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秦岭岩群 |
释义 | 秦岭岩群(Qinling Gr.)曾称秦岭系、秦岭群。时代属古元古代。主要分布于甘肃天水地区,陕西宝鸡、太白、河南西峡分水岭、内乡青山、马山口及桐柏县等地区,为变质岩系 分类自下而上分为:①郭庄组,以片麻岩为主夹少量麻粒岩、斜长角闪岩及大理岩,厚628~2150米;②雁岭沟组,主要为白云质大理岩及石墨大理岩,夹石英岩、石墨片岩及磷灰石大理岩,厚550~2257米;③石槽沟组,主要为变粒岩及含蓝晶石矽线石石榴子石黑云斜长片麻岩、石英片岩、石英岩夹斜长角闪岩及薄层大理岩。原岩为杂砂岩、泥质岩、碳酸盐岩及中基性火山岩。属浅海环境。片麻岩中锆石U Pb年龄(22±1.7)亿年,斜长角闪岩Sm Nd等时线年龄(20±0.5)亿年。 基本信息地层名称:秦岭岩群 地层名称(英文): Qinling Gr. 阶代码: Pt1ql 地区代码: 31 命名赵亚曾、黄汲清1931年创名。据河南省地质局区调队命名剖面位于河南省内乡县郭庄附近,东经111 57′,北纬33 15′(郭庄组);河南西峡县骆驼沟—黄??(jìn,音同“靳”),东经111 44′,北纬33 23′(雁岭沟组); 西峡县石槽沟,东经111 33′,北纬33 25′(石槽沟组)。 沿革1931年赵亚曾、黄汲清将陕西省大峪口至镇安,宝鸡至凤阳间的一套变质岩系命名为“秦岭系”, 并与“泰山系”对比。1956—1959年秦岭区测队将分布于河南西峡县寨根—内乡县马山口地区的变质地层划分为太古界太华群、下雁岭沟群和上雁岭沟群。将河南卢氏县官坡北—南召县云阳地区的变质地层划分为下元古界下宽坪组、上宽坪组和陶湾组(1:20万栾川幅)。将河南方城县四里店的变质地层划归震旦系和寒武系(1:20万鲁山幅)。1961年北京地质学院将内乡县马山口地区的变质地层划分为太古宙荡泽河组和雁岭沟组(1:20万内乡幅)。1964—1968年河南地质局区测队将河南泌阳县羊册—信阳县邢集地区及河南桐柏县彭家寨—信阳县尖山地区的变质地层命名为古元古代毛集群,自下而上分为刘庄组、银洞沟组、回龙寺组、左老庄组和堡子组。将桐柏县刘山岩—信阳县董家河地区的变质火山岩系划归新元古界(1:20万泌阳幅、桐柏幅)。陕西省地质局区调队(1969)将该区变质地层划分为太古宙秦岭群和古元古宙下宽坪组。1970—1973年河南地质局区调队将桐柏县北部大河地区原划为上元古界及南北毗邻的毛集群划归下古生界,分为歪头山组、大栗树组、张家大庄组、刘山岩组、大河组和孤山头组(桐柏县北部地区1:5万区调)。将西峡县桑坪—二郎坪地区原秦岭队划分的下宽坪组、上宽坪组及部分雁岭沟群和陶湾组划归为震旦系,分为下震旦统二进沟组、大庙组和火神庙组,中震旦统小寨组和抱树坪组,上震旦统子母沟组、火山沟组和赵脚沟组。金守文等(1976)将上述下震旦统三组建立二郎坪群,中震旦统二组厘定为宽坪群,上震旦统三组厘定为陶湾群。1977年阎竹斌将河南商县以东的秦岭群归于寒武系—奥陶系。1978年陕西地质局第三地质队将陕西太白地区变质地层划分为太古宙秦岭群和古元古代宽坪群(1:5万太白地区幅)。1978年陕西地质局第八地质队将陕西户县纸房地区秦岭群划分为东流水组和双水磨组,归属前长城系,宽坪组归于长城系(1:5万区调)。1980年河南地质局区调队将河南光山县马畈及商城县石门冲地区变质地层称为商城群,分为歪庙组和石门冲组,时代归属中元古代(1:20万商城幅、新县幅)。1980年张秋生将秦岭群自下而上划分为黄羊坝组,东流水组、双水磨组,归于古元古界或太古宇,将宽坪群归于下震旦亚界。1978—1981年河南区调队在新编1:50万河南省地质图时,把前人划分方案中同层位地层作了归并,在卢氏—方城—商城的北西向变质地层带重新厘定了下元古界秦岭群,由下而上分为郭庄组、雁岭沟组、宽坪组、陶湾组和回龙寺组,将伏牛山南坡二郎坪—大河一带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另立为独立地层单元,沿用二郎坪群名称,时代归属中元古代。