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青楼旧影
释义

抽烟、赌博、嫖妓为旧时代广州的三大毒瘤,对社会危害性极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本书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广州城市消费文化研究,积累了大量第一手史料,尤其对晚清以来广州娼妓业的史料积累最为丰富。作者将这些史料置于社会生活与消费文化的视野之下进行解读、研究,一改以往精深的学术研究的写作方法,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并辅以大量珍贵而罕见的图片,以图文并茂的普及读物形式,奉献给广大读者。这是一本较全面论述广州娼妓业的不可多得的著作,全书布局合理、语言轻松流畅而又包容学术精髓。

青楼旧影(旧广州的妓院与妓女)


作者:蒋建国

青楼旧影

市场价: 20元

ISBN:7806525831

出版社:南方日报

2006-12-01 第1版

2006-12-01 第1次印刷

开 本:32开 页 数:263页

类 别: 政治法律 -> 政 治 -> 中国政治

内容提要

在光怪陆离的清末广州社会,妓女与妓院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作为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社会群体,妓女不世是色情生活的对象,也是生活方式和公共舞台的重要角色。她们在闹市展现时尚,在刚院顾盼自豪,在赌场一掷千金,在烟馆吞云吐雾,在酒楼陪饮作乐,在闺房调情嬉戏,在江边寄托相思……

目录

上篇

晦涩话题

妓之称谓

粤妓溯源

妓女籍贯

粤妓装束

沙面妓影

珠江风月

妓院等级

大寨气派

妓船遭火

歌伎风情

妓好诗书

尼庵暗娼

雏妓秉性

半卖淫者

街头流娼

妓伶之间

妓妾之间

瞽妓悲情

男妓现形

同性相恋

女童悲剧

妓女调查

妓女数量

妓院税收

中篇

社会控制

妓院管理

妓院设施

功能分离

食色相依

审美时尚

公共舞台

毒鸨之厉

妓女陪酒

妓女献艺

妓女睇戏

生活剪影

妓女赌博

妓女禁赌

鸦片之害

偷盗盛行

劫匪劣迹

选美之风

照片传讯

脱籍费用

逃之夭夭

偷欢之举

上妓身价

中下妓价

讨价还价

花界善举

下篇

官员逛窑

商人狎妓

西人好色

劣客劫色

文人色相

僧人风流

嫖客赖账

嫖客淫威

应酬遭凌

争风吃醋

妓女被打

情意绵绵

联络信号

危险之悦

见异思迁

妓女堕胎

妓喜小孩

文明之风

妻与妓斗

服务态度

名妓跳槽

妓女行骗

色场诗句

性病传播

医疗广告

因病而逝

闹娼毙命

妓之葬礼

诉讼之举

自治组织

历史沉思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隐藏更多内容...]

导语

在光怪陆离的清末广州社会,妓女与妓院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作为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社会群体,妓女不世是色情生活的对象,也是生活方式和公共舞台的重要角色。她们在闹市展现时尚,在刚院顾盼自豪,在赌场一掷千金,在烟馆吞云吐雾,在酒楼陪饮作乐,在闺房调情嬉戏,在江边寄托相思……

前言

一口通商以来,广州作为商业都会,在城市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本丛书关于都市研究的话语,不是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而是将目光下移,考察都市社会的“生活场域”。一百多年前,西关闹市的喧嚣,越秀山上的清幽,珠江■船的杂乱,陈塘青楼的哀怨,荔湾书院的书声,西人游览的感叹……远逝的生活充满神奇,而又如此真实地停留在都市的空间。怀旧是一种文化、一种感喟、一种情调,怀旧需要重拾历史的碎片,探寻远去的生活踪影……

在旧广州,“消费”生产了都市文化,“消费文化”应成为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要素。旧广州高度发达的商业文化,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也使消费文化具有开放性、世俗性、享乐性、时尚性和实用性特征。它体现在具体的生活形态中,以日常生活为重要载体,反映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消费”这一基本线索出发,我们仿佛看到,近人在旧广州的大街小巷,品味酒楼、茶楼的佳肴,赞叹洋货市场的繁华,阅读五花八门的广告,观赏南国风情的粤剧……

本丛书对旧广州消费风情的研究,涉及到饮食、洋货、休闲、赌博、鸦片、教育、报刊、礼仪、色情等方面。这些具体的消费方式,有助于拓展消费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探索消费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奏。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注意通俗性、学和}生和趣味性的结合,充分利用报刊、日记、方志、杂录、家谱、碑刻等各类史料,以及一些较为珍贵的缩微胶卷、善本图书,注意以史立论、史论结合、图文并茂,向读者娓娓叙说旧广州社会风情。

[点击隐藏更多内容...]

