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翘嘴鲌
释义

翘嘴红鲌(学名: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体型较大,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眼大而圆。鳞小。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

概述

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鲌属。俗称:大白鱼、翘壳、翘嘴白鱼、翘嘴鲌。英文名:Topmouth culter 。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鲌属。俗称:大白鱼、翘壳、鲌、鲌丝、翘嘴白鱼、翘嘴鲌、翘嘴鲢、翘嘴巴、翘嘴红鲌。简称翘嘴儿。英文名:Topmouth culter 。

特性

体长,甚侧扁,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为隆起,体背部接近平直。口上位,下颌很厚,且向上翘,口裂几乎成垂直。眼大,位于头的侧下方。下咽齿末端成钩状。腹鳍基至肛门间有腹棱;背鳍具强大而光滑的硬刺;尾鳍分叉,下叶稍长于上叶。体背略呈青灰色,两侧银白,各鳍灰黑色。尾巴是红色的被称为翘嘴红鲌,尾巴呈青色的称之为青梢鲌,最大的个体可重达10千克,是我国鳊鲌亚种最大的一种鱼。

平时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体的中上层,游泳迅速,善跳跃。以小鱼为食,是一种凶猛性鱼类。雌鱼3龄达性成熟,雄鱼2龄即达成熟,亲鱼于6-8月在水流缓慢的河湾或湖泊浅水区集群进行繁殖活动。产卵后大多进入湖泊摄食或在江湾缓流区肥育。幼鱼喜栖息于湖泊近岸水域和江河水流较缓的沿岸,以及支流、河道与港湾里。冬季,大小鱼群皆在河床或湖槽中越冬。

体型较大,常见为2-2.5千克,最大者重达10-15千克。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眼大而圆。鳞小。侧线明显,前部略向上弯,后部横贯体侧中部略下方。侧线鳞80-93枚。腹鳍基部至肛门有腹棱。背鳍有强大而光滑的硬棘,第二棘最甚。胸鳍末端几达腹鳍基部。臀鳍长大,不分支鳍3条,分支鳍条21-25。尾鳍深叉形。体背浅棕色,体侧银灰色,腹面银白色,背鳍、尾鳍灰黑色,胸鳍、腹鳍、臀鳍灰白色。

分布

翘嘴鲌分布甚广,产于黑龙江、辽河、黄河、长江、钱塘江、闽江、台湾、珠江等水系的干、支流及其附属湖泊中。

分布广,生长快,个体大,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江河、湖泊中天然产量不少。平时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体的中上层,游泳迅速,善跳跃。以小鱼为食,是一种凶猛性鱼类。雌鱼3龄达性成熟,雄鱼2龄即达成熟,亲鱼于6-8月在水流缓慢的河湾或湖泊浅水区集群进行繁殖活动。产卵后大多进入湖泊摄食或在江湾缓流区肥育。幼鱼喜栖息于湖泊近岸水域和江河水流较缓的沿岸,以及支流、河道与港湾里。冬季,大小鱼群皆在河床或湖槽中越冬。

营养

肉白而细嫩,味美而不腥,一贯被视为上等经济鱼类。其营养成分为: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8.6克,脂肪4.6克,热量116千卡,钙37毫克,磷166毫克,铁1.1毫克,核黄素0.07毫克,烟酸1.3毫克。东北兴凯湖产的大白鱼历来被列为我国淡水四大名鱼之一。相传唐代有位皇帝南巡,御舟行至湖北江陵府界内时,忽有一尾大白鱼跃出水面,落在御舟之甲板上,只见鱼儿活蹦乱跳,阳光照射,银光熠熠,逗人喜爱。皇帝令御厨烹饪,品尝之后,对白鱼的美味大为赞美,从此,江陵府产的大白鱼就被列为贡品。大诗人杜甫在其诗中曾形容“白鱼如切玉”,可见白鱼历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

