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瞧,大师的小样儿
释义

本书的作者以常人心态,轻松的笔调记录德国精英们在光辉照耀前的挣扎,修炼。耳熟不能详的遥远精英,在当下的语境里,有了鲜活的气息。随笔集以《永远的白玫瑰》这篇歌颂激情,勇气、尊严的文章作为序言,确立了本书精神追求的高度:热情、执着,信仰,不畏强暴。

书名:瞧,大师的小样儿

作者:虎头

ISBN:9787020067299

页数:427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基本信息

书名:瞧,大师的小样儿

作者:虎头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067299

页码:427 页

版次: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出版日:2008年03月

作者简介

虎头,本名冯晓虎,生于四川成都,留学于德国,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德国洪堡大学博士后,洪堡大学博士生、导师,洪堡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德国语言研究院国际科学家委员会委员。199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沉浮莱茵河》和专著《老庄与尼采的文化比较》,2003年出版德语言学专著《隐喻与篇章连贯》(德国语言学专业出版社Narr出版),2004年出版语言学专著《思维的框架,篇章的基础》。

作品目录

·永远的白玫瑰(代序)

·谁是马丁·路德?

·她们的歌德

·席勒私人故事

·海涅——一半是战士,一半是才子

·学习康德好榜样

·鞭影下的尼采

·遭遇黑塞

·误读爱因斯坦

·巴赫开时百花杀

·说英雄谁是英雄(代后记)

内容提要

本书最初连载在《当代》杂志上文化随笔结集。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小样儿”式的记叙,是一种视觉,一种语调,一种境界。

《瞧,大师的小样儿》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虎头为德国语言研究院国际科学家委员会委员,对德国历史文化烂熟于心。“小样儿”式的记叙,是一种视觉,一种语调,一种境界。作家以常人心态,轻松的笔调记录德国精英们在光辉照耀前的挣扎,修炼。遥远的精英们,在当下的语境里,有了鲜活的气息。

长久以来,德国人的严肃认真,守时精确,古怪刻板,一直是世人对他们的形象总结。其实,支撑德国优秀形象的,恰恰是让德国人也津津乐道的一些大师们,如海涅、歌德、爱因斯坦、舒伯特等,他们是德国各个行业的精英,世界的精英。读懂了他们,也就读懂了德国,读懂了德意志优秀的历史与传统。

《瞧,大师的小样儿》(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正是关注这些精英们的文化随笔。此书某些篇章曾在网上广为流传,被誉为是网络版“百家讲坛”。易中天讲三国勾连出太多的权谋之术,于丹谈论语遭遇“心灵鸡汤”之诟,与国人热烈追捧的这些《百家讲坛》之作相比,它的立意颇有不同,此书讲德国的大师,既讲他们平凡处尴尬处的“小样儿”,又讲他们对自由、民主、天才、聪明等优良品质的坚持。

大师之为大师,必有其值得仰视之处。如歌德,这位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涉猎范围包括文学、天文学、化学等等,聪明绝顶,其天才的创造激情非常人所有。如马丁·路德,他身为天主教徒,却勇敢地站出来讲真话向教皇叫板,冒着生命危险反对罪恶的赎罪券,更让人惊叹的是,他仅用短短一年时间就将晦涩艰深的拉丁文《圣经》翻译成德国人自己的语言,一劳永逸地解除了教会解释《圣经》的特权。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同样列为“大师”的还有两个小人物,他们生活在希特勒残暴统治的时代,他们也曾是法西斯主义的追随者,但他们终于有一天意识到法西斯的罪恶,意识到希特勒的惨绝人寰,意识到整个民族文化自由民主传统的破坏,他们终于挺身而出,走上街头散发传单,大胆地抗议,最终被恼羞成怒的法西斯推向刑场,以“叛国罪”判处死刑。他们就是舒和兄妹。他们在临刑前的表现更让人震撼,哥哥高声呐喊“自由万岁”,妹妹则超乎寻常地一言不发,全然漠视生命即将结束的恐惧和痛苦。2003年,在德国评选出的“历史十大名人”的名单上,舒和兄妹名列其中,与马丁·路德、马克思并肩。舒和兄妹被德国人视为十大名人,也被作者列为大师行列,他们是德国自由民主传统的化身,他们的勇气和追求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在作者描述的这些大师面前,你时时能感到他们有着跟你我当下类似的种种困境,却又时时能感到他们的奋斗、不屈和抗争,他们身上张扬的精神能量非我等小辈能拥有。

