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琴姓 |
释义 | 琴(Qín)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琴姓源出有二:1、出自古代琴师的后代,以职业乐器名为氏。2、出自春秋卫国琴牢的后氏,以祖名为氏。琴姓在秦、汉统一天下之后,以今甘肃天水为繁衍中心,并逐渐向外播迁。明时,在祖国最南端的交趾,已有琴氏族人的出现——琴彭足以证明。琴姓望居南郡(今湖北省中部偏南荆州市)、天水郡。 历史名人有琴牢,琴高,琴彭等。 一、姓氏源流琴(Qín)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琴姓源出有五: 1、出自古代琴师的后代,以职业乐器名为氏。据《姓氏考略》载,“以所执之业为氏”。琴师在中国,是很早有了,有本古书叫《说文》里面说,远古的神农氏创造了琴,有五根弦,到了周代时又加上两根弦,成了七弦琴。另一本古书《礼乐记》说,舜帝创造了弦琴,琴长三尺多。琴师的后代,就以乐器名琴为姓,形成了琴氏。 2、出自春秋卫国琴牢的后氏,以祖名为氏。春秋的时候,孔子有一个学生叫琴牢,又名子张,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琴张。他很讲义气和友情,与当时的名人子桑户、孟之反是交情很深的朋友。琴牢的后代,以祖名为姓,称琴氏。 3、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琴人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琴人,是春秋时期楚国的特有官职称谓,并不是操琴的乐师,而是一种守护琴城之小吏。 “琴”,在楚国就是“冢”的公称,“琴城”,也就是名人贵族的陵墓。郦道元在史籍《水经注》中记载:“楚人谓冢为琴。六安县都陂中有大冢,民曰公琴,世传即皋陶之冢。” 由于琴人多为家族沿袭、世代守陵,因此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琴人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琴氏,世代相传至今。 4、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胡雷氏,亦称胡尔氏、胡仁氏,蒙古语为,汉义为“琴”,包括了胡琴、四胡琴、马头琴等,是蒙古民族中说唱艺人的专有姓氏,历史非常悠久。 胡雷氏在元末明初即多有冠汉姓为琴氏、胡氏、雷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按: “胡雷”,实际上是蒙古语“胡尔、胡仁”的音译,创始于北方民族,是蒙古民族史料中记载最早名的弦乐器名称。在元朝时期的宫廷音乐中,也是主要的乐器种类之一。 在史籍《元史·礼乐志》中记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三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其所称为“胡琴”,并特地说明了忽雷是弓擦乐器。后来,在蒙古喀剌沁王府乐队中的“忽雷”,就是这种弓擦乐器,和元朝的忽雷具有渊源关系。 忽雷上的龙首形制不一,其中著名的“玛特尔头”则是比较古老的形制,形似龙,面似猴,狰狞可怖,具有一种镇压邪魔的象征性神韵。 5、源于朝鲜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朝鲜族琴氏,亦称奉化琴氏、通津琴氏,本贯在巨济(今韩国长承浦巨济岛鹅洲),其先祖为马韩部落联盟中的一个氏族首领,远祖是箕子朝鲜时期的臣子,传说是箕子朝鲜朝堂的琴师,因此将所居之地称琴山(今韩国庆尚南道晋阳郡),称琴氏。 马韩,就是公元前100~公元300年间居于朝鲜半岛西南部地区的部落联盟,按韩国学者的解释,是远古传说中的檀君(王俭)朝鲜南迁遗民与汉江南岸流域的辰国朝鲜融合而成。马韩后来在西汉成帝刘骜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被自己部落中的一个城邦百济所灭。其后,琴氏家族迁徙到巨济一带生息繁衍。 明朝初期,朝鲜星州李氏家族渡鸭绿江入居辽宁铁岭一带,由于该李氏家族原来就是元朝时期陇西郡公李长庚的后代,因此被明王朝编入卫所并出仕做官。