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乔林生 |
释义 | 姓 名: 乔林生(Qiao Linsheng) 学位/职称: 博士/副教授 所属研究部: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 学术兼职:中华日本学会、中国日本史学会理事 一、简历: 乔林生,内蒙古凉城县人,现任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教授。曾任日本名古屋大学、国学院大学客座研究员。1998—2000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留学。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外交(中日关系)、日本政治制度、东亚国际关系。 二、研究领域或方向: 专业方向:国际政治、中外政治制度 研究方向1:日本政治、外交 研究方向2:东亚国际关系、中日关系 三、开设课程:当代日本政治、日本政党研究、国际政治专题、专业日语 四、主要研究成果: (一)著作: 1、《日本对外政策与东盟》,人民出版社2006年。 合著: 1.《日本近现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 2.《黑色3·11——日本大地震与危机应对》,中国财经出版社2011年。 3.《日本政治民主化进程研究》,三联书店2011年。 4.《日本首相评传》,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 (二)主编: 《日本研究论集》2007(副主编) 《日本研究论集》2008(副主编) (三)论文 1、《政治资金丑闻困扰下的民主党“新政”》(合作),《日本蓝皮书:日本发展报告》2010版,社科文献出版社。 2、《从“世袭政治”看日本民主的实像》,《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3、《试论日本世袭政治与政权交替》,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术院共同举办的“政权交替与日本的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11月。 4、《转型期中日关系的若干新思考》,《日本研究》2009年第3期。 5、《破解日本式民主密码》,《中国报道》2009年第8期。 6、《民主的危机——“世袭政治”大国日本的现实与问题》,“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危机及其经验教训”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6月。 7、《试论日本国会改革》,《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中国社科出版社2008年。 8、《东亚合作与中日两国的政策选择》,《日本研究》2007年第4期。 9、「东アジア共同体と中日関系」、日本名古屋大学国际开発研究科『GSID Discussion Paper』第154号,2007年6月。 10、《福田主义与日本的东盟外交》,《日本研究》2007年第2期。 11、《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与中国的作用》,《外交评论》2006年第6期(2005年9月越南河内“面向东亚共同体:机遇与挑战”国际研讨会论文「东アジア共同体の构筑と中国の役割」)。 12、《试论新世纪日本对东盟的外交政策》,《东北亚论坛》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政治》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 13、《当前中日关系的形势与走向》,《国际学术动态》2006年第2期。 14、《日本与东盟贸易关系的发展及其问题》,《现代日本经济》2006年第1期。 15、《日本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及其启示》,《日本研究论集》2006年。 16、《东西关系与南北问题中的日本和东盟》,《日本研究》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政治》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 17、《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东盟的外交政策》,《日本研究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18、《日新自由贸易协定与东亚经济合作》,杨栋梁主编《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课题》,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19、《日本战争赔偿与美国的责任》,《日本问题研究》2004年第2期。(《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选介)。 20、《冷战后日本对东盟的安全保障政策》,《东南亚纵横》2003年第10期。 21、《日本的东亚经济合作政策浅析》,《日本学刊》2003年第5期。 22、《试论印尼的政治改革》, 《全球化与东亚政治·行政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9月。 23、《日本与东盟贸易关系的新变化》,《日本研究论集 2003》,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2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日本》,《东北亚论坛》吉林大学,2002年第4期。 25、《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的东盟外交》,《日本研究论集2002》,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26、《日本与东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问题》,王振锁编《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 27、《日本对东盟的外交政策(1967-1971年)》,米庆余主编《近现代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 28、《也论币原外交》(合作),米庆余主编《日本百年外交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 (四)报刊发表论文: 1、《清除军国主义象征 废止日本国家神道 麦克阿瑟曾想火烧靖国神社》,《环球时报》2006年4月24日。 2、《麦克阿瑟曾想换掉日本天皇》,《环球时报》2006年1月10日。 3、《白村江战役与日本遣唐使》,《环球时报》2005年3月28日。 4、《鹿鸣馆与日本近代欧化主义》,《环球时报》,2005年1月10日等。 (五)媒体访谈: 1、2007年11月26日,就“日本对华ODA”问题接受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有关内容发表在第49期“国际观察版”的“中日差异视角下的ODA”。 2、2007年12月4日,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就“中国民间对日索赔”问题进行采访。 3、2008年6月19日,天津广播电台新闻的专家访谈节目。 4、2008年9月2日,《广州日报》记者就“日本福田康夫首相辞职”问题进行采访,有关内容见《广州日报》9月3日刊文《日本频繁“换相”缘于政经体制》,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华网等转载。 5、2009年4月2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访华以及与温家宝总理会谈”进行专家访谈。 6、2009年4月3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访华以及与胡锦涛主席会谈”进行专家访谈。 7、2009年12月22日,《中国报道》记者就“日本政局与中日关系的走向”进行专题采访,见《中国报道》2010年第1期“环球时局”。 8、2010年1月3日,南开大学《新视界》记者就“日美关系与中国问题”进行采访,见《新视界》2010年1月。 9、2010年11月24日,就日俄领土问题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 10、2011年3月11日,就日本大地震问题接受凤凰卫视采访。 11、2011年6月23日,就日本政权更迭问题接受《社会观察》记者采访。 五、目前研究课题与曾承担课题: 1、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民主的危机——当代日本‘世袭政治’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GJW010) 2、南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金研究项目(2005年-2008年):《中国、日本与东盟三边关系研究》。 3、日本名古屋大学共同研究项目:“东亚国际关系与日本”(2006-2007年)。 4、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重大项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政治民主化问题》子项目《日本政治民主化研究》。 5、参与2007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代以来日本的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子课题《从敌对到缓和--无邦交时期的日本对华关系》。 6、参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项目“日本近现代史研究丛书”之一《日本近现代外交史》。 六、通讯地址与联系方式: 办公地点: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笔 名: 好蕴、乔丹等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6 民 族: 汉族 陕西延安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72年赴陕西子长县南沟岔乡村插队务农,后应征入伍,历任空军工程兵七总队战士、排长、干事,兰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副营职干事,《解放军报》主任编辑,大校军衔。1976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篇小说《你最爱谁》,短篇小说《表嫂》、《伤心军婚》、《天堂并不遥远》,纪实文学集《军人感情世界大写真》、《军旅人生》,报告文学《生者与死者》、《李大维与俞阳》等。报告文学《共和国卫士的母亲——温桂琴》选入全国高中语文辅导教材第五册。《1998中国大抗洪》获全军抗洪抢险题材优秀长篇报告文学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