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
释义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1985年3月动工兴建,规划面积20.02平方公里。建区二十多年来,在中央、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经过广大建设者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开发区已由昔日的荒野渔村,成长为投资环境良好、开放型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日益繁荣、最适宜居住创业的现代化新城区。 园区规划(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主导产业发展已具规模 城市功能形象不断提升 投资软环境持续改善 和谐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功能分区(1、石油化工工业区 2、国际商贸仓储加工工业区 3、临港工业区 4、生态高效农业区 5、行政商务中心区 6、综合旅游区) 概况简介青岛开发区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1985年3月动工兴建,规划面积20.02平方公里。1992年,省、市决定将开发区与黄岛区体制合一,同年在区内兴建了国家级保税区和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5年设立省级凤凰岛旅游度假区;2006年设立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2008年设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现全区(包括黄岛区)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总人口59.4万,其中户籍人口32.1万。建区二十多年来,在中央、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经过广大建设者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开发区已由昔日的荒野渔村,成长为投资环境良好、开放型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日益繁荣、最适宜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新城区。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注重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国民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十余年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8.2亿元,人均近2万美元;工业总产值2015.6亿元,增长44%;全口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1.1亿元,增长24.8%;辖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6亿元,增长19.6%;外贸进出口61.9亿美元,增长24.8%;其中出口36.5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7亿元,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50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增长13.4%。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总指数继续保持国家级开发区第5位。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集群化布局、专业化招商、职能化服务”的工作思路,着力引进高、精、尖项目,开放型经济呈现新局面。截至目前,已有5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区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约73亿美元。引进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404个,投资过亿美元大项目17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4个。对内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海尔、海信、中船重工、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入区。2008年,外管局到账外资5.05亿美元;利用内资到位资金73.1亿元。 ——主导产业发展已具规模。按照“大港口、大工业、特色旅游”三大特色经济的布局,巩固提升产业集群、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四个经济亮点”,主导产业的主体框架基本形成。按照“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思路,重点建设的港口、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造修船、海洋工程“六大产业集群”的龙头项目全部开工建设,集群产值总量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8%。港口产业,围绕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全面推进前湾港开发建设,北港区10个10万吨深水泊位全部建成,总投资160余亿元的南港区13个深水集装箱泊位开发全面启动,2008年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家电电子产业,形成了以海尔、海信、新都理光、瑞智精密机电等大项目为龙头,中小型配套企业集聚发展的产业格局,是国家(青岛)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和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石化产业,1000万吨大炼油、总投资5.4亿美元的丽东化工等龙头项目建成投产,2010年石化产业产值将达100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环保型石化基地。造修船产业,总投资74亿元的海西湾造修船基地修船坞建成投入使用,50万吨级造船坞启用,大型船用曲轴、船用柴油机等核心配套项目建成或开工,将形成年造船468万吨、修船220余艘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达500亿元。海洋工程产业,总投资40多亿元的中海油海洋石油工程项目一期二期建成投产、三期开工建设,总投资2亿美元的武船麦克德莫特、总投资23亿元的中石油等海洋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海西湾将成为世界重要的海洋石油工程制造基地。汽车产业,上汽通用五菱具备年产30万辆整车和35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一批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部件项目已形成批量生产规模。特色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围绕建设国内一流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凤凰岛旅游度假区开发深入推进,金沙滩景区荣膺国家4A级景区。200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3亿元。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深入实施“双十高”工程,全区已引进建设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孵化器33家;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1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4%。大力实施“名牌兴业、质量兴区”战略,名牌产品总量居全国同级行政区前列。循环经济取得新进展,2008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按可比口径下降9.6%、水耗下降11.6%。 ——城市功能形象不断提升。