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秦皇岛海关学校 |
释义 | 学校简介海关总署秦皇岛培训学校是海关总署直属单位(副厅级),内设办公室、人事政工处、教育培训处、财务装备处以及海关总署监管技术研究中心,现有教职工57人。 根据《海关总署关于干部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学校主要承担海关处、科级领导干部、关衔晋升、业务尖子和技术能手等培训任务以及监管理论与技术研究、监控查验技术设备与手段研究等工作。 在总署党组的领导下,学校按照“严谨办学、为关育才”的要求,面向海关、服务海关、依靠海关,在保持和发扬现有培训特色的基础上,坚持巩固、深化、创新、提高,努力建成能满足不同培训需求、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海关干部培训学校。 机构设置学校内设办公室、人事政工处、教育培训处、财务装备处(均为正处级机构)以及海关总署监管技术研究中心(科级机构)。其中,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督办检查、公文审核、档案、保密和办公自动化等工作;人事政工处负责人事管理、党务及思想政治、老干部、安全保卫等工作;教育培训处负责各类培训班的计划安排、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学员管理,教研教改等工作;财务装备处负责后勤管理、服务保障与基建等工作;海关总署监管技术研究中心负责监管理论和技术研究、监控查验技术设备及手段研究、监管业务培训等工作。 学校地理位置海关总署秦皇岛培训学校坐落在秦皇岛市海港区西南部,河北大街西段89号,学校占地面积近90亩(约60000M2),建筑总面积为36764M2。 学校历史为顺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适应海关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对海关专业人才的需求,1983年1月12日,总署党组审时度势,决定在秦皇岛筹建海关学校,全称为“海关总署秦皇岛海关学校”,学历为中专,招收高中毕业生,为海关总署直属单位之一。 学校于1983年4月开始筹建,1985年建成招生并同时开展干部培训工作,2002年停止学历教育,2003年完成改制,专司海关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并更名为“海关总署秦皇岛培训学校。”在学校2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以学历教育为主、学历教育和干部培训并举到专司各级各类海关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转变。 秦关校人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海关总署的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坚持“为海关业务改革服务和为海关队伍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遵循“依靠海关办学校,办好学校为海关”的办学原则,围绕海关中心工作,探索新形势下的海关教育培训模式,不断夯实思想基础,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和谐学校,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在海关教育培训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截止到2005年9月,秦关校共培养中专学历毕业生3487人,举办了各级各类培训班102期,培训学员5701人次,合计共9188人次,约占全国海关系统工作人员总数的五分之一。 20年来,学校共编著各类教材20余种;有50余人次在重要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创办发行了《海关学校学刊》10期;举办了3届“秦海奖”论文交流活动。 20年来,有29名教职工光荣加入党组织;编印了《学习十五大精神论文集》、《纪念建国50周年文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文集》、《纪念建党80周年文集》等。 经过不断摸索,学校形成了以教研、培训、管理为主导,教研教学、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2005年,学校成功举办了首期处级干部培训班和首期关衔晋升培训班,办班类型实现了突破。 现在学校内设机构为一室三处:办公室、人事政工处、教育培训处、行政财务处,在职人员53名。 学校的基本建设分东区、西区。东区主要建筑包括: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餐厅、图书馆,建筑总面积为14063 M2。西区主要建筑包括:教学楼、办公楼、颐贤楼、育贤楼、美食楼、报告厅,建筑总面积22701M2。其中:教学楼8626M2,为培训教学场所,8、9层为总署监管技术研究中心;办公楼3367 M2,为行政办公场所,附属部分为多功能厅、图书馆藏书室和阅览室及学员休闲娱乐、健身活动场所;颐贤楼4621M2,育贤楼2239M2,为学员休息场所;美食楼2574M2,为学员及教职员工就餐场所;报告厅1273M2,为教学、会议场所;拓展训练场地1000 M2,可以开展30个项目的拓展训练。学校硬件建设方面已能承担总署赋予的同期在校最大培训规模300人,年培训规模3000人次的培训任务。 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秦皇岛市“文明单位”;校党委多次被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评为 “先进基层党组织”;校工会被省总工会评为“先进职工之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