817亩。现有大型农机具18台套,全年作业面积2万亩。 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较快,全村黄牛在栏71头,生猪存栏150头,绒山羊984只,禽2890只,貉300只。200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67元。青山村经济项目有种植地栽木耳70万袋,果树300亩,北药500亩,经济效益较好。 青山村现有通村路7000米,其中村内道路10条5000延长米。通村路7000米为砂石路。自来水入户率100%,有线电话入户率100%,住房砖瓦化率80%。固定电话入房率70%,种粮入户入网微机3户。2005年建卫生所1处,建筑面积50平方米,基础设施基本配套。 2 湖北省鹤峰县五里乡青山村青山村位于五里乡东北部,东北方与五峰县湾潭镇相连,东与三路口村接壤,南与走马镇接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395户,总人口1096人,劳动力738人。现有村级公路主干线15公里,组级公路7.5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该村地处二高山,平均海拔1300米,现有耕地面积1989亩,全为旱地。林地面积32761亩。该村是五里乡的烟叶生产专业村,年种植面积1100亩以上。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村委会把烟叶生产作为兴村富民的主渠道,大力实施烟叶“白”转“烤”,烟农收入明显提升。2005年,全村实现两烟收入116万元。除烟叶外,该村还是鹤峰县鑫益佳农业开发公司的魔芋、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基地面积300余亩。 3 云南省沾益县炎方乡青山村◎ 村情概况该行政村隶属沾益县炎方乡,地处炎方乡西南 边,距乡政府所在地8 公里,到乡(镇)道路为砂石路,交通方便,距沾益县城47 公里。东邻麦地,南邻来远村,西邻腻诺村,北邻新屯村。辖厦卡等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75 户,有乡村人口1773 人,其中农业人口1773 人,劳动力1156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26人。 全村国土面积 15.4 平方公里,海拔 2080 米,年平均气温 13.2 ℃,年降水量 847.5 毫米,适合种植 烤烟、洋芋、玉米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7368 亩,人均耕地 4.16 亩,林地11703 亩。通过烟叶、魔芋、反季节蔬菜和养猪,该村农民2005年人平纯收入1720元,高于全乡平均水平。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7368亩(其中:田363亩,地7005亩),人均耕地4.12亩,主要种植烤烟、洋芋、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170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7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4亩,主要种植苹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593亩,其中养殖面积0亩;草地533亩;荒山荒地2018亩,其他面积887亩。 ◎ 经济发展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05.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55万元,占总收入的36.1%;畜牧业收入381万元,占总收入的5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298头,肉牛577头,肉羊 1426头);第二、三产业收入69.4万元,占总收入的9.8%;工资性收入69.4万元,占总收入的9.8%。农民人均纯收入2506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9.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7人(占劳动力的9.3%),在省内务工105人,到省外务工2人。 ◎ 教育状况该村建有小学 2 所,校舍建筑面积 1560 平方米,拥有教师 11 人,在校学生208人,距离炎方二中中学8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62人,其中小学生208人,中学生154 人。全村建有文化站1个,图书室1个,已成立文娱、科教宣传队1支。 4 黑龙江孙吴县红旗乡青山村青山村位于黑龙江省孙吴县红旗乡政府东三公里处,是红旗乡重点发展的中心村之一。全村总户数201户,总人口663人,耕地面积5460亩。202国道从该村中间穿过,交通便利,具备可持续发展畜牧产业的资源,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村。 5 山东省崂山区王哥庄青山村青山村距王哥庄街道办事处驻地之东南13公里,在青山湾的西岸、太清宫的北侧,散布着八水河、教子园、梨子庵、巨木林、面山等自然村,现有村民800余户,2326人,有林、刘、温、唐、姜等姓氏。 青山村的房屋临海依山而建,红瓦粉墙的楼房和茅草石屋次第呼应;村中树木交错、藤蔓缠绕,房院内外青竹幽幽、红花烨烨;青山湾临海坡陡水深,渔船来往穿梭,鸥鸟嬉戏追逐;站在高处远眺,崂山头半岛蜿蜒入海,太清宫白云缭绕,云雾在奇峰怪石间变幻。俯瞰碧波荡漾的青山湾和掩映绿树中的青山村,恍若进入“山海仙境”。 青山村域内还有试金石湾,位于崂山头北侧的晒线石和三亩顶之间,面积约为0.75平方公里,可停泊渔船。湾内岩石色黑质硬,据说试金能辩真假,俗称“试金石”,湾由此得名。1960年该村在湾西岸建有海水养殖场,岸边有卵石,可用于球磨和建筑。 青山村的林姓本为同一氏族,之所以有上林、下林(亦称大林、小林)之分,一说为尊重林本成的职级和族长身份,称其为上;一说因当时居住条件、交通不便等限制,加之林姓之间血缘已远,而区分为“上”、“下”,以便相互通婚又不违传统礼法。另外,青山村的姜氏原住沙子口的南宅科村,后迁王哥庄的桑园村,其中的一支又从桑园迁青山村落户。梨子庵自然村是由曲氏于清朝道光年间从石老人迁此定居看山,因房前多梨树而故名。八水河自然村是由刘氏、林氏于民国初年从青山迁此给太清宫看山定居,以地理位置命名。教子园自然村是由曲氏“立兰”于民国初年从青山迁此给太清宫看山定居,相传东汉大儒郑康成曾在此教子读书,亦因此而得名。至于青山村刘、温、唐等姓氏,都是后来陆续迁来的。 这里虽然青山绿水,风景宜人。该村以渔业为主,捕捞各种海产品;农业为副,原有耕地1187亩,种植小麦、玉米、地瓜、花生等;山峦4500余亩,种植黑松、苹果、杏、桃、山楂等;村中副业以采石为主。 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青山被开辟为风景区,政府投入资金修通了公路,这里的经济也随着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而今,这里的人们已经不仅仅是出海捕捞、养殖和田地耕耘,而是因地制宜,在大旅游上做文章。开饭店、设摊点、当导游、开出租车……特别是该村大力发展崂山茶的种植,因占地形之优,茶树受朝阳元气的照临,加上“串山雨”、“临海雾”的滋润,长势茁壮、营养丰富,成为崂山茶中的珍品,受到人们的青睐,茶叶逐渐成了青山村经济收入中的重项。同时该村还先后发展了海水养殖业,如海带、海参、鲍鱼等。这里生产的咸鱼、鱼片、海蜇皮等干海产品,美味可口,闻名遐迩。