然而,它的讲述方式却是《百家讲坛》式的,“小样儿”式的叙述和口气夹杂其中,一些俏皮的四川方言跳跃其中,让文章显得活泼有趣。这种“小样儿”式的语气却有一种独特效果。大师之为大师,必被后人涂抹上了过多的色彩,或片面张扬其传奇经历,或过度夸张其非凡之处,生生地让大师拔着自个儿的头发离开地面,让我们仰视的脖子发酸胀痛不胜烦恼,甚至让意志薄弱者痛悔自己的渺小,干脆破罐子破摔了事:这辈子反正是成不了大师了,就这样混日子吧。这或许是后人在有意渲染大师光辉岁月的同时,无意间造成的负面效应。而“小样儿”式的语气下,作者每每将自己与大师比较,发现其独特处真心地赞美,发现其露怯处开心地嘲笑,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大师离我们很近,我们离大师也并不遥远。只要将我们身上的闪光处着力开发,即使成不了大师,成为小圈子里的“小大师”也是不错的事。

编辑推荐

这是假大师满街跑的年代,我们已经忘却真大师的音容笑貌。

这是死大师挂满墙的年代,我们已经忘却活大师的喜怒哀乐。

这是“大”恶性膨胀的年代,大师们身上的“小”,早已模糊于我们的视界之外。那么,让我们翻开《瞧,大师们的小样儿》,倾听大师和虎头教授的心灵碰撞吧,这里有大气磅礴,又有儿女情长,有悲天悯人,又有古灵精怪。大师们变得如此丰富,如此有趣,如此伸手可及,只因虎头。

在这《瞧,大师的小样儿》里,大师不像个大师,教授不像个教授,他们放下架子,柔软身段,给你讲一个眉飞色舞的故事。

这就是虎头想告诉你的道理:

大师就是凡人。而凡人,都是大师胚子!

《瞧,大师的小样儿》,还给我们真正的大师、鲜活的大师、"小"趣横生的大师。风起于青萍之末。"小"才是大师之源,大师之本。还记得鲁迅先生那"被榨出的皮袍下藏着的小"吗?此事中外同理。歌德、席勒、海涅、贝多芬、爱因斯坦、康德……这些文化大师各有其小。小并不悲哀。人格小才悲哀。虎头教授写的小,是小情趣、小智慧、小可爱……所谓小里见大。虎头写大师,像写痴汉,写狂人,写情种,写浪子,只是不写照本宣科的吹嘘,不写佛头着粪的诋毁,更不写攀龙附凤的自我标榜。这个德国文化烂熟于胸的新锐教授,走着一条与寻常学者徊然相异的道路。熟悉西方文化的教授,很容易一屁股坐到西方的板凳上去。虎头教授正相反,他对德国文化鞭辟入里的如数家珍,坚决地植根于"我是一个中国人",更准确地说,是,"我是一个四川人",堪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齐飞,拉丁语和德语共普通话和四川话一色,春雨润物中轻轻把歌德席勒拉到我们眼前,让我们在半梦半醒之间,与他们越过时空相见。他把我们早已当作神灵疏远的康德海涅还原成读者身边的熟人——单位的好好先生,学校的古怪教授,情场的卡萨诺瓦,后院的二大爷。他们如此特立独行,平步云端,却又如此一米阳光,后街男孩。

"和大师对话"已经变成了一句流行口号,几与跳大绳、请仙姑同义。下细琢磨,才会觉得这个短语其实很有意思。

和大师的对话有没有意思,取决于和大师对话的是谁。爱因斯坦和物理人对话,多半讲e=mc2,和音乐人呢,定会纵论小提琴,和文学青年呢,大概就要聊一聊"从相对论的角度来看,你和哪个女人相处的时间过得最快"。有个广告创意还让爱因斯坦和中国婴儿对话,内容是:你要多喝某某奶粉,对大脑很好。

