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茄子煤斑病
释义

中文学名:茄子煤斑病

病原中文名:酸浆假尾孢

病原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茄子,也能引致鸡旦果叶斑病。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

为害症状

茄子煤斑病多见于棚室,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及茎。从下向上扩展,初仅在叶表面形成直径2~3毫米黄色小圆斑,边缘不明显,斑面上生褐色绒毛状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后扩展到5~10毫米或更大,黄褐色,可覆盖整个叶背,叶正面出现淡色至黄色周缘不明显的斑块,后期病斑褐色,发病严重的,病叶枯萎,叶柄或茎也常长出褐色绒毛状霉层。在叶上密生灰褐色煤烟状霉。

病原形态特征

酸浆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deightonii Minter,异名Cercospora deightenii Chupp),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浅褐色,簇生,分枝少,常弯曲,具隔膜2~5个;分生孢子单生,倒棍棒状,无色,有隔膜2~10个。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或越夏,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形成初侵染,后又在病部产出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病菌生长最适温度27℃左右,最高37℃,50℃经10分钟致死。高温高湿易流行。广东、广西4-5月,湖南、湖北6-7月,气温高于25℃,遇雨或边阴雨天气,特别是阵雨转晴,或气温高、田间湿度大利于分生孢子的产生和萌发,田间始见发病或迅速扩展甚至流行。

防治方法

(1)加强棚室通风换气,适当降温排湿,防止湿气滞留,生产上要浇水适量,避免浇水过勤过多,防止高温高湿持续时间过长是防止该病重要基础措施。发病重的地区应选用抗病品种或抗病力强的杂一代,如中黑94、古巴、苏19、奥农2号和胜利1号等品种。

(2)发现病株或点片发生时,喷洒7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50%多霉威(多菌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采前7天停止用药。

(3)发病初期及时喷洒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50%苯菌灵湿性粉剂1000一1500倍液,隔lo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