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青街
释义

青街,村名,也是乡名,地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西南部山区。作为村,是青街畲族乡政府驻地;作为乡,是我国少数民族乡。是温州市政府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村镇(街区)中惟一的少数民族乡镇。

青街历史文化村镇,不同于县城坡南街区那样有着浓厚的商业背景,也不同于泰顺县厍村那样有着显赫的为官背景,她是由几位平民出身的人士正常迁居或是因避战乱徙居于此而形成聚居的村落,一句话,青街自成一色。基于独特历史人文地位,青街已经批准建立了民俗馆。诗人陈志岁当年游该馆时留下《游青街畲乡民俗馆》诗:“竹岭高低欲匝村,古居作馆傍西源。合回檐现瓦椽式,钑镂壁遗剞劂痕。共赞百家工制器,了谙一世听胪言。恭勤山客文明在,筒酒蓝衣可问元。”(摘自《南雁荡山古今诗抄》)此诗综合地反映了该地的历史现实。

历史文化

不远千里来安家

据考证,青街周家始祖周欲纳就是在唐天宝年间为避安史之乱而不远千里,从陕西经江西平乐迁居横阳睦源,即现在的青街垦荒安家繁衍。算起来也有1250余年光景了。

平民出身的周家,凭着耕读传家的传统,在南宋庆元年间开始发迹。1196年,周茂良及其侄子周励、周勉、周劲等四人同科及第,中了进士。据称,同时期的著名学者叶适先生与他们均有往来,还曾撰写过睦山堂铭序。此外,元末明初,周家的周嗣德曾任平阳知州、浙南道宣尉司同知副元帅,后因平寇有功升任浙江枢密院判官,与刘基有过应和之作。周诚德曾任浙东道全都元帅。对此,池先生认为,因为平寇获得官禄的周家也因此结下了宿怨,后来境况也并不好。至此,将前面那个故事相联系,我们难免感叹两者相似得惊人。

现实的是,池先生认为,青街也因为这些战事遭遇了发展历史上的一个低谷。此后,才陆续有了池氏、雷氏及李氏等姓氏族人迁居于此,于是开始了又一轮的垦荒、繁衍、发展。

青街大屋也风流

如今遗存的几幢大屋,为青街博得了名声在外的机会。

李氏大房、二房,池氏大屋、水尾池氏二房等6处古宅,连同古廊桥、古碇步、古河埠等遗存,为这里的青山绿水平添了浓浓人文气息。

池氏先人在明万历年间由福建徙居于此,从平民出身的始祖开始发展,直到第九世祖才出现发迹。

从该乡相关的申报材料中,记者了解到,发迹了的池氏先祖,特聘浙闽赣三省的能工巧匠共计18人为他建造此宅,前后历时三代。据称,专家们在参观此宅后给予的评价是:这是一座保存得很完美的“明清民间木雕的工艺美术馆”,“堪与北京四合院、徽州古民居、苏州园林相提并论”。

这座建于1733年的老宅,布局气势恢宏,系二进低层四合院式建筑。宅内木雕工艺相当精湛,各种传统意蕴的雕刻随处可见,内外甬道用红石铺就,青石打成八角状作磉子。在此屋内,仰天四望时,步移景换,面向中堂时,迎面即是连云山,站在左边的檐廊下,抬头是月落山,移步至右边的檐廊下,屋外的山峰呈海豚型。如此有闲情逸致,可见池氏当年财力的雄厚。

惟妙惟肖木雕刻

申报材料表明,此屋木雕共有218幅,分山水、花木、飞离、走兽、人物五大组。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像门窗、屏风、天棚、斗拱等,均不事彩绘,而是让各种木材的肌理、质感天然显露。如花窗中,镂雕一些如“琴棋书画”、“寿桃蝙蝠”、“鲤鱼跳龙门”、“松鹤图”、“东吴招亲”等图案,意蕴着主人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出人头地、长寿幸福等。

此宅如今成了该乡的畲乡民俗馆,内藏各类民俗文物和资料逾两千件,其中包括连战、马英九、宋楚瑜等人的题作。

在平阳说起大屋,估计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顺溪的陈氏大屋,这也不足为奇,毕竟“青街竹、顺溪屋”是当地的俗语。

与顺溪仅有一山之隔的青街,除了上述的池氏大屋,还有李氏大屋、李氏二房大屋等。

于1773年建造的李氏大屋,位于青街古老街市南端。这幢木结构的合院式老宅,有着232根柱子,每根柱下的柱础均为鼓型。据称,此宅夏天无蚊。原来,此屋在建造时,每根柱子与柱础接合处,均放有朱砂。

建有四面回廊即走马廊的此屋,其长方形的天井占地一亩有余,大院四周上面共有8个大厅,24间房。走马廊上的美人靠,清一色雕花。全宅每个房间的花窗各不相同。还有六个门神巨像,虽历经百年但依旧色彩鲜艳,清晰可辨……当地人这样传说:李家当年迎娶平阳万全一位财主的女儿,却不如何故与亲家怄气。于是,万全财主为女儿做了一顶比李氏大屋的门高得多的花轿来刁难,不肯认输的李家就命下人开仓,在围墙内外用谷子铺成一道坡,让抬花轿的人踩着这道坡从围墙上进入大院……故事真假不必较真,也无意义。但这个故事与瑞安高楼乡的那19个牛圈真是异曲同工。

当年建造此屋时,师傅们每人还养有一头猪,以示为建此屋而安营扎寨之意;东家也是靠清点鞋子数来统计出工人数;光那栏杆上的百花窗,4个师傅带着徒弟整整用了一年时间……此屋工程量的浩大由此可见一斑。

