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茄子枯萎病 |
释义 | 危害症状茄子枯萎病主要危害根茎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染病,开始子叶发黄,后逐渐萎垂干枯,茎基部变褐腐烂,易造成猝倒状枯死。成株期根茎染病,开始时植株叶片中午呈萎蔫下垂,早晚又恢复正常,叶色变淡,似缺水状,反复数天后,逐渐遍及整株叶片萎蔫下垂,叶片不再复原,引起萎蔫,最后全株枯死,横剖病茎,病部维管束变褐色。但另一危害症状为同一植株仅半边变黄,另一半健全如常。注意此病危害症状与茄子黄萎病相似,易混淆,需镜检确定。 病原Fusarium oxysporum f.sp. melongenae Matuo et lshigami Schlecht. 称尖镰抱菌茄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特点病菌以菌丝、厚垣孢子、菌核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未腐熟的有机肥中或附着在种子、棚架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菌通过雨水、灌溉水和农田操作等传播进行再侵染。条件适宜时,厚垣孢子萌发的芽管从根部伤口、自然裂口或根冠侵入,也可从茎基部的裂口侵入。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最适宜的条件为土温为24~28℃,土壤含水量20~30%。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茄子枯萎病主要发病盛期在5~7月和9~10月。茄子的感病生育期为开花座果期。 多年连作、排水不良、雨后积水、酸性土壤、地下害虫危害重及栽培上偏施氮肥等的田块发病较重。年度间春、夏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秋季多雨的年份秋季栽培的茄子发病重。 防治方法(1)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2)选用耐病品种。 (3)新土育苗或床土消毒。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克,加土拌匀,先将1/3药土撒在畦面上,然后播种,再把其余药土覆在种子上。 (4)种子消毒,用0.1%硫酸铜浸种5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 (5)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36%甲基琉菌灵悬浮剂500倍液、 此外可用10%双效灵水剂或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倍液澄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100毫升,隔7-10天1次,连续灌3-4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