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河战役 |
释义 | 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河战役是1943年8月26日—9月30日在苏联卫国战争中中央方面军于实施的进攻战役。 战役过程在库尔斯克会战行将结束的过程中,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就已明确了中央方面军(第13、第48、第70集团军,坦克第2集团军,第65-司令为巴托夫中将、第60、第61集团军,空军第16集团军,司令为罗科索夫斯基大将)的任务。该方面军应向谢夫斯克、胡托尔—米哈伊洛夫斯基总方向进攻,前出杰斯纳河,尔后向涅任、基辅总方向发展进攻,另以一部兵力向切尔尼戈夫发展进攻。 中央方面军当面是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第2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一部以及“南方”集团军群坦克第4集团军部分兵力。德军统帅部利用包括谢夫河、谢伊姆河在内的有利战术地区,竭力稳定此处战线。但由于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损失惨重,它已不能完全恢复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中央方面军则靠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增加了兵力,在库尔斯克反攻后保持了进攻实力。 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河战役企图,是以第65集团军、坦克第2集团军以及第48、第60集团军各一部兵力,向诺夫哥罗德一谢韦尔斯基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第60集团军其余兵力向科诺托普方向实施辅助突击。空军第16集团军对陆军进行支援。战役准备的困难在于时间紧迫(10余天),以及此前方面军进行了一个半月的艰苦防御战斗和进攻战斗。根据这些情况,党政工作者先致力于使全体人员对尔后毫不停顿的长时间进攻的有所准备。党政工作是在尽快解放敌占区居民,摆脱法西斯奴役的口号下进行的。苏军进攻前,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游击队在敌后加强了对敌突击。 8月26日,中央方面军在猛烈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之后转入进攻。德军以第2集团军基本兵力(8个师中的5个师)在主要方向顽强阻击该方面军。8月27日,德军统帅部将2个步兵师和2个坦克师从第9集团军和预备队中调到谢夫斯克地域。尽管如此,进入交战的坦克第2集团军会同第65集团军各步兵兵团仍于8月27日攻占了谢夫斯克。但该集团军未能扩张既得战果。仅8月27日一天,苏军就击退敌军12次反冲击。至8月31日日终前,他们在主要突击方向楔入敌防御共达20—25公里。同时,第60集团军(司令为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中将)各兵团在辅助方向迅速突破德军防御,于8月30日解放了格卢霍夫,并在发展进攻中于8月31日前进60公里,进入乌克兰境内。为扩张战果,中央方面军基本力量转移至科诺托普方向,第13集团军、坦克第2集团军和突破炮兵第4军从方面军右翼紧急调到第60集团军地带。空军第16集团军主要力量也调到这里。 德军统帅部力图制止在“中央”集团军群与“南方”集团军群接合部的危险突破,增调了2个坦克师,3个步兵师和航空兵庞大兵力在中央方面军当面进入交战。但他们未能阻住苏军的进攻。9月3日,中央方面军左翼在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以南前出杰斯纳河,并开始沿该河左岸向西南发展进攻。他们从行进间强渡谢伊姆河后,于9月6日解放了重要铁路枢纽科诺托普,9月9日解放了巴赫马奇,并在巴赫马奇以南合围并粉碎了德军4个步兵师残部。9月15日,解放了涅任市,即德军在基辅方向掩护第聂伯河接近地的最后一个抵抗枢纽部。此时,方面军右翼各集团军利用科诺托普方向的战果,也前出至杰斯纳河,并从行进间渡河,于9月16日解放了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左翼于9月18日夜间在切尔尼戈夫西南强渡杰斯纳河,于21日解放了该城并前出至第聂伯河。方面军余部随之跟进至第聂伯河。为保障完成最复杂的渡河任务,军队在第聂伯河接近地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准备了渡河器材,广泛讲解了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943年9月9日关于强渡第聂伯河的特别训令,研究了强渡杰斯纳河、谢伊姆河等江河的经验。