虎头教授却说,爱因斯坦的大脑,还没有他的大脑重。

媒体推荐

把历史文化名人拉下“神坛”,用世俗烟火和普遍人性矫正时间和想象对他们的“过度阐释”,是很多文化随笔惯用的手段。如今,借助电视这样的强势媒体,“文化随笔”变身为“百家讲坛”,历史人物和经史典籍变身为成败哲学、为人机巧、办公室人际关系辩证等等一系列的“当下文本”。不管学者专家如何质疑这种富有娱乐色彩的变化,但是这样一种表达方式确实让历史和典籍走近了“下里巴人”。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这是成功的策略。或许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德语专家、教授虎头才把自己的文体特征定义为“小样儿”,让这些德意志文化英雄、这些在人类的文化版图中闪耀着钻石光芒的大师们:尼采、歌德、席勒、马丁·路德、爱因斯坦、巴赫、康德、海涅……用普通人的方式展示自己传奇性的昔日风流和评说不尽的永恒魅力。

尽管这本书有作者丰厚的专业知识作为依托,也有作为德语专家原文资料阅读的便利,但它不是考据、也不是一板一眼的学术研究。因而,对于每个人物的生活轨迹和在各自领域中的成就,没有“革命性”的发现和评价。或者说,书的重点根本就不在于此。重点在于,在大量丰沛的细节中,重组资料,然后用独有的切入角度,“再展示”这些大师的个性与尊严、自由与抗争、浪漫与才情。让知道这些大师的名字,却怎么也搞不清楚他们何以如此伟大的人,经历一次“知其所以然”的发现之旅。

于是,这些大师的经历和成就,变成了可阅读、可想象的“故事”。而在故事的重述过程中,又始终有作者在场,他时不时地打通故事和现实、德国和中国、大师和自己、大师和读者、此大师与彼大师之间的界限,用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戏谑搞怪的方式,进一步增强“故事性”和“阅读感”。在个体参与程度极深的写作中,虎头甚至经常会冒出一些“名言警句”。比如《她们的歌德》中,讲到伍碧丝对歌德的遵从,书里写道:“名人离婚经常不是因为没有爱——结婚十年,本来就不可能再有初恋时的那种爱——而是因为缺少尊重和倾听。”故事的结尾,又有这样一段话:“所有的男人都是因为女人才存在。我指的不是肉体,而是精神。设想一下没有凯丝的普希金,没有尤丽的裴多菲,没有克拉拉的舒曼,没有唐婉儿的陆游,没有陆小曼的徐志摩,没有隆儿的郁达夫,没有卡蜜儿的罗丹……”书中类似这样纵论古今中外的语言众多,每每写到情感充沛处,都会有如此酣畅淋漓、雄壮无比的表达。

虎头的这本随笔集确实有一种雄性气质。且不论他格外注重这些大师作为男性与女性的交往,格外关注大师们的婚姻、情感生活对他们成就的影响这些内容上的因素,单是他的表达风格,就沾染了很多“雄激素”。他用“爷们儿”的立场讲马丁·路德,用欣赏的姿态讲“用宽厚火热的胸脯”创造歌德的女人,用艳羡的语气讲席勒坐拥冷氏姐妹的运气,带着向往和拒绝交织的矛盾讲尼采身边的莎乐美,用支持和鼓励的语调讲爱因斯坦的艳遇……相较于揣度、忧思、推敲相交织的“苦旅”、“品”、“心得”这些“阴性气质”十足的流行文本,虎头的随笔以它个性十足的插入式判断,带来了一种“蛮而有理”的新鲜阅读体验。

整体而言,这是一部水准相当高的随笔集。在《当代》连载仅仅是提升水准的外部因素,更大的原因在于它自身的资料丰沛、叙述流畅、理趣昂然。每一篇,都让人抱有期待,这些大师是那么富有个性的人,他们的专业成功、人格魅力、性格缺陷都会在虎头的笔下生出“花样的韵味”。同时,更让人期待的是,他们傲立于世界文化星空之下的不同身姿,被虎头描绘的惟妙惟肖,虎虎生风。然而,既然是一本作品集,必然有良莠高下之分。其中,《谁是马丁·路德》、《她们的歌德》、《海涅——一半是战士,一半是才子》、《席勒私人故事》写的比较好。资料和故事圆融统一,表达上也是严谨周密与酣畅淋漓并举。《误读爱因斯坦》如果去掉最后部分过多的感慨和评价,留下一些读者自由判断、自行感慨的空间会更好。相对于这一篇,《遭遇黑塞》反而以其简洁流畅更胜一筹。《学习康德》好榜样,如果把康德的枯燥哲学剔除多一点,增加一点这个“刻板而古怪”的人的个性细节,会更好。正如《巴赫开时百花杀》能够将音乐知识、艺术成就和巴赫的个体特征更为水乳交融一些一样。而《鞭影下的尼采》太像“莎乐美魔咒”了。