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按照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建设精品、生态保护的原则,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最适宜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新城区。累计投资300余亿元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业区基本达到“九通一平”标准,建成前湾港、黄岛油港、胶黄铁路、环胶州湾高速公路、长途汽车站等一批大型交通通讯能源设施,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设了镰湾河水质净化厂、管家楼水厂、生活垃圾处理厂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品位和档次不断提升,高标准完成城区骨干道路改造、嘉陵江路立交桥、黄河路立交桥、嵩山隧道、滨海大道、金沙滩公园、唐岛湾滨海公园等城市精品工程;海湾大桥、海底隧道开工建设,“青黄不接”问题即将解决。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元整合、组团建设、捆绑开发”的原则,不断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建成区面积达73平方公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态城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成功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投资软环境持续改善。初步建立起以改革开放为主要特征,精干高效、运转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全省率先整建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1054项审批事项精简到104项,总精简幅度达90%。积极推进“零收费区”建设,面向工业企业的区属收费项目由原来的334项减少到目前的2项,每年可以减轻企业负担近2亿元。建立“一站式”行政审批中心,将与项目引进和建设相关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到行政审批中心统一办理,提高了办事效率。设立机关效能投诉中心,机关效能建设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扎实推进“平安西海岸”建设,先后四年荣获“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称号,被评为全国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规划、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项实行票决制。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重点抓好教育、制度、监督、查处、一岗双责“五个关键环节”,制定并落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转让、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财政资金使用、农村财务管理、干部人事任免“五个重点领域”6个监督办法。 ——和谐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突出解决民生问题,保证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荣誉称号,成功创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引进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北京电影学院青岛创意媒体学院、青岛理工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高度重视招才引智,全区现有人才总量8.4万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实施西海岸文化家园工程,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颁奖活动永久落户,被评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区”。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实施全民医疗保障民心工程,初步形成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科研为一体的医疗体系。率先建立和谐社区建设标准,“六型社区”建设被国家民政部誉为“黄岛模式”。全面实施城乡统筹就业、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城乡社会救助等制度,形成了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今后一段时期,开发区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机遇,立足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巩固提升产业集群、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四个经济亮点”,突出打造高端制造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先行区、城市建设精品荟萃区和环境优美的首善之区等“四大特色区”,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努力建设全国最好开发区。 园区规划按照城区总体规划,青岛开放区在区域布局上规划为六个主要功能区: 1、石油化工工业区 主要在新区北部一带,依托黄岛油港,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和化纤生产,形成北方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 2、国际商贸仓储加工工业区 主要利用保税区政策和临近前湾港的优势,完善保税设施,努力扩大保税业务范围,借鉴自由贸易区的运作经验,建成以进出口、转口、过境贸易为主的贸易中心;以仓储运输为主的货物集散中心;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加工中心;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中心;以国内外信息为主信息传递中心;以国外商品为主的展贸中心,使开放区与保税区优势互补,成为与国际市场接轨、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一流、效益上乘的现代 化自由贸易区。 3、临港工业区 在临近前湾港一带区域,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速工业园建设和重大工业项目的引进开发,着重发展生物制药、家电、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工业项目,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企业群体,逐步发展成为依托港口性强、运输量大、技术优良、规模较大的工业基地。 4、生态高效农业区 主要在新区的西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林果业、蔬菜、畜牧业,逐步建设成为全区的果品生产基地和居民的“菜篮子”基地,为新区发展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5、行政商务中心区 主要在新区南部,长江路以北地域,以新的行政区为中心,进一步带动周边文化区、金融区、商业区的完善,逐步形成第二个十年的标志性的中心区域。 6、综合旅游区 主要包括薛家岛办事处所区域和柳花泊珠山国家森林公园,利用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突出山海景观特色,建成集娱乐、度假、休疗养、海上体育活动为一体的具有现代化水准和特色的综合旅游区。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注重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国民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十余年持续快速增长。2009年,青岛开发区实现GDP814.2亿元 同比增长15.5%;工业总产值2430亿元,增长20.5%;入库税金508亿元;该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连续6年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前5强。