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秦镇 |
释义 | 秦镇是西周时的沣都,与镐京南北相望,曾有九楼十三堡。南北两楼和一段黄土夯的城墙。秦镇桥一桥跨两地,是长安和户县的分界。过了长安,就是秦镇北口。下一道坡坎,是青石垒就的北楼,不知什么年月被拆去了。秦镇叫秦渡镇,也有叫津的。沣河水丰,尤其是雨季,水流湍急,浊浪滚滚。 简介[清]道光时金匮(今江苏无锡)诸生。工小楷。《清朝书画家笔录》【地名】,别名,秦渡镇。位于西安市户县东边,毗邻长安八水之一的沣河。面积五十多平方公里,人口10余万。其具有有上千年悠久历史,北朝前秦苻坚路过于此设立渡口,故称为秦渡镇,简称秦镇。从当时开始周围自然村慢慢聚合形成一个现在比较大的市镇。曾因经济发展迅速,成为西安市的直辖镇。镇上有六个村子,秦一村到秦六村;镇外偕王谓村,牛东村,扶托村,崔家湾等十六个自然村。秦镇因其秦镇大米面皮而闻名全国,是为西安著名小吃之一。 历史上秦镇被高达4,5米的土城墙围绕,城外有壕,一则防水灾,二则防匪,迄今为止秦镇南城门依然存在,成为远近闻名的古迹。镇内分为五楼十八堡! 其所辖扶托村始于商周时期,现为国家文物重要保护村。 陕西省户县秦渡镇秦镇,又叫秦渡镇,是陕西关中闻名遐迩的历史名镇。史有“周丰宫 ” 之称, 《 古今图书集成 》载,“秦渡即古丰地,沣水之西岸,丰旧城在焉”,镇北五里的“周文王灵台”就是历史的见证。公元 401 年,后秦皇帝姚兴由西域迎天竺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逍遥园即户县草堂寺译经地沣河设渡,秦镇由此而得名。至今 1600 多年,是历朝历代繁华的交通商贾重镇。 悠久的历史文化、地处大都市西安近郊、与长安相邻的区位优势,使秦镇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赢得了机遇, 1995 年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西安市综合改革试点镇。 2004 年又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镇。 2002 年,毗邻的牛东乡撤乡并入秦镇,秦镇成为辖区总面积 40 平方公里、 55 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 4.8 万人口、 5.7 万亩耕地的大镇。镇内有西户公路、西汉高速公路和县级四条主干道纵横穿越,交通便利。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有 16 所小学,三所初中,职业中专和普通高中各 1 所。医疗卫生条件较好,有两所医院,村村都有医疗站或私人诊所。 镇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兼有果林、瓜类和其他多种经营。地下水资源充沛,属关中平源井灌区。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有各类企业 2441 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47 个,集体企业 30 个,有限公司 10 个,私营企业 61 个,其它企业 2340 个。主要产业已由过去的单一的农产品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制造、产品包装、化工建材、橡塑制品、电力、印刷、电子、服装、面粉、环保餐具,以及农民画、麦秆画等工业旅游产品。镇工业总产值增长幅度近三年连续保持 10 %左右, 2003 年达到 4.007 亿元,入库税金 949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000 余元。 秦镇党委、政府坚持与时俱进,把发展作为执行政兴镇的第一要务,确定今后的发展思路是:发挥古镇优势,以城镇建设为龙头,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打造省级明星示范镇。