这些逐个点评其实近于苛责。以尽人皆知的大师为书写对象,前人的评说材料浩如烟海,评说角度几近全面。这样的难度,即使是给扬州人炒扬州炒饭的难度亦不能及其万一。只是,有难度的写作同时也能激发出作者的叙述潜力,催生出更调动人兴趣的阅读。

最后,值得特别提出来的是本书的序言《永远的白玫瑰》。这篇在网络上已经广泛流传,被誉为经典网络随笔的文章讲述的依旧是舒和兄妹的故事。在电影《希望与抗争》中,这对兄妹曾经以青春的脸庞和青春的意志打动过很多人的心。虎头把舒和兄妹作为平民勇气的代名词,在逐个盘点德意志文化英雄的庞大文本中,虎头把这对没有那么有名的兄妹的故事放在最前面,讲述他们对自由和尊严的坚持,讲述他们对信仰的执着和付出,其用意深深打动了我。虎头说:“他们为世界上每一个热爱自由的人而死。不论肤色,不论种族,不论年纪。……他们是为我而死的。”

舒和兄妹为每一个人而死,也是为每一个人永生。在这样的永生面前,他们堪与大师比肩,大师原本也是由普通人蜕变而成。

书摘简要

尼采:比窦娥还冤

尼采提出的每一个概念都充满了争议。他的一生矛盾重重:尼采青年时拜服叔本华,迷醉瓦格纳,后来却全盘否定叔本华和瓦格纳。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最著名的尼采迷之一、德国大作家托马斯·曼说:“谁要对尼采追根究底,谁要咬文嚼字,谁要完全相信尼采,那他必死无疑。”

尼采是历史上最有争议、提出概念最矛盾的哲学家。抓住了这个纲,我们几乎就算好歹懂点儿尼采了。

第一个概念“重估一切价值”是要重估一切基督教价值,其顶峰就是宣布“上帝死了!”这在当时的基督教欧洲实属大逆不道。尼采本人出生德国萨克森州小镇洛肯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父母两家加起来,七代出过十二个牧师。他刚会吃奶就在教堂听他老子布道。后者不仅亲手为儿子洗礼,且为他写了篇辞藻华丽的洗礼文。所以,尼采名符其实自幼浸淫于基督教文明之中。父亲去世时他不满五岁,孤儿寡母前往瑙姆堡依附奶奶。

作为寡妇,清贫母亲自然希望尼采子承父业。尼采自幼刻苦攻读神学,小学时就被同学称为“小牧师”,对《圣经》的熟悉远胜一般牧师。1864年尼采离开偏远的萨克森州进入波恩大学学习,专攻神学。

虔诚信徒鲜少热心读经,因为他们已经信仰。信徒是不需要说服的。任何宗教都欢迎虔诚信徒,却不喜欢他们皓首穷经,因为堡垒更容易被从内部攻破,而穷经必然会质疑。1865年复活节,二十一岁的尼采拒绝参加家庭圣餐,就是他穷经的第一个成果,他为此与妈妈大战一场。事后尼采写信给妹妹伊丽莎白:“如果你祈求心灵平和与快乐,信仰好了!如果你希望成为真理的门徒,探索吧!”探索者尼采成为世界公认第一位在思想上重创基督教的战士。十九世纪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欧洲怀疑基督教的大腕儿海了,但大家都坐在书斋沙龙里附耳私语,无人愿意挺身挑战风车。