经济的发展,使村民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提高,2004年该村经济总收入1.33亿元,人均收入5869元。 2004年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 现任干部。党支部书记:姜兆节 村长:姜兆阳 会计:林先波 妇女主任:林云 6 浙江北仑区新碶街道青山村青山村地处大碶街道东面4公里,329国道的南面。全村村庄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村民345户,总人口845人,外来人口300人左右,分布在4个自然庄(马头墙、河下、街里南头、新村)。明万历年间(1573~1620)从余姚丈亨迁入。原属清水村,1953年单独立村,取名“三连”,后以“三”、“山”谐音,又与清水村遥相呼应之故,更名为“青山”。 马头墙,主姓孙,明万历年间从余姚丈亭迁入。该村清代出一举人,曾任德清县令,以其所建“马头墙”大屋而得村名。河下,主姓孙,明刀历年间从余姚丈亭迁入。地处清水河北岸,当地习惯称南为上、北为下,故名。 南头,主姓孙,明万历年问从余姚丈亭迁入,位于清水河南边,因名。教养所,民国年间,大碶镇旅沪企业家贺祥生在此创办孤儿教养所,停办后为村民所居,故名。 全村共有耕田860亩,土地大部分已被征用,还剩余200亩左右。近年来,随着北仑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村集体经济也得到迅速增长,厂房出租、山林承包款等为主要经济收入。2006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4185万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收入28.16万元,人均占有335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9058元。2007年村级集体可用资金收入达40万元左右,比去年增长40%。 村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的工作思路,把环境整治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一起抓,经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基本理清一条强村富民的发展思路,现已呈现出经济活跃、社会文明、生活富裕、村庄亮化、环境美化、村民健康长寿的良好形势。创建了区文明村、卫生村、环境整治合格村。 7 山东省平度市大田镇青山村青山村,以山水田园型作为发展模式。根据村庄资源状况,在广泛征取意见的基础上,以开发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为重点,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循环发展。鼓励和支持农民依托农业资源,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开发,开发经济林,建设生态山,培植生态农业园。引导农民兴办小园林、小果园,发展园林经济、庭院经济,以生态开发的模式来发展效益农业。积极推行日光温室种菜、“暖棚圈舍养畜,畜粪发酵,沼气做饭,沼渣肥田”等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走生态循环发展的路子。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标准,青山村两委干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段实施、梯次推进,全面加快农村的各方面建设。形成了努力改造传统农业,打造现代农业;改造传统村居,建设和谐社区;改变陈规陋习,塑造现代文明的新局面。生产快速发展。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年增长20%,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收400余元。 生活日益宽裕。村庄整体搬迁后,新房布局整齐,美观大方,农民居住环境、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家家户户达到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五通” 标准。村庄主街道实现水泥化,科普入户率93%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农村五保户实现应保尽保。村内老年活动中心、医务室、文体活动等设施齐全。 乡风质朴文明。积极开展文明户创建活动,帮助农民破除十种陋习,培养农民群众良好的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农民的现代文明素质,村民法制观念、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增强,村庄文明家庭和信用户达到90%以上,村庄达到平度市以上“文明村庄”标准。社会治安良好,无集体、越级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无“黄、赌、毒”现象,无重大刑事犯罪案件发生,村民对社会稳定满意度达到100%。 村容优美整洁。村庄在搬迁时,村庄建设规划由有资质规划设计单位进行了科学规划。实施村庄“文明一条街”建设工程,村庄实现主干街道硬化、亮化。并建有2处游园和一个文体活动广场。大力开展农村植树造林,提高农村林木覆盖率,做到通村道路、主要街道有林木,村庄周围有林带,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实现农村生产生活垃圾集中管理,农村环境“脏、乱、破”局面彻底改变。 管理高度民主。村两委组织健全,村党组织达到五个好标准,村民对村两委班子满意度达到95%以上。抓好村级财务、村务管理工作,推行和完善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理顺村级经济关系,规范村务、财务公开,农民对村政务、财务公开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村级决策民主、规范、科学,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 8 福建省清流县嵩溪镇青山村青山村地处清流县东北部,位于省道边,占地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0亩、山林面积18000亩。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373户,总人口1543人,党员38人。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坚持“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工作方针,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大力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着力开展“三清六改”,立足村情,积极发展烤烟、花卉、豆腐皮等主导产业,现全村种植烤烟550亩、花卉30亩、豆腐皮年产量达90吨。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2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9万元。