2009年,在国家级开发区前八强中,该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等指标的增速均位居第一。 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总指数继续保持国家级开发区第5位。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集群化布局、专业化招商、职能化服务”的工作思路,着力引进高、精、尖项目,开放型经济呈现新局面。截至目前,已有5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区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约74.8亿美元。引进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411个,投资过亿美元大项目17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4个。对内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海尔、海信、中船重工、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入区。2008年,外管局到账外资5.05亿美元;利用内资到位资金73.1亿元。 主导产业发展已具规模按照“大港口、大工业、特色旅游”三大特色经济的布局,巩固提升产业集群、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四个经济亮点”,主导产业的主体框架基本形成。按照“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思路,重点建设的港口、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造修船、海洋工程“六大产业集群”的龙头项目全部开工建设,集群产值总量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8%。港口产业,围绕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全面推进前湾港开发建设,北港区10个10万吨深水泊位全部建成,总投资160余亿元的南港区13个深水集装箱泊位开发全面启动,2008年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家电电子产业,形成了以海尔、海信、新都理光、瑞智精密机电等大项目为龙头,中小型配套企业集聚发展的产业格局,是国家(青岛)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和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石化产业,1000万吨大炼油、总投资6亿美元的丽东化工等龙头项目建成投产,2010年石化产业产值将达100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环保型石化基地。造修船产业,总投资74亿元的海西湾造修船基地修船坞建成投入使用,50万吨级造船坞启用,大型船用曲轴、船用柴油机等核心配套项目建成或开工,将形成年造船468万吨、修船220余艘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达500亿元。海洋工程产业,总投资40多亿元的中海油海洋石油工程项目一期二期建成投产、三期开工建设,总投资2亿美元的武船麦克德莫特、总投资23亿元的中石油等海洋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海西湾将成为世界重要的海洋石油工程制造基地。汽车产业,上汽通用五菱具备年产30万辆整车和35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一批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部件项目已形成批量生产规模。特色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围绕建设国内一流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凤凰岛旅游度假区开发深入推进,金沙滩景区荣膺国家4A级景区。200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3亿元。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深入实施“双十高”工程,全区已引进建设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孵化器38家;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1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4%。大力实施“名牌兴业、质量兴区”战略,名牌产品总量居全国同级行政区前列。循环经济取得新进展,2008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按可比口径下降9.6%、水耗下降11.6%。 城市功能形象不断提升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按照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建设精品、生态保护的原则,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最适宜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新城区。累计投资超过400亿元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业区基本达到“九通一平”标准,建成前湾港、黄岛油港、胶黄铁路、环胶州湾高速公路、长途汽车站等一批大型交通通讯能源设施,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设了镰湾河水质净化厂、管家楼水厂、生活垃圾处理厂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品位和档次不断提升,高标准完成城区骨干道路改造、嘉陵江路立交桥、黄河路立交桥、嵩山隧道、滨海大道、金沙滩公园、唐岛湾滨海公园等城市精品工程;海湾大桥、海底隧道建成通车,“青黄不接”成为历史。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元整合、组团建设、捆绑开发”的原则,不断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建成区面积达73平方公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态城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成功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投资软环境持续改善初步建立起以改革开放为主要特征,精干高效、运转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全省率先整建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1054项审批事项精简到104项,总精简幅度达90%。积极推进“零收费区”建设,面向工业企业的区属收费项目由原来的334项减少到目前的2项,每年可以减轻企业负担近2亿元。建立“一站式”行政审批中心,将与项目引进和建设相关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到行政审批中心统一办理,提高了办事效率。设立机关效能投诉中心,机关效能建设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扎实推进“平安西海岸”建设,先后四年荣获“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称号,被评为全国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规划、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项实行票决制。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重点抓好教育、制度、监督、查处、一岗双责“五个关键环节”,制定并落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转让、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财政资金使用、农村财务管理、干部人事任免“五个重点领域”6个监督办法。 