生存环境

翘嘴红鲌为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0-38℃,摄食水温3-36℃,最适翘嘴红鲌(图3)水温15-32℃,最佳生长水温18-30℃;繁殖水温20-32℃;翘嘴红鲌适应性与抗病力极强,生存水体能大能小,数十万亩的湖泊与水库至数平方米的水泥池或数平方米的网箱都可以将鱼苗饲养为成鱼甚至是成熟亲鱼;翘嘴红鲌抗逆性强,病害较少,能耐低氧,同一池塘的四大家鱼即使缺氧浮死,翘嘴红鲌也不一定浮死。当然,水体溶氧高,则能提高饵料利用率、加快生长速度,增加养殖密度与增强抗病能力。水深0.5-10米,水质清新,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pH值6.5-8.5,面积1亩至数十万亩,或网箱、水池都适合养殖翘嘴红鲌成鱼。

食性介绍

野生翘嘴红鲌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苗期以浮游生物翘嘴红鲌(图5)及水生昆虫为主食,50克以上主要吞食小鱼小虾,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人工繁殖出来的原种鱼苗,从内营养时期转向外营养时期开始,一直至商品鱼出售,全过程均可投喂人工饲料。如豆浆、黄粉、鳗料、蚕蛹粉、花生麸、黄豆饼或鱼糜、鱼浆、鱼粒等。3-4厘米以上可投喂全人工配合饲料,最好是浮性料,以及水生植物如青萍、红萍、嫩草、嫩菜等。当然,经重新驯化,也可重新吃活鱼。投喂优质人工饲料与投喂活鱼的生长速度无多大差别。

疗效

春夏季捕获之白鱼,全鱼可入药,其肉性味甘、温,有开胃、健脾、利水、消水肿之功效,治疗消瘦浮肿、产后抽筋等症有一定疗效。

翘嘴钓法

多使用"路亚"钓法,用活饵钓也有一定效果。一般用的拟饵为:亮片、米诺、VIB等,有时也可用波扒.2011年05月17日目前中国广水市王先生在徐家河水库中钓上来一条重达10公斤、长达1.2米的翘嘴鲌。

养殖模式

专池养殖模式这是当前各地养殖翘嘴红鲌的主要模式。养殖池塘面积以2~10亩为宜,水深1.2~2.5米,池底平坦,淤泥不厚,进排水方便。要求水质清新,水源充足无污染,水体溶解氧含量在4毫克/升以上,透明度40厘米左右,pH值7.2~8.5。每个池根据池塘大小配备0.75~1.5千瓦增氧机一台。亩种放养前15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干法清塘消毒,2天后排干池水,曝晒待用。放养的翘嘴红鲌鱼种以规格10~15厘米的冬片鱼种为好,每亩放800~1000尾,放种时间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同时搭养少量鲢鱼、鳙鱼、鲫鱼等苗种。饲料有活饲料鱼、海淡水冰鲜鱼(前期制成鱼糜,后期切块投喂)和人工配合饲料3类。在养殖管理中注意做好鱼病防治、饲料投喂和防止浮头等工作。该模式适合连片池塘,有利于集中管理、捕捞方便,养殖中可采用捕大留小的方法,使成鱼均衡上市。专池养殖翘嘴红鲌一般亩产在400公斤以上。

网箱专养模式这种养殖模式适合于江河、湖泊、水库等大水面水域,周边环境无化工类企业和污水排放源。网址选择在水深4米以上、水体透明度50厘米以上、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pH值7~8.5的水域,其中以流动的水域为好,流速在1米/秒,流动水体溶氧量充足,有利于鱼生长。网箱一般采用浮动式,网衣用聚乙烯线编结,网目大小以放养的翘嘴红鲌鱼种不能逃脱为标准。网箱规格根据生产实际需要确定,常用规格为4×4×3米或5×3×3米,框架用毛竹或木材等材料做成,排列方式以"品"字形为好。翘嘴红鲌鱼种宜在冬季放入,每平方米放8~12厘米规格的鱼种60~80尾,经一年养殖,每平方米可产商品鱼40~50公斤。饲料有冰鲜鱼和配合饲料两种,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8%,遵循少量多次的投喂原则。加强网箱管理,勤洗刷网箱壁的附着物,以利于箱内外水体流动,增加溶解氧。经常检查网箱是否破损,防止逃鱼。网箱养殖翘嘴红鲌具有单位面积产量高、捕捞方便和上市灵活等优点,而且可根据市场行情随行就市,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四大家鱼亲鱼塘搭养模式亲鱼塘一般具有面积大、池水深、水质较好和放养密度相对较低等特点,在充分利用有效水体和不影响亲鱼生长的情况下,适当搭养翘嘴红鲌,既可消灭池中小杂鱼,又可增加经济收入。翘嘴红鲌的搭养时间一般在四大家鱼人工繁殖后,约6月中下旬进行,每亩搭养40~50尾,亩产商品翘嘴红鲌20~30公斤,以鲢鱼或鳙鱼为主养鱼的亲鱼池,每亩搭养数量还可适当增加。以后备亲鱼为主的池塘,可在6月底7月初每亩投放青鱼夏花鱼种1000尾,不但为翘嘴红鲌提供鲜活饲料,少量存活下来的成为较大规格的青鱼鱼种,可谓一举两得。亲鱼塘搭养翘嘴红鲌的优点是成活率高,投入少产出大,成鱼起捕可在亲鱼人工繁殖时进行,所以对亲鱼的生长不影响。这种模式主要适合于四大家鱼人工繁殖为主而且规模较大的养殖场。

