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茄根 |
释义 | 茄根又名茄母,为茄科植物茄的根和茎。采集时间为9~10月间,全植物枯萎时连根拔起,除去干叶,洗净泥土,晒干。 【药材】茎圆柱形或扁压状圆柱形,有分枝,切断的枝条长12~20厘米,表面棕灰色,光滑,除具细密的细纵皱纹外,并散布黄白色的点状皮孔,叶痕半月形,微隆起,每个叶痕上有残存的枝条或枝痕。 质轻而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不平坦,纤维性,中央有空穴,气微弱。 以干燥、无叶者为佳。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药理作用】根的提取物有某些抗菌作用。 【性味】甘辛,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②《医林纂要》:辛咸,寒。 ③《陆川本草》:性寒,味甘,有小毒。 【功用主治-茄根的功效】治久痢便血,脚气,齿痛,冻疮。 ①《开宝本草》:主冻疮,可煮作汤渍之良。 ②《日用本草》:烧灰敷冻疮穿烂处。 ③《滇南本草》:行肝气,洗皮肤瘙痒之风、游走引风,祛妇人下阴湿痒,阴浊疮。 根、叶,蒸热治瘫痪。 ④《纲目》:散血消肿,治血淋,下血,血痢,阴挺,齿匿,口蕈。 ⑤《医林纂要》:散热消肿,治风痹。 ⑥《分类草药性》:治风湿筋骨瘫痪,洗痔疮。 ⑦《天宝本草》:去下焦湿热,痰火,脚气。 ⑧《岭南采药录》:有收敛性。 治赤白下痢。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入散剂。 外用:煎水洗、捣汁涂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久痢不止:茄根(烧灰)、石榴皮等分。 为末。 以沙糖水服之。 (《简便单方》) ②治牙齿龋痛:一茄根捣汁,频涂之。 二陈茄根烧灰敷之,先以露蜂房煎汤漱过。 (《海上名方》) ③治牙痛:茄科以马尿浸三日,晒炒为末,每用点牙即落。 (《鲍氏小儿方》) ④治女阴挺出:茄根烧存性,为末,油调在纸上,卷筒安入内,一日一上。 (《乾坤生意》) ⑤治夏月趾肿,不能行走者:九月收茄根悬檐下,逐日煎汤洗之。 (《简便单方》) ⑥治口中生蕈:用醋漱口,以茄母烧灰,飞盐等分,米醋调稀,时时擦之。 (《摘元方》)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将茄子根制成每毫升含生药2克之糖浆,每次50毫升,日服2~3次,10天为一疗程,连服三疗程。 试治68例,近期控制22例,显效21例,好转19例,无效6例。 本药的祛痰作用较好,平喘作用较差,对肺部罗音消失不够满意。 服药后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肝、肾功能未发现明显的影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