当时李氏家族首领李英出任铁岭卫指挥佥事,一直到明朝末期辽东名将李成梁时期,后金政权崛起,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李成梁之孙李应祖携族逃亡到巨济贯松村一带,与琴氏家族联姻。 到了清乾隆年间以后,朝鲜李氏家族中有不少人迁回东北地区,琴氏家族在当时多有随往者,成为今东北地区朝鲜族琴氏的主源,世代相传至今。 二、迁徙分布春秋时期卫国有人名琴牢,字子开,是孔子门生,其子孙便用祖先之名“琴”为氏。《姓氏考略》说是琴牢之后子孙用祖先之名“琴”为氏。 依照《姓氏考略》的考证,琴氏的始祖是古代的琴师,子孙以父祖的职业为姓氏。中国的琴,历史极为悠久,据《说文》记载,是“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礼·乐记》指出,“舜作五弦之琴”,《广雅》也说,“琴长三尺六寸三分,广六增寸”。从这些文献来看,中国琴的由来已久册时又能说明中华民族音乐素养的深厚,既然有琴,就必定有琴师,操此职业的后代子孙又多有以琴为姓。可见,琴氏这一姓氏历史之久远。 琴姓在秦、汉统一天下之后,以今甘肃天水为繁衍中心,并逐渐向外播迁。明时,在祖国最南端的交趾,已有琴氏族人出现——琴彭这位名人以证明。琴姓望居南郡(今湖北省中部偏南荆州市)。 三、历史名人琴 牢琴牢,古代的琴师,春秋末期卫国人。字子开,一字子张,又称琴张,为孔子最早的门徒。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琴牢,卫人,字子开,一字子张。与宗鲁友,闻宗鲁死,欲往吊焉,孔子弗许,曰:‘非义也。’” 据《百家姓考略》引述:传说孔子的弟子中有个名叫琴牢。此人性情性情温和,容易相处。是孔子弟子中寿命最长的。在以礼节著称的鲁国,讲究长幼尊卑,他却能对自己的儿子不板脸,不故作威严,甚至就像朋友之间一样倾心交谈,实可算得上有史以来思想开放的先祖。 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认为琴姓人是孔子弟子琴牢之后。他的后代即以他的名为姓成为琴氏,奉琴牢为琴姓的始祖。 而依照《姓氏考略》的考证,是“以所执之业为氏”。其后代以先人的职业而姓琴。因古代琴师众多,且名已佚,故琴师后人奉琴牢为得姓始祖。 琴 高琴高,战国时赵国人,能鼓琴,曾为宋康王的舍人。文献把他当成了仙人。继承涓子、彭祖之术,相传游历冀州、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入涿水取龙子,与弟子们相约,某日返回,后来果然按时乘鲤鱼而出,一月后又入水中。 琴 彭琴彭,明代的好官,永乐年间在地方上当州官,他实行的政策对老百姓、对国家都有好处,人们因此赞扬他。《明史·第二百九十八卷·列传第一百七十七》记载:“琴彭,交阯人。永乐中,以乂安知府署茶笼州事,有善政。宣德元年,黎利反,率众围其城。彭拒守七月,粮尽卒疲,诸将无援者,巡按御史飞章请救。宣宗驰敕责荣昌伯陈智等曰:"茶笼守彭被困孤城,矢死无贰,若等不援,将何以逃责!急发兵解围,无干国宪。"敕未至而城陷,彭死之。诏赠交阯左布政使,送一子京师官之。” 四、郡望堂号1、郡望天水郡:汉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省通渭西北)。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南 郡:秦以所占楚地置南郡,治郢,移江陵(今湖北省中部偏南荆州市)。孙吴曾移治公安。西晋旧治江陵。隋南郡即荆州。 2、堂号天水堂:以望立堂。 南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郢邑堂。 资料有待补充。 五、宗祠通用联〖琴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友偕桑孟; 术继涓彭。 ——佚名撰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卫国人琴牢,字子开,孔子的弟子,与子桑户、孟之反二人为友。下联典指战国时赵国人琴高,能鼓琴,曾为宋康王的舍人。继承涓子、彭祖之术,相传游历冀州、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入涿水取龙子,与弟子们相约,某日返回,后来果然按时乘鲤鱼而出,一月后又入水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