1984年河南区调队秦岭群专题组将秦岭群划分为4个岩段,归于中元古界。在商丹地区从该群中解体出古生界丹凤群。陕西省地矿局(1989)将陕西秦岭群划分为上、中、下三个亚群,归于中元古界。河南省地矿局(1989)基本上采用了河南地质局区调队(1978—1981)重新厘定的古元古界秦岭 群划分方案,只是认为回龙寺组应为宽坪组,因此,该群包括郭庄组、雁岭沟组、宽坪组、陶湾组。将二郎坪群归属新元古界。1990年,程裕淇等将秦岭群改称为秦岭岩群。刘国惠等(1993)认为秦岭群主体部分形成于古元古代,可划分三个岩石组合。河南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组(1994)将《河南省区域地质志》(1989)所划的秦岭群解体为两个岩群:①秦岭岩群,包括郭庄岩组、雁岭沟岩组、石槽沟岩组(原划宽坪组),归属古元古界;②峡河岩群(原划陶湾组),划分为寨根岩组和界牌岩组,归属中元古界。 特征分布于甘肃天水地区,陕西宝鸡唐藏张家庄、太白县沪家垣,河南西峡县分水岭、内乡青山、马山口及桐柏县老湾等地区(刘国惠等,1993)。自下而上划分为:1. 郭庄组 下部主要为混合质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混合片麻岩,在桐柏县瓦屋庄地区含少量麻粒岩夹层及残留体;中部主要为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上部主要为斜长角闪岩和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夹薄层大理岩。厚度628—2150m。2. 雁岭沟组 下部主要为厚层白云质大理岩和石墨大理岩,上部主要为石榴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及薄层大理岩。该组还夹有石英岩、石墨片岩、磷灰石大理岩。富含石墨为其主要标志。厚度为550—2257m。3. 石槽沟组 下部主要为二云变粒岩、石榴黑云变粒岩,(蓝晶石、夕线石、石榴石)黑云斜长片麻岩,夹石英岩,二云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和薄层大理岩;中部主要为石榴二云(黑云)石英片岩,夹十字石榴黑云石英片岩、夕线石榴黑云石英片岩、蓝晶石榴二云石英片岩及长石石英岩,局部夹有大理岩及斜长角闪岩;上部主要为石榴二云石英片岩、石榴黑云石英片岩,夹斜长角闪岩、大理岩、薄层石英岩及少量变粒岩。该群遭受中压相系以低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和区域混合岩化作用。在桐柏地区局部可达到麻粒岩相。遭受了3—4期褶皱变形作用(游振东等,1991;刘国惠等,1993)。其原岩主要为杂砂岩、泥质岩,其次为碳酸盐岩和中基性-基性火山岩;形成于浅海相环境。西峡县蛇尾地区秦岭群片麻岩锆石U-Pb年龄为2226±153173Ma,斜长角闪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1987±49Ma, 该群变质年龄可能为2000Ma左右,下限年龄不大于2226±153173Ma(张宗清等,1994)。与中元古代峡河岩群呈韧性剪切带构造接触。 备考张国伟认为秦岭岩群中可能存在新太古代岩块。编撰者: 金文山 作者1: 赵亚曾 年份1:1931 作者2:黄汲清 年份2:1931 系名: 古元古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