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秦宫诗并序
释义

作品名称:秦宫诗并序

创作年代:唐朝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李贺

作品原文

汉人秦宫,将军梁冀之嬖奴也。秦宫得宠内舍,故骄名大噪于人。予抚旧而作长辞,以冯子都之事相为对望。又云昔有之诗。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

秃襟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鞋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清酥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卷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曾裂,秦宫一生花底活。

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注释译文

嬖:宠爱。

内舍:内室,指孙寿。

骄名:骄纵的名声。

抚旧:拟古。

长辞:长诗。

冯子都:西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宠爱的家奴,霍光死后,他与霍光的妻子私通,生活糜烂,作风骄横。

相为对望:相互对照。

昔有之诗:指从前已经有过吟咏秦宫的诗。

越罗:越地出产的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麒麟:古兽名,象征祥瑞。

曲宴:宫中的私宴。

春茫茫:春色无边。

飞窗:高楼上的窗户。

复道:宫中楼阁之间上下皆有通道。

铜盘:蜡台底盘。腻烛黄:蜡烛燃烧后的黄烛油。

踏哮虎:张牙露齿的虎头鞋。

白鹿:指稀有罕见的奇珍。

桐英:桐花。

永巷:宫中的长巷子。

深屏:内室的屏风。

生色:鲜明生动。

烂用:滥用。

向身泻:指为自己的享受,挥金如土。

厄运:灾难。

花里活:比喻秦宫荒淫的生活。

鸾篦:以象牙或玳瑁制成的鸾凤型的篦子。

氍毹:毛毯。

诗词鉴赏

题解

这首诗借汉人秦宫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贵族阶层及家奴骄奢淫逸的生活的憎恶。秦宫:东汉人,大将军梁冀的掌家奴,为梁冀所宠信,又得梁冀妻子孙寿的私爱,威权大震,生活奢靡。

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咏史诗。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以历史为题材的诗歌,有很多种名称,诸如述古、怀古、览古、感古、古兴、读史、咏史等,有的还直接以被歌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标题,这些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以历史作为诗人感情的载体,史情紧密结合的。晚唐咏史诗喜写开元、天宝旧事象唐玄宗、杨贵妃。以小见大,讽意隋唐是晚唐咏史诗的一个基本特点。

李贺所经历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帝王昏庸无能,政治极端黑暗的时代。这使得他的作品在抒写个人失意之感外,增添了对时事的感慨。仔细比较东汉、唐、明三朝,宦官势力作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并能够完全左右朝政、使皇帝成为傀儡的,首推唐朝。 唐代宦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后期,一批批的宦官逼宫弑帝,专权横行,无恶不作。唐宪宗取得一系列成功后,进取心减弱,开始追求生活上的奢侈腐化,拒绝忠谏,还诏求方士,奢求长生不老。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宦官吐突承璀因受贿为人求职,被人告发。而唐宪宗最后竟被宦官陈弘志闷死在中和殿。

这首《秦宫诗并序》正是李贺借东汉外戚梁冀家奴秦宫的故事讽刺权贵者家奴的嚣张气焰及荒淫无度的生活。

逐句赏析

诗的第一联直接描写秦宫的穿着打扮,“越罗衫袂”、“玉刻麒麟”、“红腰带”‘将一位俊美少年的形象惟妙惟肖地表现在读者面前;第二联以楼下行人的视角看待秦宫:他在如雾的浓香中仿佛是一个神仙,足见秦宫的仙人之姿。

第三、四联描绘了秦宫宴请的盛况,“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对宴会的时间作了交代,春色茫茫无边;第四联通过烛台下堆积的烛泪,昭示着秦宫日夜寻欢作乐,生活荒淫无度。第五联以“鹦鹉”、“哮虎”指代“孙寿”、梁冀”,秦宫可以驯服孙寿、梁冀两类不同的人,其手段之高明显而易见,所以他能享受荣华富贵显得那么“合情合理”。

第六、七、八联详细地描述了秦宫奢华的生活:半夜就要开始准备早宴,而食物的材料更是千年难得一见的白鹿,这等豪奢怎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第七联读者看到的是一个骑着骏马,趾高气扬地欣赏图画的秦宫,一副小人得势的丑恶嘴脸栩栩如生地展示出来;第八联用夸张的手法,将秦宫花钱的速度比拟为黄河之水倾泻,毫无节制,而梁冀怎么能供的起呢?就是靠盗窃国库啊!中国有句古话“多行不义必自毙”,那么如此奢华的秦宫的下场呢?第九联为读者作了解答,秦宫一生都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可悲可叹啊,当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秦宫却醉倒在温柔乡里,最后一联把秦宫的醉态细致地展县出来,他仅仅是一个家奴,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权利,如此糜烂的生活,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外戚或是宦官专权造成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古人对繁华鼎盛的感慨,到此方显得深沉。只是王、谢乃是名门士族所出的名臣,而梁冀则不过是横行一时、祸乱国民的罪臣奸臣罢了。梁氏一族久遭排挤压抑,一旦得势,却又骄横残暴,终至一场春梦,落得灰飞烟灭。

对感官印象的铺张必然导致诗中出现大量的通感手法。李贺大概也是古代诗人当中通感手法运用得最具有个人特色的一位。他将直觉经验进行综合、变形、转换,并在视、听、触、味、嗅诸种感觉之外加入情意觉的作用,使诗歌尽可能地复现出自己感觉中的世界。李贺诗中成功使用通感的例子非常多,通感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视、听觉的互通,在《秦宫诗并序》中“帐底吹笙香雾浓”,将听觉与嗅觉结合,使人感觉周围是一片仙境。

在李贺的诗中,我们几乎随时可以看见“泣”、“啼”、“惊”、“恨”一类反映作者那痛苦精神状态的诗。而秦宫这样一个靠出卖色相获得重用,和诗人拥有过人才华却无缘参加应举考试相比,李贺又是作何感想?这首诗没有冷艳而凄迷的意境,也没有奇异乃至怪诞的想象。通篇采用白描的手法。秦宫以色侍人,单看诗人的诗句,就已经令人魂牵梦萦了。在这首诗中,采用白描的手法,除了首联纯粹直接描写秦宫玉树临风的外表,下面全部用一连串的动作来勾起人们对这个美少年的翩翩遐想。或满堂花醉三千客,或春宵帐底色香浓,或飘然俊逸若神仙,或打马侧帽风流过。想想那生活也够糜烂,够色情的,他一生都是在花下生活,就算是带着醉意抢梳子,随意横躺地毯上,也让人怜爱万分。李贺善于创新表现在写诗如镂玉雕琼,常反复琢磨,呕心沥血,千方百计使语句新奇,以求陌生化的效果。他喜欢用浓重艳丽和神秘诡异的色彩,红黄紫白四色字使用,使得意象繁多密集,前呼后拥,叠出层现。

这首诗在当时的背景下,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针对性。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到李贺深重的忧患意识。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