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位居全县前茅,先后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平安达标村”、“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据统计,全村现有小康住宅134栋,拥有固定电话286部、移动电话274部、各类大小汽车11部、龙马车、拖拉机等8台,户均拥有1部摩托车、1台彩电。村闭路电视、医疗卫生、供电供水、文化教育等设施基本完善,通村组道路已硬化7.6公里。当前,青山村以创建好班子、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生活、塑造新风貌为主要内容,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努力把青山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9 湖南省涟源市平安镇青山村安平镇青山村有9个村民小组,人口1150人,中共党员25人,水田350亩,旱土260亩,山林面积700亩,油菜林基地360 亩,硬化公路3公里,油菜林基地四年后可以正式投产,为村里增加年产值1百多万元,村里经济能人2户,共计固定资产1000万元以上,公路畅通,环境优雅,社会治安稳定,为人民走上致富裕和建设和谐小康社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10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新店乡青山村◎ 村情概况青山行政村隶属于新店乡,属于二半山区。位于新店乡西北边,距离新店乡12公里,国土面积11.08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5.5℃,年降水量113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450亩,其中人均耕地0.67亩;有林地6780亩。全村辖2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19户,有乡村人口2167人,其中农业人口2167人,劳动力113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80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6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450亩(其中:田229亩,地1221亩),人均耕地0.67亩,主要种植玉米、洋芋等作物;拥有林地6780亩,其中经济林地58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2.68亩,主要种植核桃、蚕桑等经济林果;草地面积5800亩;其他面积1594亩。 ◎ 经济发展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0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52元,占总收入的18.9%;畜牧业收入320万元,占总收入的39.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409头,肉牛89头,肉羊243头);林业收入85元,占总收入的10.5%;第二、三产业收入23万元,占总收入的2.8%;工资性收入140万元,占总收入的17.4%。农民人均纯收入1760元,农民收入以种、养等为主。全村外出劳务收入14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08人(占劳动力的26%),在省内务工105人,到省外务工45人。 ◎ 教育状况该村小学生就读于青山村完小,中学生就读于新店中学,距离中学12公里,目前有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35人,其中小学生人176人,中学生59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全村有186户通自来水,有60户还在饮用井水,有273户还存在饮水困难(占农户总数的52%)。有500户通电,有1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2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6%、2.9%和24.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 数3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8户(分别占总数的7.3%和7.3%)。 该村到新店乡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该村主干道均为硬化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2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2辆,摩托车3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10户;建有小水窖10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29亩,有效灌溉率15.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面积229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8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33户居住于其他结构住房。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548户,乡村人口共2174人,其中男性1181人,女性993人。其中农业人口2174人,劳动力1128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彝族25人,壮族38人。 到2009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2030人,参合率95%。享受低保236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新店乡卫生院,距离乡卫生院12公里。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支部一个,党小组13个,党员总数55人,党员中男党员48人,女党员7人,团员38人。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人畜饮水困难,无医疗卫生设施,文化教育落后。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蚕桑特色产业,种植面积亩;发展养殖业,发展猪1500头,牛280头,羊670只;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350人。 11 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双廊镇青山村该行政村隶属大理市双廊镇,地处双廊镇南边,距双廊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较为方便,距市45公里。东邻洱海,南邻挖色,西邻洱海,北邻长育。辖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27户,有乡村人口2259人。 