基本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沿西户公路“轴线扩展”,把城区向西辐射延伸十公里至西汉高速路口,与户县沣京工业园相接,镇城区面积为 4 平方公里,形成秦户经济走廊;同是不断扩大镇域内四条主干路交叉十字形成的四个商业区;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沿路发展六大基地,把种养业做大做强;开发沣河沿岸商住旅游区,建设玉佛寺旅游业亮点;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推动全镇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使秦渡古镇焕发出新的生机,实现二次创业,再现“西周沣京胜地”、“明清集贸活动胜于县城”的历史辉煌,重振古镇雄风。 秦镇米皮西安市首批3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西安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其中就有秦镇米皮。 秦镇米皮是陕西户县秦镇的著名特色小吃。秦镇米皮用当地出产的一种籼米制成,制作工序包括泡米、磨浆和蒸制。师傅当着顾客的面,用一把几十斤重的大刀把整张的米皮切成细条,拌上特制的辣椒油(叫“油泼子”)、醋和盐,加上黄瓜丝和豆芽,一碗碗看来红通通、吃来“筋、薄、细、软”、凉爽可口的秦镇米皮就可以上桌了食用了。 秦镇米皮,陕西凉皮“四大花旦”之一,因产于西安户县秦镇而得名,又叫秦镇凉皮,以大米为主料蒸制而成。 长期以来,在关中地区流传着“乾州的锅盔岐山的面,秦镇的皮子绕长安”的俗语。可见,秦镇米皮很早以前就与乾州锅盔、岐山臊子面齐名为关中地区三大著名面食。 秦镇即秦渡镇,位于西安户县沣河西岸,这里曾是西周的京畿之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盛产优质稻谷。用这里出产的稻谷磨浆制成的米面皮子,以色白光润、筋薄细软、柔韧爽口而著称。 清代,秦镇街上就有许多家专营米皮的店铺,就其品质而言,较有名气的要数药王楼下的“皮铺子赵家”河城隍庙前的“秃雁娃皮子”了。改革开放后,秦镇涌现出了三四十家经营米皮的店家,家家生意红火,还出现了米皮培训中心,主要为外地培训米皮制作人才。 20世纪末,“皮铺子赵家”在其第三代传人、年以八旬的赵克宽老人的指导下,继承了老辈的经营特色,严格选择主料,所用调料考究,菜码儿要用水焯,食醋要兑水后使用,以免皮子断节,过往游客不但就地品尝秦镇皮子,且有用荷叶包装皮子带回去与家人共同分享。 历史相传,关中大旱,沣河缺水,户县秦镇一带稻子干枯。百姓心急似火,官府还催逼纳贡大米。人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田里好不容易才长出了稻穗。可收割后,碾出的大米又小又干巴,根本没法向秦始皇纳贡。大家正在发愁的时候,有个叫李十二的,用这种米碾成米面,蒸出了面皮。李十二带着面皮,和纳贡的人来到咸阳。秦始皇见贡米又少又差,传旨问罪,李十二急忙跪奏道:“此米虽差,却能制出佳肴,今奉上面皮,望万岁御品。”秦始皇吃了面皮,颇感味道稀奇,他不但赦了众人之罪,还让李十二天天蒸上几张面皮供他食用。后来,秦镇米皮就成了享誉方圆的名小吃。 早前户县辖属咸阳,长安辖属西安,跨越两县之间的桥无人修,人们过往要么靠木船摆渡,要么是走那曲折而窄的石板桥。石板桥不足两米宽,折折弯弯横过河去。要是集日,有架子车挡道,行人就难以通行。有时两头的架子车对面而来,互相顶起牛,谁不让谁,赶集的人过不去,回不来,只好坐摆渡船,或者绕行十多里路走梁桥。梁桥是清朝都督梁化凤修的。 梁化凤幼时读书,时常从沣河过,那时,河中只有一溜儿大石,遇到雨天涨水,就无法行走。梁化凤中武进士后,官位越做越大,顺治17年,官至左都督,加太子太保和江南提督。梁化凤就在自己经常过往的沣河上修了一座桥,后人就把他称梁桥,或者梁家桥。过梁桥,去看排场的梁家大院。据说他们家还保存着十几道圣旨。 布局秦镇的布局很是特别,如秦镇人的心性儿,自然拙朴。街上无一处规整,屋舍没一家类同。门是一律儿的板式,窗是一律儿的格子,但因造屋的先后不同,屋深参差,屋脊错落,街巷依坡取势,依河取势,曲里拐弯,斜斜拉拉,反倒构成了秦镇独到的风格。秦镇逢单日为集,是男人们逞强女人们张扬的时候。不论男女老少,个个花枝招展,喜眉笑脸地齐聚于老镇古街,呼声、喊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杂成一片,把窄狭的街巷呼呵得摇摇晃晃。秦镇吸引我的是热闹的集市,和集市里卖的米皮、炒粉和黄桂稠酒。米皮是秦镇的招牌,薄亮筋软,是秦镇米皮的最大特点。当然,调料更考究,味道讲究纯正爽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