成鱼养殖池混养模式这种养殖模式主要适合于一般的常规成鱼养殖,根据各种鱼的食性和栖息习性不同搭配混养。成鱼塘小杂鱼较多,是翘嘴红鲌的适口鲜活饲料,混养翘嘴红鲌后有利于逐步清除小杂鱼,减轻池中溶解氧消耗,解决争食矛盾,同时可增加单位水体产量。翘嘴红鲌放养一般与其他鱼种同时进行,以冬放为好,混养比例10%~15%,每亩放80~120尾,可产翘嘴红鲌商品鱼40~60公斤。这种模式适合于中小养殖户,其优点是管理方便,不影响其他鱼生长,技术要点是常规鱼种规格要求大一些,夏季高温期间适时开启增氧机,以防鱼泛池死亡。

河蟹池混养、套养模式 (1)混养:每亩放每公斤200只左右规格的蟹种400~500只和8~12厘米规格的翘嘴红鲌鱼种400~500尾,放种时间在冬季或次年3月底之前。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一般掌握在河蟹和翘嘴红鲌总体重的5%~8%,具体视水温、水质、天气变化等情况调整。翘嘴红鲌一般只吃浮在水面上的饲料,而河蟹则喜欢在水底吃食,两者各取所需,可以起到养殖双丰收的效果。(2)套养:适合于以养殖河蟹为主且总体养殖规模较大的单位或个人。一般在3~4月份,每亩河蟹池套放5~8厘米规格的翘嘴红鲌鱼种15~20尾,年底可产商品翘嘴红鲌10~15公斤。技术要点是蟹种规格要稍大,翘嘴红鲌鱼种在蟹种放养之后放入。

珍珠蚌养殖池套养模式这种养殖模式主要根据珍珠蚌与翘嘴红鲌的食性、栖息习性不同和珍珠蚌养殖池野杂鱼较多的特点而设计。翘嘴红鲌一般在冬季或次年3月前放种,每亩套养数量可随养殖户的管理、养殖技术进行调整。如对翘嘴红鲌投喂饲料可适当多放,每亩放6~10厘米规格翘嘴红鲌鱼种150~200尾,可产商品成鱼80~120公斤;若不投喂,每亩套养20~40尾,可产商品成鱼15~20公斤。

罗非鱼养殖池套养模式

这种养殖模式主要是根据罗非鱼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在静止水体内能自然繁殖,孵出鱼苗能为翘嘴红鲌提供鲜活饲料,以及罗非鱼与翘嘴红鲌食性和生活习性不同等特点而设计。在长江流域,罗非鱼冬片鱼种在5月放养,养殖期只有半年时间,池塘空闲期达5个月以上,而翘嘴红鲌在冬季仍能摄食生长,养殖池可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较小规格的翘嘴红铂鱼种囤塘培育,开春后出池分养或将多余鱼种出售,从而提高水体利用率和养殖效益。一般每亩套养5~10厘米规格的翘嘴红鲌鱼种20~30尾,可产成鱼15~20公斤。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翘嘴红鲌套养成活率高,生长快,可有效控制罗非鱼大量繁衍,降低池塘养殖密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8: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