全村国土面积9.37平方公里,海拔28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800毫米,适合种植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5467亩,人均耕地2.4亩,林地8519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2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7元。该村属于贫特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12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康美镇青山村青山村位于东溪西畔,南洪公路两侧,距南安市区9公里,东至东溪畔,西与团结村接壤,南至东溪边,北至康美村,距镇区2公里。 村委会设在东坂。聚落分布在东坂山南麓丘陵谷地上。有东坂、青丘、角后、宇雅、东坂后等5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村民1187多户4131人(其中旅居海外华侨占600多人)。是由始祖陈肃璞公由漳浦溪坂流落旧称泉州府的南安县二十都青邱村落,定居繁衍而来。 青山村1965年公社化时由青邱、东山两处合并成队,各取一字为青山大队。1984年为康美乡青山村委会。1988年为康美镇青山村委会。 青山村村落面积4平方公里,农作物主种水稻、甘蔗、花生等,兼种小麦、甘薯。林果有松、桉树、龙眼。域内有康美中学、青山小学、卫生所、东坂小学、信用分社等。乡村公路接南洪公路。 有清代古民居祖祠,整座古建筑成“回”字,可四通发达,起着避难和防御作用。 南安市康美镇青山村地处南安市康美镇中部,东溪之滨,东临团结村,西临康美镇镇中心,距离南安市区仅6公里,省道307线(南洪公路)穿村而过,地理优越,交通便捷,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全村土地总面积3.2平方公里,总人口4025人,18个小组。近年来,青山村党支部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用心尽力抓党建,现村党员共有71个。在村干部和党员的领导和帮助下,全村人民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13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开云镇青山村青山村坐落在107国道旁,千吨级码头公路穿越而过,工业大道与衡山大道相连,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85人,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其中水田734亩,旱地50亩,山地、林地共5000亩。 村设有党支部,有党员31名,有办公场所,村学校1所。 近几年来,在村支两委班子带领下,全村人民共同齐力村级事务建设,先后建立了锯板厂、粉煤厂,引进了机砖厂3个,强化招商引资,引进了兆基铜业、丰泰鞋业,绿衡化工、华宏化工,皕成灰石厂等重点项目,村内涌现出一大批养殖专业户。 该村实行村民自治,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民主政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做到了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村民风俗好,共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村形成了一股文明的良好风气。 14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青山村一、基本情况 青山村位于西来镇大五面山,东与白马村相连,西与邛崃市宝林镇为邻,南与铜鼓村相连,北与铁牛村相连。全村幅员面积5.5平方公里,辖14个社,总人口1866人,总户数557户,总耕地面积2445.53亩,常年外出务工人员532人。 二、基本设施建设 (一)2007年—2010年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道路建设:实现社社通水泥路,在2010年前全面完成。 2、沟渠建设:2008年前完成主沟渠硬化6公里,2010年前沟渠硬化率达80%以上。 3、建综合性村活动室一个:为了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在2007年前在原西来机砖厂处修建200平方米活动室一个,内设值班室、办公室、活动室、远程教育教室等。 4、拟建居民点: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拟在青山村2社、5社、7社、9社、10社、12社建集中居住点6个。 三、产业发展 结合青山村原有的产业优势,利用本村良好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的优势,重点发展以下产业: 1、以杂柑为基础的水果,争取在2010年前发展1000亩以上的杂柑,并成立青山村柑桔协会。 2、到2007年底,逐步完成母猪饲养的良种化,争取三杂仔猪年出栏5000头以上。 3、2007年淡水养鱼面积200亩,2010年发展达400亩,并成立青山村渔业协会。 四、社会事业发展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定期与不定期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及时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习农村实用技术,以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群众的参政、议政的科学生产的水平。 2、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实行依法治村、民主管村,科技兴村。依法进行村务公开,自觉接受村民监督。 3、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功能,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大力提倡尊老爱幼,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充分落实“五保”和“低保”政策。 4、在认真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同时,逐步宣传动员农民参加社保。 15 广东省廉江市青平镇青山村广东省廉江市青平镇青山村位于青平镇东南面,距镇政府约5公里,325国道旁,辖青山、中垌、白坭田、大窝、大窝角、公山、猪母岭、陈山背、上独石、谢山背、下独石、东心窝、沙牛湖、大陂头等14 条自然村,人口3907人,耕地面积2855亩,办事处设在青山村。该村地处长青水库下游,耕作条件较好。曾经是青平最大甘蔗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大力发展红橙等名优水果生产,成效显著,荒山基本上已全部种上水果和速生林木。 16 湖北省崇阳县青山镇青山村青山村位于青山镇中部,东临南林村,南接水库村,西连石垅村,北挨城外村,全村有15个组,710户,2974人口,有村干部5人,有党员38名,有耕地面积1815亩,其中水田1415亩,旱地400亩,有林山2500亩。2010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42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910元。 