数遍当时云集欧洲的文化巨星,脱衣赤膊跳上沙场,单枪匹马搦战上帝者,仅尼采一人。

人家路德屁股后面还有一大帮德国封建邦主呢。

因此,尼采之狂,并非狗掀帘子——嘴儿挑。

第二个概念“超人”争议更大,大量论文凭此认定尼采为法西斯主义教父。我反对。细说太学术,此处从略。只提两点:第一、希特勒认为德国人是世界最优种族,但尼采根本看不起德国人。他更喜欢法国人。莎乐美也并非德国人。第二、尼采著作确实有很多地方可以被“发展为”种族主义,但这主要应归咎于发展者,包括希特勒。总不能因为希特勒喜欢过太阳(他认为第三帝国是太阳帝国),我们就射落太阳罢?历史上,思想家被政治家滥用,几乎是惯例。几乎每个伟人,都说过几句非常不咋个的反动话。启蒙主义超腕儿、世界民主之父伏尔泰是人文主义祖师爷,欧洲史公认“十八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可伏尔泰先生在《民俗论文》中公然说,古罗马人看犹太人的目光就像“我们看黑人——也就是说,看一种劣等民族——的目光……犹太人的一切都自相矛盾和虎头蛇尾,就像几乎所有其他民族一样。人类天性如此。不过犹太民族在这方面超过了所有其他民族……或者犹太人奴役全人类,或者被全人类所憎恨……尽管如此,他们是玷污过地球表面的独一无二的超级流氓无赖。”

就是这个伏尔泰写下了掷地有声的千古名言:“先生,我完全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有意思的是,犹太思想家是第一批认定伏尔泰为文艺复兴超级大师的人。

第三个概念“志在威权”也经常被拉出来批判。这个倒是罪有应得。可是,拜托,这本书是尼采死后十一年(发狂后二十多年)由种族主义者伊丽莎白根据尼采遗稿断片——在大肆篡改的基础上——编辑出版的,之后受到一大批著名教授追捧,拉来做法西斯主义理论基础。尼采写下这些文字时,至少已经半狂。我们难道应当根据这些失去理智的文字来盖棺尼采吗?循此例,那我们应当根据新中国成立后的创作来盖棺郭沫若。实际上,尼采后来跟他的青春偶像瓦格纳决裂,就是因为后者强烈的种族主义倾向。尼采的概念个个落地伊始便颠倒众生,且至今威力不减。然后,因为它们位居“哲学”,普罗大众均浅尝辄止,弗敢问津,咸认为讨论尼采非有博士以上头衔莫办。加之尼采哲学长期被视作颓废意识形态惨遭封杀,于是对于非哲学圈中人如我等,就会产生一个疑问:中国人知道尼采吗?

三个月前,我向太太调查。对曰:晓得。大喜,追问:晓得啥子?对曰:他不是说,带上你的鞭子,去找你心爱的人!我当时很不谨慎地放声大笑,几至缺氧。

我的笑其实有点道理。因为,尼采的原话是:“你要去女人那里吗?别忘了你的鞭子!”

虽然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哲学就不大喜欢女人(哲学家喜欢女人的当然就很多了),但这句话仍然当选哲学史恶毒污蔑女性口号的世界冠军。尼采由此遗臭万年。

全中国知道尼采的人,至少有99.9999%只知道这句话。

天大的冤案。比窦娥还冤。

爱因斯坦:平庸的圣人

爱因斯坦当然是天才,但从他的一生来看,他不仅是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平庸的。可他成名太早,所以不得不一生都忙于向世人说明自己的平庸。最令他痛不欲生的是,他说明了一生,也没几个人真正明白。

爱因斯坦晚年与青年学生座谈时曾提出相对论定义科普版:“如果你和一个美女一起坐了两小时,你会认为仅仅是一分钟;如果你在通红的火炉上坐了一分钟,你会认为已经过了两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这被普遍目为爱因斯坦伟大的幽默。其实这不是幽默。爱因斯坦是想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解释相对论。可是,作为一个蹩脚的教授,他的科普演说最后都被理解为幽默。

