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乔治·让·蓬皮杜
释义

乔治·让·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1911年7月5日-1974年4月2日),又译庞毕度),法国总理(1962~1968)和总统(任期1969年至1974年,于任内去世)。他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法国国家元首,也是西方国家元首访华第一人。

中文名:乔治·让·蓬皮杜

外文名:Georges Pompidou

国籍:法国

出生地:法国康塔尔省

出生日期:1911年7月5日

逝世日期:1974年4月2日

职业:政治家,教师

代表作品:《难题》

政党:民主共和联盟

人物生平

1911年7月5日生于法国中部康塔勒省蒙布迪夫市一小学教员家庭。蓬皮杜智力超群,在同龄人中显得出类拔萃。父母的心愿是希望他将来能成为大学教授。凭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聪颖的天资,乔治完全可以让父母如愿以偿。1929年10月,他得到图卢兹大学预科班的奖学金。1934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35~1944年在马赛和巴黎当中学教师。1944年8月巴黎解放后结识戴高乐,出任临时政府总理办公室专员,从此两人交往甚笃。1946~1954年任最高行政法院审查官、旅游部长。曾积极资助法兰西人民联盟。1948年3月起兼任戴高乐私人办公室主任。1954年2月起在供任于罗思柴尔德银行,并很快成为任总经理(1956~1962年)。1958年6月戴高乐再度出任总理,蓬皮杜任办公厅主任,帮助起草第五共和宪法。1959~1962年任宪法委员会成员。1961年2月作为戴高乐密使去瑞士同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代表谈判,签订埃维昂协议,导致阿尔及利亚危机的解决。1962年4月出任总理。1968年法国发生以学生运动为开端的“五月风暴”,蓬皮杜出面与各方代表谈判,未得到戴高乐支持,被迫于7月辞职。1969年4月戴高乐辞职,1969年6月15日,蓬皮杜得到58.22%的高票当选成为法国总统。继续执行戴高乐的政策。对内沿用第五共和国政治体制,大力发展经济。对外继续奉行维护民族独立政策。在个别重大问题上改变戴高乐立场,如同意接纳英国参加欧洲共同市场。1973年9月访问中国。1974年4月2日因白血病在巴黎去世。有《难题》等著作出版 。 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基本信息

姓名:乔治·让·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又译庞毕度)

出生时间:1911年7月5日

去世时间:1974年4月2日

职位:法国总统

任期:1969年至1974年

年表

1911年7月5日生于法国中部康塔勒省蒙布迪夫市一小学教员家庭。

1934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35~1944年在马赛和巴黎当中学教师。

1944年8月巴黎解放后结识戴高乐,出任临时政府总理办公室专员,从此两人交往甚笃。

1946~1954年任最高行政法院审查官。曾积极资助法兰西人民联盟。

1948年3月起兼任戴高乐私人办公室主任。

1954年2月起在罗斯柴尔德银行供职,1956~1962年任总经理。

1958年6月戴高乐再度出任总理,蓬皮杜任办公厅主任,参加制订第五共和国宪法,1959~1962年任宪法委员会成员。

1961年2月作为戴高乐密使去瑞士同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代表谈判,签订埃维昂协议,导致阿尔及利亚危机的解决。

1962年4月出任总理。

1968年法国发生以学生运动为开端的“五月风暴”,蓬皮杜出面与各方代表谈判,未得到戴高乐支持,被迫于7月辞职。

蓬皮杜夫妇在爱丽舍宫

1969年4月戴高乐辞职,6月15日蓬皮杜当选总统。对内沿用第五共和国政治体制,大力发展经济。对外继续奉行维护民族独立政策。在个别重大问题上改变戴高乐立场,如同意接纳英国参加欧洲共同市场。

1973年9月访问中国。1974年4月2日因白血病在巴黎去世。

出版物

有《难题》等著作出版。

人物评价

蓬皮杜:第一位访华的法国元首

1973年9月,曾让戴高乐将军生前期盼、让蓬皮杜总统激动不已的时刻终于来临。应中国政府之邀,蓬皮杜总统对中国展开国事访问,成为西欧国家第一位访华的在任国家元首。

重大事件

1973年9月,周恩来迎接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1973年9月,曾让戴高乐将军生前期盼、让蓬皮杜总统激动不已的时刻终于来临。应中国政府之邀,蓬皮杜总统对中国展开国事访问,成为西欧国家第一位访华的在任国家元首。他在机场受到周恩来总理和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副总理的迎接,还在邓小平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故宫。蓬皮杜总统受到中国政府的最高礼遇,毛泽东主席没按惯例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他,而是在中南海自己的寓所亲切会见了他。对毛泽东景仰已久的蓬皮杜不仅向毛主席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情,还将一幅艺术壁毯赠与毛主席。

令人感动的是,蓬皮杜此次访华时已身患癌症。而同样饱受癌症晚期之苦的周总理亲自对接待工作进行周密安排。尽管政务繁忙,周总理还是从北京到外地,全程陪伴蓬皮杜总统。蓬皮杜总统后来多次感言称,周恩来是他所见过的世界各国领导人中印象最深的一位。

蓬皮杜艺术中心

巴黎的 “国立蓬皮杜文化中心”位于著名的拉丁区北侧、塞纳河右岸,是根据法国已故总统蓬皮杜的创议而建立的。“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由“工业创造中心”、“公共参考图书馆”、“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音乐--声学协调研究所”四大部分组成,供成人参观、学习,并从事研究。它是一座新型的、现代化的知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宝库。人们在这里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吸收知识、欣赏艺术、丰富生活。

前任:
戴高乐 法国总统
1969年6月20日-1974年4月2日 继任:
阿兰·波厄(代理)

前任:
戴高乐 安道尔大公
1969年6月20日-1974年4月2日 继任:
阿兰·波厄(代理)

“乔治·让·蓬皮杜”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10次
最近更新:2012-05-17
创建者:princeshiny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