和谐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突出解决民生问题,保证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荣誉称号,成功创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引进青岛滨海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北京电影学院青岛创意媒体学院、青岛理工大学、青岛黄海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港湾职业学院等8所高等院校。高度重视招才引智,全区现有人才总量16.6万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实施西海岸文化家园工程,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颁奖活动永久落户,被评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区”。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实施全民医疗保障民心工程,初步形成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科研为一体的医疗体系。3A甲等的西海岸医疗中心已经建成。率先建立和谐社区建设标准,“六型社区”建设被国家民政部誉为“黄岛模式”。全面实施城乡统筹就业、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城乡社会救助等制度,形成了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今后一段时期,开发区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市委市政府“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机遇,立足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巩固提升产业集群、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四个经济亮点”,突出打造高端制造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先行区、城市建设精品荟萃区和环境优美的首善之区等“四大特色区”,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努力建设全国最好开发区。 功能分区按照城区总体规划,青岛开放区在区域布局上规划为六个主要功能区: 1、石油化工工业区主要在新区北部一带,依托黄岛油港,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和化纤生产,形成北方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 2、国际商贸仓储加工工业区主要利用保税区政策和临近前湾港的优势,完善保税设施,努力扩大保税业务范围,借鉴自由贸易区的运作经验,建成以进出口、转口、过境贸易为主的贸易中心;以仓储运输为主的货物集散中心;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加工中心;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中心;以国内外信息为主信息传递中心;以国外商品为主的展贸中心,使开放区与保税区优势互补,成为与国际市场接轨、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一流、效益上乘的现代化自由贸易区。 3、临港工业区在临近前湾港一带区域,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速工业园建设和重大工业项目的引进开发,着重发展生物制药、家电、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工业项目,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企业群体,逐步发展成为依托港口性强、运输量大、技术优良、规模较大的工业基地。 4、生态高效农业区主要在新区的西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林果业、蔬菜、畜牧业,逐步建设成为全区的果品生产基地和居民的“菜篮子”基地,为新区发展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5、行政商务中心区主要在新区南部,长江路以北地域,以新的行政区为中心,进一步带动周边文化区、金融区、商业区的完善,逐步形成第二个十年的标志性的中心区域。 6、综合旅游区主要包括薛家岛办事处所区域和柳花泊珠山国家森林公园,利用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突出山海景观特色,建成集娱乐、度假、休疗养、海上体育活动为一体的具有现代化水准和特色的综合旅游区。 优惠政策1、对设立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除了属于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贵重金属等资源开采项目的,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以外,实际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取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对从事港口、林业、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在依照规定享受“二免三减”企业所得税优惠待遇期满后,经企业申请,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在以后的十年内继续减征企业所得税15%至30%。 4、外商投资企业兴办的产品出口企业在依照规定享受“二免三减”企业所得税优惠待遇期满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的70%以上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5、外商投资企业兴办的产品先进技术企业,在依照规定享受“二免三减”企业所得税优惠待遇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延长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6、外国投资者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五年的,经投资者申请,税务机关批准,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所得税40%的税款。 7、外国投资者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兴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先进技术企业,可以依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全部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外国投资者直接再投资于兴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先进技术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月份起三年内没有达到产品出口企业标准的,或者没有被继续确认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应当缴回已退款的60%。 8、外国投资者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免征所得税。 9、对用自有的运输工具和储藏设施,直接为客户提供仓储、运输服务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认定为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二免三减”的税收优惠政策。 10、从事生产技术科学研究和开发的外商投资企业,认定为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二免三减”的税收优惠政策。 11、对于高科技、特大型项目将给予个案扶持。 地理位置青岛开发区位于山东半岛胶洲湾南口西海岸。地处东经120°02´至120°18´、北纬35°52´。东与青岛市市南区隔海相望,海上最近距离2.26海里。南濒黄海,北、西皆与胶南接壤。总面积274平方公里。