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齿象(学名Gomphotherium),又名三棱齿象或四偏齿象,是一属已灭绝的长鼻目,生存于中新世早期至上新世早期的欧洲(包括法国、德国及奥地利)、北美洲(美国堪萨斯州)、亚洲(巴基斯坦)及非洲(肯尼亚)。
中文学名:嵌齿象
拉丁学名:Gomphotherium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长鼻目
科:嵌齿象科
属:嵌齿象属
种:14种
分布区域:法国、德国、奥地利、美国堪萨斯州、巴基斯坦及肯尼亚。
嵌齿象拉丁文学名:Gomphotherium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动物纲 Mammalia
分类:长鼻目 Proboscidea
科: 嵌齿象科 Gomphotheriidae
属: 嵌齿象属 Gomphotherium
体长:4.5-5.5米
身高:2.5米
嵌齿象,又名三棱齿象或四偏齿象,是一属已灭绝的长鼻目生物。生存于中新世早期至上新世早期的欧洲(包括法国、德国及奥地利)、北美洲(美国堪萨斯州)、亚洲(巴基斯坦,中国等)及非洲(肯尼亚)。嵌齿象的上象牙有一层牙釉质所覆盖。嵌齿象的头颅骨较现今象的头颅骨长而低。与早期的长鼻目比较,嵌齿象只有很少的臼齿,臼齿上有3道脊来增加摩擦面,齿脊上有乳状突起。颈部较灵活,长有和今天象一样灵活的长鼻。拥有复制的齿柱结构,齿冠很高,有丰富的白垩质,适合研磨食物。
嵌齿象最早出现于中新世的非洲,之后一度兴盛,在上新世走向衰落,进入更新世后最终灭绝,其灭绝原因可能是因为新兴真象科(包括猛犸,剑齿象和今天的亚洲象,非洲象等)的竞争排挤。
嵌齿象的完整骨骼是于1971年在德国的因河畔米尔多夫县发现。