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海民族大学广播电台 |
释义 | 青海民族大学广播电台直属校党委宣传部管理和指导,是学校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的重要舆论工具和宣传阵地。 基本介绍青海民族大学广播电台直属校党委宣传部管理和指导,是学校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的重要舆论工具和宣传阵地,担负着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传达省委、校党委的重要决策精神,弘扬和传播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介绍国内国际和学校重要信息和典型事迹以及丰富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也为丰富我校大学生文化生活,建设文明校园与和谐校园做出了巨大贡献。扩大广播影响力,营造健康校园文化氛围是电台的根本任务;帮助并培养善于表达有理想和能力的大学生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是电台的组织特性;每一次节目都有一个提高,每一天播音都有一份收获是电台的信念;“你可以错过校园的风景,但是不要让校园错过你的声音”是民大广播人的誓言。 广播台现有成员四十余人,设有音乐类、散文类、英语类、体育类、新闻类、休闲类、访谈类、少语类(蒙语和藏语)等多个类别共计二十余档节目。各栏目始终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健康向上的精神鼓舞人、用科学的知识激励人、用经典的作品感染人。编播内容丰富、种类齐全、体系完善、程序规范,深受广大师生及周边地区听众的广泛欢迎和充分肯定。 青海民族大学广播电台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历史进程伴随着青海民族大学的发展而不断向前迈进。青海民族大学广播电台是全校建制最早的社团,同时也始终被誉为全校最具影响力的龙头社团。目前,广播台的先进高端设备和高标准直播间,是全省乃至全国高校中少有的正规调频电台,拥有自己的调频FM88.4和覆盖校园周边三公里内20多万人的收听范围。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校党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广播台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使用了数字化录音放音设备以及调音台、电容话筒等专业音频制作设备;对直播间进行了规模化、标准化装修,吸音棉、防火地毯的安装使电台更加向专业化迈进。 沿革青海民族大学广播电台,前身为1977年6月成立的青海民族学院大学生广播站; 2006年初,更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大学生广播电台, 2009年4月,随着青海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而成为青海民族大学广播电台。 精英青海民族大学广播电台被全校荣为各类人才精英的聚集地。全体编播人员,都是经过认真严谨的考核与培训脱颖而出的,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及态度。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的马可、青海电视台藏语新闻联播主持人的来忠、内蒙古包头人民广播电台的齐静娴以及赵楠、马忠明、王琰、白茹、卫高洁等,都是从电台走出去并在各自岗位上作出突出业绩的代表。 结语青海民族大学广播电台多年来不断提高对内业务水平和对外品牌宣传,多年来与民族院校的佼佼者中央民族大学、传媒行业的领路人中国传媒大学以及华东交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聊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广州涉外学院等国内重点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有人说一个时代最终会变成一首歌,在当代的中国,我们的人民广播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歌手。每一首时代之歌,都乘坐广播人亲手编织的五彩电波,响彻了大江南北,飞进了千家万户。每当FM88.4校园广播里响起激情、时尚、澎湃的音乐时,沸腾的年代又让我们对未来更加充满期待。校园广播人,在用自己最朴实、最真诚的话语同听众朋友,通过FM88.4的空中电波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未来的日子里,青海民族大学广播电台定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必将为学校改革发展和校园文化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建设成为一支具有民族特色的国内一流校园广播媒体队伍而不懈奋斗!新的学年,我们期待着每一位新朋友的加入,期待着与大家一起在时间与创新中前行,继续书写民大广播传媒的新篇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