这才是爱因斯坦一生遭遇的最大的幽默。

爱因斯坦在家庭生活上的平庸足以与他教授职业上的平庸相提并论。不仅平庸,简直可以说是失败。

德国作家于尔根·尼菲在新近出版的《爱因斯坦》中说,爱因斯坦对女人“最大的奖赏”就是“收用”她们为情人,但女人一旦被他收用,便立刻贬值万丈,成为他发号施令的对象,不屑一顾的累赘。他的首任夫人是塞尔维亚数学家马蜜娃,那可是全欧洲第一个数学女生。当时爱因斯坦可称被爱情冲昏了头,虽然全家反对,1903年爱因斯坦进入专利局工作后还是义无反顾地娶了她。二十一世纪有刻薄鬼在网上说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虽然马蜜娃并非博士,但爱因斯坦没几年就把她称为“我的十字架”。1913年他对独居的罗爱莎说:“我对妻子就像对一个不能解雇的雇员。我有自己的卧室,避免和她单独待在一起。对于这种方式的‘同居’,我颇能忍受。”

那时罗爱莎还是情人,所以她经常能收到爱因斯坦这样的信:“如果允许我在您身旁散步,即使只有几次,我也会感到幸福,或者只要我能靠近您,我也会感到欢乐。我很痛苦,因为不允许我真正地爱。爱一个女人而我对她只能看看。我甚至比您更痛苦,因为您只因为不拥有而痛苦。”罗爱莎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将来也会成为“无法解雇的雇员”。罗爱莎虽是红颜知己,但爱因斯坦也曾毫无来由地整整一年没有给她写信。

家庭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庸到令我们愕然。一次夫妻吵架,爱因斯坦愤而出走。在马蜜娃请他回家时,爱因斯坦在一张满是图示和计算公式的纸上给她罗列了一系列苛刻条件:

“你要负责:

1、将我的衣服整齐地放好2、一日三餐送到房间3、我的卧室和书房收拾整齐,尤其注意,我的书桌只让我一个人使用

……

你别指望从我这里得到温情,也别指望我指责你。”

马蜜娃屈服后,爱因斯坦在第二封信中又写道:

“因为我不想失去孩子,并且也不想他们失去我,确切地说,只是因为这些原因,我准备搬回去住。毕竟在发生这一切之后,我无法再与你保持一种志同道合式的关系。它将是合乎绅士规范的商务关系,所有私人事务都应该减少到最低限度……我向你保证我这一方会正当行事,学会像对待任何一个陌生的女人那样对待你。”

大部分《爱因斯坦传》说,“人们非常震惊于这些‘苛刻条件’和‘冷酷无情的话’。”

这有什么好“震惊”的?这不是典型夫妻打架的气话吗?未必我们自己跟老婆打架时没说过这样的、甚至更过分的话?我们为什么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震惊”?所以“震惊”,都因为大家“觉得爱因斯坦是个圣人”。

其实他不是。他经常宣布自己不是。问题是大家都把他的宣布认作伟人的谦虚。我们对于爱因斯坦的误解,对爱因斯坦来说,是致命的。

巴赫:一生都在争取涨工资

1708年7月14日,二十三岁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前往魏玛,带着身怀六甲的妻子巴魅花和前小姨子巴菲娜。

巴赫来自弥豪森,这个出版了处女作的城市。然而,统治弥城的极端虔信派要求礼拜时禁用管风琴,等于端了巴赫的饭碗。而且弥城工资超低,虽然巴魅花持家有方,但巴赫依然悲叹:“我们生活极其节俭,却仍常常连房租都交不起,并时时困于意外支出。生活何等艰难!”

巴赫只好跳槽。这个德国音乐跳槽王一生都在为薪水跳槽,或准备跳槽。

巴赫这个苦孩子超级爱钱。他爹是爱深鹤市乐队号手。六千居民的爱深鹤,城门上凛然刻着“音乐长照本城”。巴赫是八个孩子中的老幺,九岁丧母,十岁丧父,被继母发去五十公里外的俄德鲁夫投靠大他十三岁的大哥。巴赫在俄城入读新教虔信派拉丁学校,成绩优秀,歌唱才能突出。儿子巴佳爱在悼词中说巴赫有“出色的、透彻嘹亮的声音,音域宽广,唱腔极好。”

1700年复活节,十五岁巴赫高中毕业,成绩上大学有余。可已有四子的大嫂再次怀孕,家中娃满为患,饭菜就着哥嫂脸色根本无法下咽。恰逢岚堡米歇利斯修道院唱诗班招生。大哥托人推荐巴赫。身无分文旅费,被大哥像瘟牲一样推出门去的巴赫与同学艾格格带着干粮,在阴晴不定的四月天徒步走到岚堡。三百公里!