绿水秀山出名人

绿水秀山的青街,也曾英才辈出。从唐代至清朝,各类中举者达22人,其中有7人任过知州知县等职。

远的不说。就在民主革命时期,这里就出了一位叫施味辛的烈士,与周恩来系早年战友。

这里也出了一位叫李信明的数学博士。定居美国的李,祖籍青街李氏大屋,现为波士顿大学教授。据称他对中国数学史做了许多研究。还有一位叫池伯成的画家,曾于1991年、1998年两度应邀在温举办画展。他的作品集《池伯成画集》一书,由国民党元老陈立夫题写书名。连战曾为其池氏宗祠书贺“祖德昭彰”一匾,其母95华诞之时,连又书赠“福寿康宁”一匾,今藏于畲乡民俗馆内,宋楚瑜则赠字“玉峰春永”。

畲乡风俗独一色

再说说青街的畲族。据有关史书及相关宗谱记载,畲族始祖平番有功,官封忠勇王,并招为驸马。但他不贪图富贵,在高辛帝赐姓分封广东潮州一带后过着狩猎农耕的自由生活。

据称,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该乡畲族系明代时期由福建迁居而来。雷、蓝、李、钟系其四大姓氏,主要居住在山区,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形态。

据称,畲族流行的过节风俗与汉族不同,有自己的方式。最隆重庄严的莫过于正月初举行的祭祖活动,最为热闹激情的是三月三的对歌活动。像结婚时的对歌活动,则要持续三天三夜。更为有趣的是,婚后新人回娘家,青年男女则会挡住小两口对山歌,对得上才能放行,否则大伙儿要往他们脸上抹锅灰。即便到了岳父家,也还是要对歌,在宴请新女婿时,新郎如果对不上,那些阿姊阿妹们便毫不客气往新郎脸上抹上锅灰,以示这是“我家女婿之意”。“青街畲族人擅山歌,是四海蜚声的,有机会一听会让你大饱眼福和耳福。”(《载敬堂集》)传陈志岁先生早年慕名来青街体验生活并进行采摛(采材摛藻之省称)时,曾以接近当地山歌款调作《青街畲族少女》诗:“青衣左衽美头纱,圃畔三人三朵花。相戏敧身偎竹笑,山乡静里泛春霞。”(载《南雁荡山古今诗抄》,诗联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至今,那被咏的三位畲族姑娘的即景生活照片还在有关书刊文献上呢!

青街主要姓氏

汉族: 池(占全乡人口40%)、李(占全乡人口35%)、施、马、杨、卢

畲族:兰、雷、钟

故事传说

靛青布铺路50丈

青街,原名睦源。据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记载,清时称崇政乡。民国后期称睦源乡。1935年命名为青街乡,辖如今闹村乡的联山、苍南县腾垟乡的杨半岭、北山村,南雁镇的前山、朱寮、堂基村等共计18个村及现在的青街乡所辖区域。1992年撤并扩时,将原睦乡并入,再次改名为青街畲族乡。

崇政乡的来历已无法可考,但关于睦源的来历还是有说法的。地处山谷地带的青街,四面环山(前有笔架山,后有月落山,左有金钟山,右有睦山),有来自附近的三条溪水在此汇聚,于是得名。三水汇聚处,如今还有一条始建于宋、重建于清道光十一年的古廊桥,名字就叫睦源桥。

那青街一名又从何而来呢?坊间流传的一个关于浪子回头的传说与此有着联系。

据熟悉当地掌故的池云亮先生称,在南宋时期,当地有一个叫周八的人,其七位兄长均在朝中为官,唯有他不思上进。于是,七位嫂子嘲讽他,说如果有朝一日,你周八也像兄长们一样青袍加身,嫂子们一定用青石铺路50丈,迎他荣归故里。

受了刺激的周八于是奋发图强,终于金榜题名,中了榜眼。不好食言的兄嫂们于是用靛青布铺路50丈迎接。据说如今南雁镇的五十丈村一名,就来源于此。后来嫂子们兑现诺言,改用青石铺路,于是就有了青街。

关于这个传说,池先生还有自己的看法。他称,南宋时期,邻村的周姓族人中,曾有一位叫周仁勇的,中了榜眼。这两件事有张冠李戴之嫌。

他还说,一门八兄弟同期为官,显赫至极,可是好景不长,这周家遭到了与灭门无异的惨境。周家兄弟为献殷勤,将老家旖旎的风光、不凡的风水、丰富的物产等,画了一张地图。据称这张地图中的图案如一顶官帽之状,而周宅正处在这顶官帽之下。出乎意料的是,此图引起了皇上的恐慌,于是皇帝老子编了个理由,御笔一挥,周宅所在之处瞬间山崩地陷,周宅也就烟消云散。据传这是宋孝宗时期的事。不过,池先生称据史料考证所得,南宋时期,青街是曾有过地震的记载。他认为,那可能是一次山体滑坡。

“渭叟”石刻

在20余年前,睦山一带曾有巨型的青石板、青砖、铜勺、大石磨等物出土,有一块石头上还有“渭叟”字样。

“渭叟”何解?池先生认为,渭即渭水,即陕西一带的泛称,叟是老翁的意思。合并起来,那就是陕西老朽之意,这肯定是某人以此自嘲。按此说来,它与青街又有何渊源呢?原来这可能与青街周姓始祖迁自陕西有关。(详见本词条历史文化不远千里来安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3: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