全村有水果基地300亩。种植专业大户3户,养殖业专业大户2户,有村集体企业1家,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5.25万元。 2006年建成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面积140平方米,集全村党务、村务、商务、医务、服务“五务”为一体,成为全村党员群众的议事、学习、休闲、娱乐场所。 17 安徽省郎溪县姚村乡青山村青山村隶属于安徽省郎溪县姚村乡。位于姚村乡东部,天子门水库上游,与广德县相邻,总面积7304亩,林业用地面积3976亩(全部为国家级重点公益林)。耕地面积939.4亩,总人口1560人,含有10个村民组,全村党员36名,女党员4名;青山村交通便利,距离318高速12公里,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盛产毛竹、板栗、木材、茶叶等。 18 安徽省巢湖市坝镇青山村◎ 地理位置坝镇青山村位于居巢区坝镇最南端,于庐江县白湖农场毗邻。 ◎ 辖区范围全村耕地面积2530亩,辖31个村民组,总人口3874人,2008年人均收入4300元。村交通便捷,坝青公路横穿境内,自然村道路村村相通,兆河水运,贯通巢湖长江。 ◎ 农村经济境内资源丰富,优质的石灰石使开采业、石灰烧制、石子加工等行业蓬勃兴起。村拥有600亩山场面积,2003年以来,先后开发和改造茶园400亩,植树造林200亩,郁郁葱葱的树木,整齐的茶园,伴着山场下,一座50亩水质清澈风底的小型水库,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图景,是人们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沿兆河的立树庄、小徐、竹园三个自然村,水网密布,是天然的水产养殖基地,仅这三个村,养殖面积就达150亩,每年为市场提供鱼虾等鲜活水产品100吨。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畜禽养殖已形成一定规模,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三元杂交猪养殖大户二十多户,每年商品猪出栏量达3千头,十多家养鸡户,年养殖蛋鸡2万多只。集镇建设形成规模,科学规划,文明创建,使集镇环境整洁、卫生、商贸繁荣,青山街道常住人口2千多人,由于与白湖农场和青山监狱接壤,流动人口多,批发、另售、餐饮、建材、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生意火爆,市场繁荣。 2009年春季,在镇政府统一规划下,青山街道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一些知明人士、企业家、外地商人跃跃欲试,前往集镇参观、考察、以求得一席之地,共谋发展。 19 湖南省长沙县双江镇青山村该行政村地处湖南省长沙县双江镇南面,与浏阳市社港镇接壤,是一个地道的边关村。全村共14个村民小组,537户农户,1914个人口,1618亩耕地,村域面积约6.3平方公里。村集体有一个山地面积达1816亩的杉木林场,80亩的楠竹园和一个200亩的良种茶园。 20 20.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五城镇山斗乡青山村安徽省黄山市已青山村为自然村名的目前只有一个,位于黄山市最南端。与江西婺源临近。 青山村由牛岭、逞上、米坳、张家等几个村落组成,风景秀美。黄塔高速从其间穿过通往江西省。 21 云南省曲靖沾益县西平镇◎ 村情概况青山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5.00公里,距离镇13.00公里, 国土面积5.66平方公里,海拔1918.10米,年平均气温13.90℃,年降水量1158.6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万寿菊等农作物。有耕地680.97亩,其中人均耕地0.99亩;有林地2500.00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59户,有乡村人口709人,其中农业人口709人,劳动力47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04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2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84.0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万寿菊种植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680.97亩(其中:田268.00亩,地412.97亩),人均耕地0.99亩,主要种植烤烟、万寿菊等作物;拥有林地250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20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73亩,主要种植桉树等经济林果; 其他面积4560.00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158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 有158户通电,有15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58户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3户。 该进村道路为土路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3.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3.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281.6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81.6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0亩。 该村到2006年底,有1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27.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21.00万元,畜牧业收入183.0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698头,肉牛226头,肉羊255头); 林业收入2.00万元, 第二、三产业收入721.00万元, 工资性收入1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84.00元,农民收入以烤烟、万寿菊种植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3.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8人 ,在省内务工17人,到省外务工1人。 22 云南省巧家县包谷垴乡青山村◎ 村情概况青山村位于云南省巧家县包谷垴乡,地处包谷垴乡东边,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乡道路为油路,交通方便,距县149公里。东邻新坪,南邻包谷垴,西邻老店,北邻鲁甸。