唱诗班每年录取十二个“高音出色的穷孩子”。巴赫与艾格格双双中榜,巴赫获最高奖学金,免费住读,发零用钱,冬天有免费木柴。可巴赫仍然勤工助学——为贵族学生擦鞋、收拾屋子和去城里买东西——来赚钱。

孤儿巴赫那时就明白:金钱就是独立。金钱就是尊严。因此,他一生都在争取涨工资。

到魏玛五年后的秋天,哈勒圣母教堂管风琴师、亨德尔老师查浮威去世。巴赫背着翁威廉前去应聘,为哈勒教监会即兴演奏康塔塔一部,不久后收到聘书。

哈勒薪水不高,巴赫根本没打算去。他把聘书拿给翁威廉看。巴赫此时年薪已涨到二百一十五金古盾,但在巴赫露骨的暗示下,翁威廉于1714年擢升他为“音乐会总监”,工资二百五十金古盾,跃居魏玛音乐界薪金老大。

巴赫涨了薪水,却失去了侯爵信任。后来翁威廉让巴赫指导拉丁学校唱诗班,巴赫又因为没有报酬而再三推托。领导让你干活是看得起你!万事讨价还价,领导还能喜欢你乎?四十六岁的新教徒翁威廉是个暴君,一言不合,便立刻与老婆离婚并将她打入深宫,圈禁至死。与暴君讨价还价,通常“后果很严重”。

涨薪两年后,宫廷乐正杜雷色去世。魏玛社会咸认为这把交椅非巴赫莫属。巴赫本人也这么认为。可翁威廉不认为。他看上了汉堡四大教堂唱诗班总教习和市乐正台杰非。台杰非是巴佳爱教父。他复信侯爵:“您手下的巴赫就是德国最好的音乐家”,并写信通知巴赫。巴赫随即书面申请升官儿。翁威廉拒不作答,拒绝接见巴赫,后来更停止供应巴赫乐谱纸。

巴赫展示了穷孩子的强悍:他停止为宫廷作曲,申请辞职。

翁威廉大怒:我不批!

正在势同水火之际,翁奥德娶了葛屯侯爵李傲德之妹。李大舅子听说巴赫在闹调动,立邀巴赫担任宫廷乐正,加薪,提升为宫廷官员,全权负责所有宫廷音乐,兼任宫廷音乐教习。巴赫不假思索地签下合同。

埋骨何须定魏玛,人生处处是乐正。

其实,巴赫未必真想去弹丸小镇葛屯。他的意思跟当年在孟尝君手下弹剑长呤“食无鱼”的冯谖一样,还是闹待遇。可翁威廉这回下决心要给巴赫“somecolours toseesee”。除了挟洋自重,翁威廉还非常反感巴赫利用领导矛盾自肥。巴赫是他亲手招募,理当死忠于他,可他却要投奔翁奥德的大舅子!他明知翁威廉喜爱法国音乐,却经常演奏翁奥德喜欢的意大利音乐!这不是用音乐冲击政治么?

老账新账一起算,翁威廉亲下手令将巴赫投入监狱,因为他“违反国家规定”:任何仆役未经侯爵批准不得提出辞职。

巴赫枯坐狱中无聊,遂提笔作管风琴众赞歌为嬉。这部写给儿子伟福的管风琴教材名为《致巴伟福键盘小曲集》,封面题字“初学者雅正”,署名则是赤裸裸的挑衅:“安哈尔特-葛屯侯爵殿下乐正”。

他还坐着翁威廉的牢呢,就以“李傲德的人”自居!

盛怒的翁威廉没说要关巴赫多久。巴赫计划在牢中写满一百六十四部众赞歌,涵盖整个新教教历节日。

巴赫对自己命运的判断显然太过悲观,不到四周,在翁奥德和李傲德双重压力下,翁威廉下令释放巴赫。史官记载:“11月6日,大逆不道的管风琴师巴赫因主动提出辞职而被扣押于市裁判所。12月2日被恩准离职,释放。”

计划中的一百六十四部众赞歌因此只完成了四十六部,后合编成集,即赫赫有名的《风琴小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