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青岛开发区)是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85年3月28日正式动工兴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享有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的特殊经济区。它位于胶州湾西海岸,与青岛老城隔海相望,海上最近距离2.26海里(约4.2公里)。1992年与同处一地的青岛市黄岛区合一,现有面积274.1平方公里,人口40万。自建区以来,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80多亿元,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现代化港口、家电电子、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制药、国际贸易、旅游度假为主要特色,集开发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和旅游度假区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框架,是中国开放区域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2001年4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青岛开发区发展的决定》,提出了要把开发区建设成为“青岛的明天”的宏伟目标,确定了青岛经济发展重心向青岛开发区全面转移的战略决策,并赋予了开发区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权限。青岛开发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青岛开发区将按照“经济国际化、以港兴区、城市化、科教兴区”四大战略,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展环境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荣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十强开发区、山东最佳投资城市称号。坚持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显著提升,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力度不断加大。深化源头防腐,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充分发挥“三线一网”作用,健全网络问政等互动平台。电子监察系统投入使用,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不断创新,行政事项审批效率平均提速70%。区长公开电话办结率96%。自觉接受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2008年以来,共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建议668件,政协委员建议案、提案786件。 三大计划1、绿岛计划。以凤凰岛国际旅游岛为先行示范区,对全岛整体绿化,最终放大到黄岛全域,以绿化提升城市品质,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之岛。目前,在国际旅游岛先行示范,隧道接线绿化、唐岛湾南岸滨海公园荣获“人居环境设计金奖”,成为青岛城市发展新亮点。东环岛步行道、西环岛绿道工程开工建设。全区林木绿化率达35.2%,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5.5%,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2%以上。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国内首座商业运营的薛家岛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站建成投入使用,与此配套的天津力神锂电池等项目注册。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2012年,以“堆绿”的理念塑造复合式立体绿化景观,着力提高绿量,加快推进总投资约14亿元的重点绿化项目,将银沙滩植物园打造成世博园南园;将新建或改造的10余条道路、南辛安河等河道,打造成集生态和景观于一体的绿道、绿带。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2、蓝岛计划。立足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全域河流治理和环境保护,让天更蓝、海更蓝,大力发展蓝色经济,离岸开发海洋,打造蓝色之岛。目前,已经实施全域环境治理和保护,拆除影响海洋环境的各类违章建筑1335处。人工岛规划建设完成选址论证。完成辛安前河综合整治,建成龙泉河一期等污水处理厂。发展远洋渔业,建设“蓝色牧场”。大力发展蓝色经济,海西湾造修船基地成为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游艇展示、交易等项目积极引进。全区海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3%左右。2012年,加强节能减排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立海域使用管理动态监视监测系统,推进海洋倾废区和滨海岸线综合整治,规划建设离岸人工岛,加快建设人工鱼礁,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3、智岛计划。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5年引进培育20名左右顶尖人才(团队)、200名左右领军人才(团队)、2000名左右紧缺人才,实现10万名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力发展智慧经济,打造智力之岛。2011年,全区引进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1.2万人,其中硕士、博士896人,驻区高校毕业生本区就业率提高到12%,3人入围中央“千人计划”答辩评审,被评为山东省首批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大力发展智慧经济,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75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8%左右,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五大板块,每个板块都是一个集聚人才、成就人才的平台。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期间要规划建设四个千万平方米的发展载体,即千万平方米孵化器、千万平方米总部、千万平方米高端商务区、千万平方米保障和人才住房,我们黄岛要占到1/5以上;同时,规划保障性住房新开发面积占到全区住宅开发总量的50%以上。着力通过好的住房政策来吸引人、留住人、来调整人才结构,通过人才结构来调整产业结构。(去年一年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3万平方米、4500余套,完成市政府下达计划的157.9%)。今年,启动高端人才引进、高端人才培育、大学生集聚“三大工程”,完善人才引进、培育、激励、保障机制,促进住房、人才、产业有效互动。以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推动智慧经济发展,引进建设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2个以上,新认定高科技企业10家,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 综合实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1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50亿元,比2007年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长17.8%;工业总产值3500亿元,是2007年的2.5倍,年均增长25.7%。实现辖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8亿元,是2007年的2.1倍,年均增长20.6%。我区创造了全市1/4的工业总产值、1/5的生产总值和实际到账外资。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总指数连续8年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五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