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面临的任务是带领士兵登上第聂伯河右岸。9月22日,第聂伯河会战中,在第聂伯河与普里皮亚季河两河之间地带进攻的第13集团军(司令为普霍夫中将)首先从行进间强渡第聂伯河。第二天,该集团军由第聂伯河向西推进35公里,并在普里皮亚季河右岸夺取了一个登陆场。第60集团军各兵团和第61集团军一部兵力分别在该集团军以南及其以北经战斗渡过了第聂伯河。游击队夺取了第聂伯河和普里皮亚季河数个渡口,给了军队积极支援。在戈梅利方向进攻的方面军右翼各集团军(第48、第65集团军)前出至索日河,并在该河右岸攻占了两个不大的登陆场。至9月底前,中央方面军击退了德军各次反冲击(第聂伯河与普里皮亚季河两河之间地带的反冲击特别猛烈,有4个德军坦克师在此进入战斗),巩固了第聂伯河、普里皮亚季河和索日河已夺占的登陆场,并继续进行扩大登陆场的斗争。 战役人物巴托夫(1897.5.20)菲利索沃村,今属雅罗斯拉夫尔州雷宾斯克区〕苏联军事首长,大将(1955),两次苏联英雄(1943.10.30,1945.6.2)。 卫国战争开始后,巴托夫曾任克里木特别步兵军军长、南方面军 第51集团军副司令(1941.8起)、第3集团军司令(1942.1—2)、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助理(1942.2—10)。 罗科索夫斯基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 (Konstantin Konstantinovich Rokossovsky) 苏联元帅,军事家。罗科索夫斯基在苏德战争中显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先后参加了斯摩棱斯克交战(1941),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会战,白俄罗斯、东普鲁士、东波美拉尼亚和柏林诸战役。在莫斯科会战中,罗科索夫斯基在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以纵深反坦克防御,高度积极而机动地对付敌人的坦克突击;反攻时,为扩张战果,在集团军内建立2个快速集群,把正面突击同迂回包围巧妙结合起来。 苏联中央方面军苏德战争中西部方向上的苏军战役战略军团。1941年7月24日,由西方面军分编组建而成。中央方面军领率机关在第4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基础上组建。方面军编有第13、第21集团军,8月1日又编入第3集团军。7月24日起,中央方面军参加斯摩棱斯克战役(1941),交战中,苏军粉碎了德军统帅部向莫斯科长驱直入的企图。1941年8月25日,中央方面军被撤销,其野战领率机关和所属各集团军转隶布良斯克方面军。 1943年2月15日,中央方面军在顿河方面军基础上再次组建。编有诸兵种合成 第21、第65、第70集团军,坦克第2集团军和空军第16集团军,上述集团军均在库尔斯克西北展开。尔后,中央方面军时间长短不等地编有诸兵种合成第3、第13、第48、第50、第60、第61、第63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 近卫坦克第9军即乌曼坦克军,1942年4月在图拉市地区组建,番号为坦克第3军。最初编有坦克第50,第51和第103旅,摩托化步兵第3旅以及若干独立部队。12月末又编入摩托化步兵第57旅。 1943年3月初,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4月底编入坦克第2集团军(1944年11月20日改称为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并在其编成内(除短暂脱离其建制外)一直战斗到战争结束。在库尔斯克会战中,随集团军编入中央方面军,在整个防御交战期间协同其他兵团击退了德军在波内里地域的进攻。苏军转入反攻后,参加奥廖尔和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河进攻战役。 点评此战,中央方面军击溃了当面德军兵团,并向西推进约300公里。该方面军夺占的第聂伯河登陆场,对尔后解放白俄罗斯和右岸乌克兰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战役特点,是在战役过程中,方面军主要力量由一个方向转用于取得进展的另一方向。苏军取得了从行进间强渡第聂伯河、索日河、普里皮亚季河等大江河的丰富经验。苏军战功卓著的数百名军人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仅第13集团军就有201人。很多兵团和部队由于战功,分别获得了“谢夫斯克”、“切尔尼戈夫”、“巴赫马奇”、“科诺托普”、“涅任”、“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等荣誉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