后记

由于对近代广州消费文化研究的关注,笔者近年来收集和抄录了一些珍贵的清末报刊史料和其他文献。在完成博士论文写作后,一直没有时间将这些史料进行分类整理。去年4月,偶然与南方日报出版社周山丹女士聊天,谈及广州消费文化史研究,她对此选题颇有兴趣,并将我推荐给副总编谭庭浩先生。两位热心人都是文科出身的学者型编辑,便与我商量,能否深入挖掘一下现有的史料,写作一些反映清末广州社会生活的书籍。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遂欣然从命。然而由于中途工作变化,又加上有其他研究任务,迟迟未能动笔,周女士数次催稿,竞无言以对。其实,除了忙之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对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色情史”写作的犹豫。尽管学术研究提倡开放,但是,对于妓女问题的研究,还是有些顾虑。但面对当初的“君子协议”,我还是鼓起勇气完成了。

这是一本介于通俗与学术之间的读物,说通俗,是在风格上追求平实,所使用的材料一般取自清末报纸,当时的文字已经接近白话文,比较容易读懂,对于一些晦涩语言,已经作了文字上的处理,一般读者不会有阅读障碍;说学术,是因为本书仍然遵循“历史叙事”的基本规律,不会凭空想象,作文学式的描写,而是力求比较真实地揭示清末广州色情业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妓女作为当时一个数量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其生存状况,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广州妓女史,目前尚没有相关的著作面世。而近年出版的少数妓女史著作,多为纯学术性的。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有一种向一般读者说故事的念头,以主题结合史料的形式,向读者讲述一段并非色情的故事,并以此透视清末广州社会的一些阴影,反映出商业社会的畸形消费生态和文化环境,为读者提供一些思考线索。能否达到上述目的,还期待读者批评指正。

再次感谢谭庭浩先生、周山丹女士在本书策划、出版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劳动。吴家骏先生为我录入了部分资料,付琼、蒋序怀、蒋序标、付琳等人帮助收集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蒋建国

2006年6月1日

[点击隐藏更多内容...]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妓女籍贯

关于妓女的籍贯,很难有资料得以详细考证。妓院是一个兼容性较大的组织,对于妓女的“生活经历”较为宽容。妓女是流动性较大的特殊社会群体,她们没有家眷的顾忌,进入卖淫业的门槛较低。特别是清末广州交通较为方便,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妓女也纷纷到广州谋生,广州本地妓女也不断迂往上海等地。从嫖客的消费偏好来看,外地妓女由于语言、风俗和文化背景不同,对那些喜欢新奇的浪荡子弟颇有吸引力。

外地妓女云集广州,向来有扬帮、潮帮之分,她们要在广州站稳脚跟,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除了在美貌方面取胜之外,她们还要具备一定的技艺,如能歌善舞就非常重要。那些漂流在外的异地客人,常常怀有浓浓的乡愁,需要寻找那些在地缘文化上有认同感的妓女排遗忧愁。这样,外地妓女就像外地人在广州所开的餐馆一样,迎合了不同客籍人士的需求。

妓女一般出身低微,被生计所逼而跳入火坑。一些妓女从小就被鸨母从乡下买来,供养在妓院里。鸨母为了牟取暴利,一般会教这些小女孩一些基本技艺,如粤曲、诗词、舞蹈等,待到成年,便逼其为妓,成为鸨母牟利的工具。一些妓女贪图城市生活,但出身贫苦且身无所长,也被迫走上出卖肉体的道路。一些出身不错的女子,由于家庭的变故,也在妓院谋生。如陈塘琼芳妓院一名叫银仔的女子,本为湖北人,其父外派到广州为官,但尚未到任便因故死去,“银仔流落无依,堕入青楼”。这类妓女,由于有着一定的家学渊源,气质较好,在妓女群体中显得与众不同。如北京一位叫做朱宝宝的妓女,不但姿色娇艳,而且苦攻文字,琴棋书画颇为精通,有北方女子的风韵,顿负盛名。又如上海籍一位叫做新银英的妓女,在1909年的妓院选美比赛中,曾经获得色榜第二名,“身如公风,若不胜衣”,从而成为一个名妓。

粤妓装束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正月十六日,风流才子沈复深入广州一家妓院,看到了妓女的装束:“鸨儿呼为‘梳头婆’,头用银丝为架,高四尺许,空其中而蟠发于外,以长耳挖插一朵花于鬓。身披元青短袄,着元青长裤,腰束汗巾,或红或绿,赤足撒鞋,式如梨园旦角。……妇呼有客,即闻履声杂沓而出,有挽髻者,有盘辫者,傅粉如粉墙,搽脂如榴火。或红袄绿裤,或绿袄红裤,有着短袜而撮绣花蝴蝶履者,有赤足而套银脚镯者。或蹲于炕,或倚于门,双瞳闪闪,一言不发。……”

清代中后期,妓院主要集中在沙面一带,都在珠江花舫上营业。当时扬州帮多为高级妓女,身价最高,装束也极为华丽。清末广州洋货消费盛行,一些西式服装也逐步引入。在穿着方面,妓女更为大胆,一些妓女模仿新潮女子,穿着新式白色套装出现在广州街头,引起民众围观。一些高级妓女对进口首饰、化妆品颇感兴趣,经常到洋货店选用香水、香皂等时髦品,打扮得花枝招展,以吸引客人的注意。清末广州妓女还移风易俗,率先去掉裹足旧习,一些妓女还穿上时髦的运动鞋,步态轻盈,颇为自得。P10-1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