辖弯子、颜家湾等2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48户,有乡村人口3325人,其中农业人口3325人,劳动力166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48人。 全村国土面积28平方公里,海拔1350米,年平均气温21 ℃,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水稻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343亩,人均耕地0.7亩,林地6201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8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蚕桑、核桃、花椒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343 亩(其中:田386亩,地1957 亩),人均耕地0.7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6201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亩,主要种植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草地11818亩;荒山荒地16371亩,其他面积5267亩。 ◎ 基础设施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有538户饮用井水,有21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28%)。有748 户通电,有3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7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5%和3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7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71户(分别占总数的23%和23%)。 该村到乡道路为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5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摩托车34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09亩,有效灌溉率为4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86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2亩。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8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2户;建有小水窖44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0户。全村有4个自然村已通电;有4个自然村已通路;有4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4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4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7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2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0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2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49万元,占总收入的48%;畜牧业收入138万元,占总收入的2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337头,肉牛83头,肉羊228头);林业收入36万元,占总收入的7%;第二、三产业收入41万元,占总收入的8%;工资性收入52万元,占总收入的10%。农民人均纯收入 1188元,农民收入以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4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98人(占劳动力的 24 %),在省内务工300人,到省外务工98人。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养殖业 ,主要销售往县内。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蚕桑、核桃、花椒 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蚕桑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748户,共乡村人口3325人,其中男性1757人,女性1568人。其中农业人口3325人,劳动力 1669人。其中汉族3324人。到2009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847人,参合率86%;享受低保313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5公里。该村人畜混居的农户200户,占农户总数的27%。 ◎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拥有教师10人,在校学生226人,距离乡中学5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26人,其中小学生185人,中学生41人。全村建有图书室1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9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65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43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 ,有固定资产5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低保对象人员名单、贫困党员救济对象人员名单。 ◎ 基层组织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3 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9人,少数民族党员0人,其中男党员42人、女党员7 人。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弯子、颜家湾等27 个村民小组。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基础设施、人畜引水、医疗卫生。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大力发展蚕桑产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