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秦筝
释义

陕西古“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发源地,筝因是秦人智慧的创造,所以有称之为“秦筝”。相传当地有一 个爱弹瑟的人, 他有两个独生子也都很喜欢音人相争而产乐,想想瑟占为已有,父亲只好把瑟一劈两半,两个儿子一人一半。因为这件新的乐器是两生的,于是就称他为筝。这种称谓最早见于汉人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年)的《九叹·忧苦》。这种称谓绵延了近两千年,“秦筝”则成了筝的专有名词。筝发展至‘唐’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白居易《邓舫张彻落第诗》)的繁荣时代。可见筝在此时期发展之鼎盛。筝音箱边框以红木制,面板以桐木制,呈拱形。据史料记载,汉、晋以前张12根弦,唐、宋以后增为13弦,明、清以来逐渐增至15至16根弦。采用丝弦,每弦置一柱(也称马或雁足),移动柱位可调节音高。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流行21弦筝。通长约130厘米,改用钢弦或尼龙缠钢弦。近年来也有增至24或26弦的筝。一般都依五声音阶定弦,有时也用七声音阶定弦。 筝的音色悠扬、典雅。弹奏时可左右手并用,也可右手弹奏,左手按揉,产生吟、滑音效果。演奏手法非常丰富。现已成为重要独奏乐器,也常以歌舞伴奏。代表曲目有《渔舟唱晚》、《寒鸭嬉水》、《出水莲》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